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比较研究

2019-11-05高丹李秀霞张琳

新世纪图书馆 2019年9期
关键词:图书馆

高丹?李秀霞?张琳

摘 要 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出版服务是一种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容的学术交流模式。论文利用LDA模型分别提取2000—2017年间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研究主题,并给出主题分布云图,分析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异同点。通过对比发现,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研究主题存在一定的趋同性,但研究的具体方向有所侧重。

关键词 图书馆 出版服务 主题提取

分类号 G251.4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09.009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s

Gao Dan, Li Xiuxia, Zhang Lin

Abstract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digitization and network,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 is an effectiv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mode to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expand service content.  In this paper, LDA model is used to extract the topic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s from 2000 to 2017, and the topic distribution cloud map is given. Through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hot spots,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s. It is found by comparison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convergence in the research topics of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s at home and abroad, but the specific direction of research has different emphasis.

Keywords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 Topic extraction.

0  引言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学术交流与出版模式的革新,图书馆也改变了以往“出版商出版,图书馆购买”[1]的资源建设模式。根据学术出版与学术资源联盟(SPARC)发布的研究报告[2]显示,出版服务已成为学术图书馆的标准配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的报告指出,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即是数字学术中心[3],而图书馆出版模式延伸了数字学术提供的服务和资源,并改变了学术交流环境[4]。

图书馆出版服务最早开始于1988年[5],但直到2008年图书馆学术出版才步入正轨[6],数字化出版、作者版权管理等,之后出版业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图書馆服务的一部分。国外学者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从角色定位、战略联盟、改善对策、数字项目等方面探讨了图书馆出版服务模式。据美国图书馆出版联盟(Library Publishing Coalition) 的《图书馆出版名录》(Library Publishing Directory) 第5版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北美已有102家学术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7]。在我国,图书馆出版服务刚刚起步,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图书馆出版实践经验、出版服务机制和模式、图书馆发展策略等,特别是出版服务理论成果更为丰硕,但应用数据分析工具并进行国内外比较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拟以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LDA主题模型,深入挖掘与揭示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热点主题,以期对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研究现状、研究重点和异同点有所把握,为国内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1 图书馆出版服务的主题提取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SCI-EXPANDED)、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数据库)。检索方式采用高级检索,文献类型为Article,时间跨度为2000—2017年。对WoS数据库的检索策略设计为:“TS(主题) = (library publishing OR scholarly publishing OR academic publishing OR university publishing OR library-published services OR library-based publishing OR library digital publishing OR library electronic publishing ),语种=English”,通过对数据的人工清洗与加工,剔除内容不相关及重复的无效样本后,共得到183条有效文献记录。对CNKI和CSSCI数据库的检索策略设计为“关键词=出版OR数字出版OR出版服务OR按需出版OR自助出版OR印刷OR POD OR自出版OR学术出版AND关键词=图书馆”,经去重、筛选后共得到162篇相关文献。

为了构建文本语料库,通过Java自编程序从WoS、CNKI和CSSCI数据库分别抓取相关的题录数据,字段包括标题、关键词、摘要。对实验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借助ICTCLAS和EnStemmer工具进行分词、停用词去除、词干化、通用词过滤等自然语言处理,获得LDA主题抽取的输入数据。

1.2 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主题提取

主题抽取的质量直接影响主题演化的效果,本文利用LDA模型对相关文献进行主题提取。LDA模型是一个以“词-主题-文档”为层次的产生式概率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假设词是由一个主题混合产生,同时每个主题是在固定词表上的一个多项式分布,这些主题被集合中的所有文档所共享,每个文档有一个特定的主题比例,可从Dirichlet分布中抽样产生。LDA模型的结构完整清晰,采用高效的概率推断算法处理大规模数据,是目前研究和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主题识别模型[8]。

基于开源包JGibbLDA实现LDA主题模型的参数训练。在进行LDA主题模型的参数设置时,使用 Gibbs Sampling进行参数后验估计,设置迭代次数为 1000次,超参数设置为α= 0.01,β= 0.05,数据的主题数目设置为10,抽取出的主题使用概率最高的前30个词语来描述。各主题提取结果用云图表示,详见图1、图2。

由图1、图2可知,国内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国外案例概述、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合作、图书馆出版服务及出版模式探究、发展动因与条件分析、发展策略与创新研究等五个主题。国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参与学术出版的角色分析及其相互关系、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出版项目、图书馆出版服务模式及其转变、发展对策与思考、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特色实践等五个主题。

2 国内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研究主题分析

2.1 主题1——国外案例概述

该主题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介绍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实践,旨在引进和吸收国外成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为我国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陈秋慧[9]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的图书馆出版实践进行考察,基于馆藏的出版策略为图书馆大众出版提供参考。刘兹恒等[10]在调研《图书馆出版名录》 的基础上,从基本情况、出版活动、服务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北美105所高校图书馆的出版服务进展,并以密歇根大学图书馆[11]、希腊学术图书馆[12]为案例展开具体述评,期望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实现我国图书馆出版服务的战略转型。强菁[13]介绍了美国图书馆出版联盟(Library Publishing Coalition)的成立背景、项目规划和项目成果,为我国应对外界形势变化提供新思路。

