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飞地行》系列报道之四事半功倍:智慧公安造就练江模式

2019-11-06

民主与法制 2019年40期
关键词:牧场天才民警

>>李天才所长通过大屏幕上农场重点区域实时电子监控情况,向记者演示了“智慧公安”的相关建设。 张纯摄

黄山茶林场的茶叶、练江牧场的牛奶、上海农场的大米……可能很多上海人并不一定清楚,这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美食材,都来自上海在皖南和苏北地区的“飞地”农场。

练江牧场坐落于文化名城安徽省歙县之郊、风景秀丽的练江之畔。这里是上海奶制品的后方基地,圈养着2500余头奶牛,每年畅销申城数千吨乳制品,提供充足而洁净的奶源。

与此同时,这里有一群可敬的上海民警,默默为市民的奶罐子保驾护航。

很牛!全过程严格把关

练江牧场的牛奶,年产量高达4500吨,80%以上都供应上海。

每天上午11点,牧场工作人员将奶制品封箱装上冷藏车运往上海,而检查每一趟冷藏运输车上封条的完好无损,是上海市公安局农场分局练江农场派出所(以下简称“练江所”)民警把守的最后一道关。

从生产奶源到制作成品,紧抓食品生产安全,是练江所的重要职责。“我们要求所有操作规范、台账管理必须严格与上海看齐。”练江所所长李天才对记者介绍,“脚踏实地地守护好上海的‘奶罐子’,守护好农场企业发展,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据了解,练江牧场全称上海牛奶集团黄山练江有限公司,隶属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海牛奶集团有限公司,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以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销售为主业,由上海乳品七厂、练江鲜奶有限公司、练江山庄、练江社区组成。

实际上,练江所与农场企业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练江所组建于1974年,它的前身是农场企业内部派出所,后于1997年8月转制并入公安系统,直至2009年10月,整建制划归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农场分局。

下午4点,记者一行随练江所民警抵达练江牧场。没料到,这竟是一场极其“有味道”的参观。刚下车,一股草料土腥味混合着牛粪味扑面而来。真是未见其牛,先闻其味!走进练江牧场的挤奶槽,一个大圆盘被分割成多个隔间,奶牛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一入槽产奶。

练江牧场负责人孙建军介绍说,奶槽的生产过程分四步,从异常奶检测、奶牛各乳区的擦拭、套上挤奶杯到最后对每头牛的乳区进行碘伏药浴。一天三次,每头牛平均每次产出22公斤牛奶。产出的原奶降温后恒温保存,随即被送至乳品七厂加工生产,检测出异常的奶牛和原奶将会被隔离至诊疗牛舍。

迈入牛棚,除了让人“迷醉”的味道,整体环境也赏心悦目。牛棚正中间的水泥道,把100多平方米的牛棚一分两边,堆着厚厚一层已经发酵的草料。每头牛的耳朵上都吊着铭牌,上面印有编号。这些上海“户籍”奶牛们,像是经历过“大场面”,视游客为“空气”,泰然自若、悠然自得:咀嚼的、站立的、侧卧的……

紧接着,孙建军向记者介绍了位于奶槽旁的化验室。牧场每天产出的牛奶都会在此做抗生素细菌数、脂肪含量等指标检查:“每一槽池的奶都有登记检测数据,派出所民警会做定期检查,确保源头上的牛奶质量。”

李天才说,为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派出所专门将乳品七厂列为内保重点单位,对企业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等一一认真指导,并定期严格检查:“牛奶生产流水线实现全过程视频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立即追溯。”

>>从生产奶源到制作成品,紧抓食品生产安全,是练江所的重要职责。 刘欢摄

除了有民警尽心尽责把控好牧场生产的每一道关卡,练江所也竭尽所能地保障牧场的生产安全。近年来,伴随着“智慧公安”探索发展,练江所指导牧场所属的企业安装了高清探头与电子围栏,主要区域已实现监控全覆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安全指数。

与此同时,练江所将牧场企业部分重要监控和周界报警一并接入所内综合指挥室。“比如一旦发现有人翻越进入,综合指挥所的警铃将立刻自动报警。”李天才介绍,“练江所与企业已经实现了警企联动,联网联控。面对非法入侵等情况,我们可以迅速有效地予以处置。”

