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9-11-06宋丽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作息心理压力功能性

宋丽艳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餐后饱胀不适、上腹部疼痛、早饱或上腹部存在烧灼感,经常规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患病时间长,且具备较高的复发率,治疗效果不佳,造成不适症状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心理压力,降低了其生存质量[2]。截止目前为止,功能性消化不良诱发因素尚不明确,在医学技术及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医学人员认识、探索了疾病诱发机制,得出内脏感觉过敏、胃肠动力障碍、社会心理因素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均被视为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因素[3]。在予以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开展整体护理方案有助于生存质量的提高。本次研究就本院接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整体护理的干预效果进行探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12 月本院接收的76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7 例;年龄32~71 岁,平均年龄(48.65±7.46)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3.48±1.86)年。研究组男22 例,女16 例;年龄33~70 岁,平均年龄(48.59±7.14)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51±1.79)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存在嗳气、消化不良、腹痛、食欲降低等临床病症者;②由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协议书者。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异常及心理障碍者;②伴有肝脏、肾脏及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案。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建立舒适、干净、温馨的病房环境,合理调控室内温湿度,使其与患者肢体温度相符,采取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并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为患者介绍疾病诱发因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等,根据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等[4]。

1.3.2 研究组 给予整体护理方案。①饮食干预:因为大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未合理饮食造成的,于患者入院后,协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医嘱在规定时间饮食,禁止暴饮暴食,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吸烟、饮酒。饮食前,予以少量水果,改善胃酸,避免刺激胃黏膜,多食用鱼肉、鸡肉等富含蛋白质食物。②生活干预:科学合理的作息习惯有助于患者恢复病情[5]。于患者入院后,了解患者日常作息及饮食习惯,并为其讲解合理作息的重要作用,叮嘱患者严格遵循作息时间表,确保睡眠及休息充足;告知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于晚餐1~2 h后散步,但是禁止剧烈运动,避免应激性反应的发生加重病情[6]。③心理指导:大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紧张因素,致使患者神经功能异常,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消化不良症状,增加心理压力,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形成,所以,应主动与患者接触,对其实际工作、生活状况等进行了解,并探寻减轻其心理压力的方法,以减轻不良情绪,增强疾病抵抗自信心,使其主动参与其中。④个性化干预:以患者年龄、职业、兴趣爱好及性别等为依据协助患者选择娱乐方式,转移注意力,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⑤社会支持: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沟通,并告知患者家属多鼓励、支持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源于家人的关爱,从而达到减轻病情及心理压力的目的。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包括压力缓解、日常活动、疾病控制及健康感觉,分值与生存质量呈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压力缓解、日常活动、疾病控制及健康感觉评分分别为(76.58±5.49)、(84.12±6.32)、(71.58±5.46)、(79.84±5.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4.32±4.12)、(69.35±5.41)、(60.32±4.79)、(67.13±6.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日常饮食不断变化,社会节奏显著加快,进而增加了自身心理压力及精神压力,基于此,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越来越多,且向年轻化方向发展,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所以,如何有效治疗及护理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7,8]。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暴饮暴食、未合理饮食、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增加及未有效锻炼等均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压力缓解、日常活动、疾病控制及健康感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整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合理规划饮食,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疾病需求合理饮食,禁止暴饮暴食、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刺激胃黏膜;合理规划患者作息,并为其讲解良好作息的重要作用,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并叮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从而达到病情减轻的目的;受疾病因素作用,患者负面情绪加重,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接触,了解患者情绪波动状况,以此开展相应的心理指导,协助患者保持乐观心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促进护理效果的提高;以患者病情发展、年龄、爱好及职业等为依据,为患者提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从而达到病情减轻的目的;叮嘱患者家属多关心、安慰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9,10]。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期间,整体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明显,在临床病症减轻的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作息心理压力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爱心健康作息表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通过图片看内心
名人作息表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