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比夫定联合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效果分析*

2019-11-07黄美玲凌雪梅林小红夏建红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比夫乙肝疫苗感染率

陈 嵘,黄美玲,凌雪梅,林小红,曾 俊,黎 云,夏建红

我国乙型肝炎高发的主要原因是母婴垂直传播。因此,母婴阻断治疗是降低母婴传播率的重要措施[1-3]。本研究分析了应用替比夫定联合HBIG和乙肝疫苗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HBV感染孕妇197例,年龄范围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30.61±4.56)岁。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6],血清HBV DNA阳性(载量>1.0×106/ml),单胎妊娠。排除标准:①心、脑、肾等器官存在严重疾病者;②凝血功能异常的孕妇;③新生儿出现疾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将孕妇及其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研究组孕妇在孕期7月时开始口服替比夫定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28)600 mg,1 次 /d,连续服用至产后3个月;对照组孕妇在孕期不接受任何抗病毒药物。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立即给予HBIG(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43064)200 IU,于臀大肌肌肉注射,并分别于新生儿出生后6 h、1个月和6个月时给予重组乙肝疫苗(深圳泰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08)20 μg,于三角肌肌肉注射。所有新生儿均采取人工喂养,不采取母乳喂养。

1.3 检测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达安基因有限公司,DA7600荧光定量PCR仪);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和抗-HBs(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anthos2010酶标仪)。出生后24 h检测HBsAg阳性并持续1个月以上者为宫内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 在孕7月和分娩后6月时,两组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分娩时,研究组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的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免疫阻断效果比较 在出生12个月后随访,研究组婴儿HBsAg和HBV 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而血清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3)。

表1 两组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lg copies/ml,±s)的比较

表1 两组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lg copies/ml,±s)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①P<0.05

例数 孕7月 分娩时 分娩后6月研究组 105 6.4±1.3 4.6±0.8① 6.8±0.9对照组 92 6.6±0.9 6.8±0.7 7.1±1.2

表2 两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的比较

表3 两组新生儿免疫阻断效果(%)比较

3 讨论

替比夫定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能够在HBV感染孕妇孕晚期降低孕妇病毒载量[7],其与乙肝疫苗和HBIG联合使用,能够通过双重免疫阻断,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婴儿会吞咽部分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物和羊水等,这些体液中具为HBV,造成婴儿出现感染,且在宫缩过程中,胎盘上的绒毛血管可发生破裂,造成母亲血液进入婴儿血液循环,从而形成了母婴传播的通路[8]。因此,降低孕妇在分娩时HBV水平是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发现在分娩时,研究组孕妇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替比夫定是一种新型的核苷酸类似物,其作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定的妊娠分类B级药物[9],可用于HBV感染孕妇。因大幅降低孕妇HBV载量,从而降低了分娩时发生母婴传播的概率,也降低了新生儿宫内感染率[10]。孕妇在产后3个月停药,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也随之回升至服药前水平。新生儿在出生时,免疫抵抗能力低,因此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而HBIG是一种被动免疫保护剂,给予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HBIG,通过被动免疫,从而使新生儿迅速获得被动保护免疫力,使新生儿免受感染,降低了新生儿发生感染的概率,但随时间增长,过继抗体在新生儿血液中水平迅速降低,而注射乙肝疫苗使新生儿获得主动免疫功能,通过产生保护性抗体,从而达到避免新生儿发生HBV感染的风险。因此,研究组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率较对照组新生儿更低。

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血清抗-HBs阳性预示着机体对HBV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研究组新生儿对HBV感染的抵抗能力更强。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可以通过胎盘获得母源性抗-HBs。新生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大量抗-HBs,表示接种疫苗获得成功,新生儿成功获得了抵抗HBV感染的抗体,具有一定的抵抗HBV感染的能力。替比夫定通过对孕妇体内HBV的繁殖进行抑制,降低孕妇体内HBV载量,降低了婴儿感染的风险。研究组新生儿对HBV的抵抗能力更强,即研究组新生儿在出生24 h后和12个月后血清抗-HBs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猜你喜欢

比夫乙肝疫苗感染率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认知语用分析
——以《推销员之死》对话选段为例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乙肝疫苗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