很暖!全天候为民服务

经过数日实地采访,记者发现农场分局的派出所民警,几乎个个都是“全能选手”,处置各种案件,窗口接待服务,社区巡逻……样样精通、得心应手。

据介绍,练江所辖区实有人口191人,其中常住人口54人,企事业单位9家。民警们除了在牧场进行安全生产巡控,还要深入社区,走家串户。

早上6点,民警顾登封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走在社区里,他会跟每一位相熟的居民打招呼,如果遇到生面孔,他便会上前询问,做信息采集。为了与居民作息时间错开,他每天提早两小时就开始工作了。

“很多年纪大的独居老人没有通信工具,就会在马路边等我。”老人家中换煤气、灯泡这些家长里短的日常小事,顾登封也都全部“承包”。他熟知每一户居民家中的情况,居民们也知道“有事找民警”。

不久前,一位退休的独居老人来到警务室找顾登封,说自己购买的保健品中奖了,急着要去领奖。顾登封查询了该保健品公司官网后发现,公司是真的,但抽奖活动并不存在。

>>练江派出所所长李天才(左一)、上海市公安局民警刘欢(中)和练江派出所副所长李巍峰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 张纯摄

“她不相信,我便耐心地给她分析公司的印章、宣传册内容,并且直接联系官网客服,对方否认并表示已有多名受骗者前来咨询,老太太才肯罢休。”顾登封说,得知老太太遇到了信件诈骗,今后他在工作中便加强了对垃圾信件的排查。

在农场,几乎没什么大案子,也就是在这样“一地鸡毛”“零七八碎”的事务中,民警们与居民建立起亲如一家的感情。不过,这些在当地居民眼中宛如亲人的民警,对自己家人却有着深深的亏欠。因为民警们的工作地点距离上海256公里,每两周才能回家一次——周四下午回,下周一到岗。

常年的异地驻扎让他们缺席了家庭中的很多角色,顾登封的女儿已经两岁了,但两年来他大多只能通过视频看到孩子。民警黄松刚当上爸爸不久,回到家里,想抱抱女儿,结果孩子居然认生,吓得号啕大哭,弄得他心里五味杂陈。

已坚守8年的副所长李巍峰,儿子两周岁生日时,他想调休回上海。但因为人手紧缺,调休不切实际。于是,他与家人商量,提前两个星期给儿子过生日。回到农场后,与许多民警一样,当“视频里的爸爸”。

民警们化“悲痛”为力量,正是因为平时不回家便住在单位宿舍,他们就加倍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我们每周30个小时下社区。”顾登封告诉记者。居民们说:“他们晚上也开着警车来小区巡逻,因为很多扒窃、入室盗窃的犯罪都发生在黄昏的时候。还有人口信息等任务,许多居民白天上班不在家,民警们都是晚饭后上门‘家访’。”

民警们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居民们的最大认可。采访中,居民陆阿姨笑着对记者说:“他们车开到我窗底下,我都看得到的。灯光一闪一闪的,我就知道他们巡逻又来了,晚上开着门都不要紧。”“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我的儿子。”

复杂冲断系的局部负反转由若干个冲断层组合构成叠瓦状冲断系,在张引裂陷、伸展构造体制作用下,其反转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即利用每个冲断带后缘陡倾的冲断层,在张引和重力作用下活化发生负反转。但是,从叠瓦断层系根带至前缘带,由于重力势能依次变小,其反转作用的程度亦依次减弱,正断层规模也依次减小,这是叠瓦状冲断系负反转的普遍规律。这种复杂冲断系的局部负反转主要在桩西潜山主体部位发育[8](图3)。

此外,为了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参与度,2018年起,练江所还创建社区“红袖章”巡逻队。目前,巡逻队有14名队员,他们每天跟随民警开展小区巡查守护,并结合小区风险点动态调整巡更点点位、巡逻线路。2018年,“红袖章”队还被评为上海市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示范点。

民警整天“沉”在基层、“泡”在社区,安全的“篱笆”扎得牢牢,换来的成果自然是治安工作成绩斐然。李天才告诉记者,练江所从2016年起,连续三年没有一例报警。

很燃!全方位智慧监控

2019年年初,练江所根据发展实际,结合前几年积累的技防经验,大胆提出打造域外农场智慧公安建设练江模式的设想。半年多来,他们探索建设了一些小而精、价廉物美且符合域外农场实际的智慧安防设施。

记者走进了该所的综合指挥室,李天才通过大屏幕上农场重点区域实时电子监控情况,向记者演示了“智慧公安”的相关建设。据悉,目前练江所在公共区域里,一共建设54个黑光级摄像头(制高点4个)、鹰眼系统1套、紧急报警求助系统1套。

