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胤:始终坚守公路事业发展的初心

2019-11-07陈大炜

当代贵州 2019年35期
关键词:县乡建设者公路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陈大炜

贵州公路系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贵州公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成就,做好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公路建设怎样守初心、担使命,公路发展如何继续前行?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专访了贵州省公路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张胤。

公路建设成就显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公路事业取得了怎样的发展成就?

张胤:用一组数据可以清晰地反映贵州公路70年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全省公路通车里程从1949年的1950公里增长到2018年的19.7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0倍,是1978年的7倍多。

:贵州公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张胤:总的来看,贵州公路建设可分为三个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前,是贵州公路建设极为滞后的时期。1926年,贵州开始修建第一条公路——滇黔公路贵阳至安顺段,全长95公里。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全省建成公路3943公里,但因为缺桥少涵,实际通车里程只有1950公里。

从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段时间,是贵州公路网建设初具规模的时期。我们首先是修复原有道路,恢复交通。1958年,交通运输部提出“全党全民办交通”的方针,贵州公路迎来了一段突飞猛进的发展,最显著的成果就是在1964年首次实现了县县通公路。到1978年,全省通车公路达到27354公里,公路网初具规模。

从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推动贵州公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是第三个时期。

1985年开始,我们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建设县乡公路,县乡公路质量和增量均得到大幅提升。2002年,随着从江县光辉乡通乡公路工程竣工通车,全省实现了乡乡通公路,2003年又实现了县县通油路。

1985年至2003年这段时间,全省投入各类资金14.15亿元,修建县乡公路17221公里,让农村交通条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贵州还面临着干线公路欠账太多的情况,当时有句话叫“贵州到,汽车跳”。从1996年起我们用3年时间实施公路“保畅工程”,对干线公路和重要经济线路进行重点整治,才有效缓解了“黔道烂”的局面。

到今天,我们相继在西部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今年6月又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从70年前的极为滞后到先通后好、先普及再提高,再到现在有多项西部领先,贵州公路建设可以说是创造了骄人的发展成就。

修好“大马路”幸福“抄小路”

:在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建设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承担了怎样的责任?

张胤:从70年贵州的历史巨变来看,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联系紧密,可以说没有路就没有发展。公路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非常明晰,永远不会改变。

70年来,贵州公路建设者们克服地形地质、资金筹集等重重困难,全力以赴加快公路交通建设,用一条条路、一座座桥,架起了贵州发展的“平川之地”,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出行,助推了贫困地区资源开发,扩大了贫困地区信息、商品交流渠道,更推动了农村产业深入调整,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公路通达之处,无不呈现出“一路通、百业兴”的发展景象。

“修好‘大马路’,幸福才能‘抄小路’”,老百姓的话最有说服力。5年来,贵州乡村旅游总收入从2013年的430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2148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5434元增长到2018年的9716元,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1.3%下降到4.3%……数字里是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是公路事业满满的成就感。

:公路建设者如何守初心、担使命?

张胤:公路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老百姓建好、管好、养好每一条公路。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更是如此。

(制图 / 梁诗吉)

195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路管理局正式成立。自那时起,从建设到养护、管理,公路建设者们起早贪黑、风吹雨淋、日复一日地奋斗、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共同成就令人骄傲的事业。

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建设者和“三线”建设者来到贵州参与公路建设,无论是“两路精神”还是“三线精神”,都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70年来,有很多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技术队伍、施工队伍和道班工人,他们可能说不出宏大的道理,只是踏踏实实、勤恳认真地把脚下每一公里路建好、管好、养好,用实际行动,践行公路建设者的初心和使命。

为建设交通强国西部试点贡献力量

:我们在创新发展和多元发展上有哪些做法?

张胤: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才能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是我们公路系统始终坚持的理念。

早在“以工代赈”期间,省公路局就开创性地成立了“以工代赈”办,在建设过程中积极与省发改委协调各项工作,协调力度和效果都在全国前列,这也是农村公路在一个时期内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1998年,我们也因此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在“十三五”期间,为了进一步加快普通公路建设,我们又率先探索实施了普通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模式,引进力量强、资金雄厚的社会资本负责项目融资、建设和验收后5年的养护工作,实现了“借央企的钱建贵州的路、用明天的钱建今天的路”。

这些年,我们通过改革有效盘活了闲置资产。

一是组建了贵州省公路开发公司,充分发挥企业在融资上的重要作用,作为业主参与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

目前由公路系统运营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有850公里,产值超过700亿元。通过高速公路和其他三产的经营,还能够有效地反哺普通公路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等公益性项目。我们还组建了贵州省公路建设养护集团,将繁重的公路养护工作企业化运营,补上了短板,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我们改革的另一个理念是坚持“开门办交通”,坚持多元发展。当下很多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都在企业,必须通过合作将企业的力量、社会的力量转化为公路建设的力量,最终实现双赢。

:未来贵州公路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张胤:未来的方向一定是追求高质量发展。

虽然这些年贵州公路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和发达省份比较还有明显差距,所以我们面临的是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

首先是建设任务不能停,而且要追求“一步到位”的高质量建设。我们马上要启动大规模的县乡公路改造,同时着力提升国道二级路率和省道三级路率,破解县乡公路“中间一公里”不畅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贵州公路建设高峰期结束,“十四五”时期将会是公路养护任务非常重的5年。将针对当前养护薄弱环节,着力突破资金瓶颈问题,夯实公路养护基础,持续发挥公路效益。

最后,我们还是要以创新发展、多元发展为基础,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和品质工程创建为抓手,全力推动全省公路建管养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建设交通强国西部试点省份贡献贵州公路力量。

猜你喜欢

县乡建设者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推进城镇化建设,激发县乡消费潜力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福照到家!
不会忘记他们——致抗击疫情火神山医院建设者
用新思想定位县乡人大代表工作
贵州三年内将投400亿元疏通县乡公路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