APP下载

35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CT影像分析及护理

2019-11-07马小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脑膜炎结核性脑室

马小英

(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结核性脑膜炎显著危害患儿生命,即使得到治疗,也很可能会造成后遗症。该疾病常见于1~5岁小儿,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近年来,接种卡介苗后,该种疾病所以得到有效控制,但一些地区发病率仍然有小幅度上升趋势,本文主要结合我院开展的CT影像检查以及针对性护理措施,对35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3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7人,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3.54±3.42)岁,对照组18人,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3.95±3.9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上、性别比例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5例患者当中,有结核性脑膜炎脊液改变典型患者26例,不典型改变患者9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整合分析,详细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患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根据目前患儿所处的治疗阶段,分析目前治疗方案的实际效果。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目前治疗方案的主要流程,并讲解发病原因,护理重点以及目前治疗方案的实际效果。采用飞利浦仪器公司生产的DA3000Tx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平层扫描,矩阵数值为256×256,厚度为10mm。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详细记录患儿的临床表现,并给予用药指导。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

(1)对患儿的用药情况进行记录,根据过敏情况,进行药敏实验,如目前治疗药物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不良生物反应,则需要密切进行监控,及时报告主任医师进行处理。(2)采用吸氧护理办法,对患儿的呼吸情况进行密切监控,并调整吸氧罐内的氧流量与浓度,给与低流量吸氧护理。(3)如患儿出现明显的四肢抽搐情况,则需要适当上调氧浓度。(4)吸氧过程当中详细观察患儿的瞳孔大小、意识清醒状态。皮肤是否存在苍白等现象,如体温明显下降,出现意识昏迷情况,则需要上报给医师,进行及时处理。(5)年龄低于3岁的患儿可能严重缺乏安全感,可适当采用约束带,增加患儿的触摸面积,并采取侧卧位等等,适当对患儿呼吸道内的堵塞物和呕吐物进行清理,避免患儿发生呼吸阻塞导致呼吸道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CT扫描结果,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经扫描,35例患者脑室出现扩大现象,90%的患者出现脑积水,56%患者出现中侧脑室扩大现象,45%患者出现第三脑室扩大现象,23%的患者出现第四脑室扩大现象,5%的患者出现脑室以及脑基底改变现象,主要改变形态为管道狭窄。20%患者出现脑室、脑基底病灶密度显著增加现象。

经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 讨论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主要由于血型结核菌传播造成,经CT检查,患儿脑膜及脑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核结节,蛛网膜下腔可伴随大量组织性渗出物。因而造成基底池的粘连,或第三、第四脑室的堵塞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患儿脑室管因炎性刺激,分泌大量的积液,加重了典型性积液脑膜炎的风险。在卡介苗接种之后,结核性脑膜炎疾病的发病率已经显著下降,但一旦患病,致死率、致残率仍然非常高。早发现、早治疗,是提升患儿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临床护理当中,通过有效干预方式,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病情况。从本文研究可以看出,通过针对性护理方式,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可以达到83%,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研究指出,CT检查对于核脑的诊断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有效护理可改善患儿病症,护理满意度可达82%~87%,与本文一致。

综上所述,有效CT诊断以及针对性护理利于患儿预后,可推广。

猜你喜欢

脑膜炎结核性脑室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Vaccination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