其中,黑光级摄像头的主要作用是,监控开阔地带的整体情况,清晰度很高。记者在指挥室看到,民警将牧场的高空置顶监控摄像头拉近、放大,距该处两公里以外的一块户外广告牌上的字清晰可见。同时,为适应乡村夜晚灯光较少的情况,“黑光级摄像头在光上下了不少功夫。在夜晚几乎没有光照的乡间,通过黑光摄像头下的画面可以像白天一样清晰。”李天才说。

“鹰眼”也是练江所大范围监控的一大利器。“首先,鹰眼支持全景智能联动。我们的鹰眼智能球机有37倍的光学变焦。你看,鼠标点在哪儿,球基它就自动跟随。”跟着民警的演示,记者看到鼠标所到之处,特写镜头自动调整与变焦,将高清画面显示在正中,细节清晰可见。此外,画面融合展现了路面视频、人脸抓拍等实时场景,在图像上点击图标就可以进行实时展现。这些让人惊叹的功能,让民警的指挥调度视野更宽广、细节更清晰。

>>练江派出所开展视频巡逻 刘欢摄

“鹰眼”还具备入侵侦测报警和智能全景跟踪的功能。李天才介绍,可以按照需求设置警戒区域,当有人进入时,球机锁定人脸,通过云台,进行全景智能跟踪,目标将被放大跟踪。“比如说,你把这个鱼塘在系统中框起来,设定为警戒区域。当有人进去偷鱼,后台就会自动推送报警信息。”

此外,练江所建立的“紧急报警求助系统”让记者颇生好感,这套系统建在社区梅园内,通过一键呼叫报警柱上的常亮环形灯,网络可直接呼叫指挥中心民警。当居民在遇到困难或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且无助的情况下,一键求助,民警可以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非常人性化。

不仅如此,“紧急报警求助系统”在每年练江的“梅花节”期间也大有作为。据了解,自2017年练江农场举办首届梅花美食节以来,每年春节前后,前来农场梅园赏梅的游客一直居高不下。2018年累计4.25万人,2019年累计7.5万人。此时,当游客遇到问题可以通过报警及时与民警取得联系,不仅提高了民警的工作效率,也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鹰眼功能在“梅花节”期间,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天才所长对记者介绍,鹰眼系统对实现景区整体人流量和各景点人流量做出统计,为游客疏导、灾害预防、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指挥调度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精准投放警力,搭建农场客流安保微信群,加强协作,强化风险管控,练江所连续三年圆满高效地完成梅园大客流安保工作。

“此前一赶上梅花节,我们忙得连饭都没时间吃。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依靠智慧公安建设赋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科学化和信息化也给我们减负了。”李天才高兴地说。

除了以上介绍的“智慧公安”建设在农场公共区域发挥的作用,眼下,“智慧公安”也已成为保障社区安全的新生力量,主要体现在社区智能管理及安防系统建设中。

目前,练江所在社区的出入口安装了人脸车牌识别闸机系统、在小区内安装了智能门禁,小区居民可以“人脸识别”进出小区、进楼门。据了解,练江所在管理客户端能够掌握社区人脸识别系统的历史记录,以及完成调阅视频监控录像等操作。这将有利于派出所监视高危人群预警事件,管控辖区内预警态势。

另外,智能门禁与派出所互联互通,更密切了警民关系。“我们可以在所内呼叫任何装有智能门禁的居民家庭。”李天才解释说,辖区内老年化严重,以前社区民警每周都要定时去看望老人,现在通过智能门禁随时与老人通话,随时了解他们的近况。

与此同时,练江所于2018年4月起,先后在居民区安装了“小区智能充电站”。“以前经常看到有人从楼上扯根电线,在单元楼道口充电,也没人守在一旁。这样的情况,想想都后怕!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李天才说,智能充电站不仅可以解决违规停放电动车带来的严重隐患,而且有充满自停、短路保护、功率监控等功能,可以有效防止电动车因为过充或者短路引发的火灾,从源头上根除了消防隐患。

目前,练江所基本实现了综合指挥室“一屏观农场、一网治全场”,完成了域外农场智慧公安建设雏形。

听完李天才对“智慧公安”练江模式的简要介绍,记者感受到了科技信息化的威力。如果说“农场无贼”“农场无祸”是上海市公安局农场分局各项工作的最高要求,我认为,练江所的民警们已经达到了。他们靠的是什么?

我想,靠的是“智慧公安”的加持;靠的是“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靠的是“敢为天下先”的智慧胆识。

猜你喜欢

牧场天才民警
天才or怪咖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海上牧场
民警轩哥说案
叮当牧场
Gift Horse
海的牧场
天才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