2.2 主题2——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合作

该主题主要研究国内图书馆、图书馆员在学术交流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如贾丽君等人[14]在分析了数字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图书馆参与学术数字出版的角色与模式,包括作为经费支持者的开放出版模式、与出版商合作建立开放存取仓储、学术资源自助出版联盟等。孙杰[15]认为图书馆先后出现了学科馆员、学术交流馆员、出版馆员等不同的馆员角色,出版馆员作为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可与编辑、作者合作,提高出版效率,促进图书馆出版服务的良性发展。同时,该研究主题还包括图书馆与出版商之间的权益平衡问题,如顾立平[16]概述了美国图书馆界与出版商界围绕联邦开放获取政策展开的博弈情况,美国出版商协会提出将开放获取机制整合到出版系统中;研究图书馆协会则声明将联合机构知识库、学科知识库等,建立保存、开放获取和数据重用的服务机制。

2.3 主题3——图书馆出版服务及出版模式探究

该主题主要研究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具体内容、实践进展、服务效果及图书馆出版模式等,如游祎[17]以罗森达尔和葛茨提出的学术交流四项功能(注册、认证、告知和存档)为基础,总结并归纳了《图书馆出版名录》涉及的各项服务内容和特点。孙杰[18]对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组织形式、经费来源及服务内容等进行深入剖析,并总结了出版服务特点。汪全莉[19]通过对北美地区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普渡大学图书馆、密歇根大学图书馆三所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现状的概述和分析,认为学术信息的生成、出版、发行是图书馆出版服务发展的重要方向。赵惠芳等[20]将国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合作模式总结为三种:新成立出版社、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模式、学者与图书馆合作模式。隗静秋[21]认为我国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图书馆出版模式,采用相应的商业模式,如机构资助、免费增值、免费广告、共担费用等,以充分践行我国图书馆的基本价值和使命。

2.4 主题4——发展动因与条件分析

该主题主要通过调研图书馆出版服务的优势条件、需求情况、法律法规等因素,论证学术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刘兹恒等[22]以开放存取期刊、仓储、图书为对象,分析总结了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内容资源、技术平台、用户、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并调研了我国科研人员对学术图书馆出版服务的认知及需求情况,发现我国科研人员对图书馆出版服务的认识不足,但需求明显[23]。雷晓庆等[24]通过网络调查法,调查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的现状,总结了学术出版素养教育的模式、内容和对象。吉宇宽[25]探究了图书馆在不同角色下承担的相应著作权责任,以确保有效控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为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提供保障。

2.5 主题5——发展策略与创新研究

该主题主要根据国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策略建议。赵艳等[26]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详细调查了图书馆多种文献订购经费转化为开放出版经费的试验模式,提出从建立“抵消模式”、制定经费转化规则和协调机制等多维度推动经费转化。周慧[27]介紹了EBM速成书机,并分析了EBM速成书机在按需印刷服务中的即时生产、价格低廉等优势。刘娴[28]以上海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图书馆和出版发行业的合作模式,从资源价值、阅读推广、社会公共空间价值三个方面推动产业上下游合作。

3 国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3.1 主题1——参与学术出版的角色分析及其相互关系

该主题主要研究了学术出版系统的参与者(图书馆员、作者、图书馆、出版商、数据库供应商等)各自的角色定位、相互关系、对学术出版的贡献及发展方向。Siler[29]概括了学术出版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高校管理层、出版商、学生、科学基金组织、图书馆员和政府等,认为它们是战略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Walters[30]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对于参与出版角色的认同感、教师对现有出版服务的满意程度等。Hansson[31]调查了图书馆员对图书馆参与学术出版的观点,论述了图书馆员对按需出版服务的认知与实践。Gordon[32]以图书馆参与教师主导的出版活动为例,提出了图书馆与教师合作的出版服务新模式,认为教师-图书馆的合作关系可有效提供期刊托管服务,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推动教师的学术研究。

3.2 主题2——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出版项目

该主题主要介绍图书馆数字学术中心开展的数字出版项目,这些项目为图书馆参与学术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Thomas[33]以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创新出版中心的arXiv、Euclid和DPubS项目等几种出版活动。arXiv电子预印本仓储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由传统学术期刊完全控制科学交流的局面,加快了科学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共享。Euclid项目是由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和杜克大学出版社共同管理的非营利性在线出版物平台,在出版商和图书馆之间建立了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DPubS是一个开源的内容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期刊、著作、会议论文等文献的学术交流,具有强大的网络展示功能,可根据出版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设定出版方式。

3.3 主题3——图书馆出版服务模式及其转变

该主题主要研究图书馆参与学术出版的服务实施模式,以及应对数字图书馆和开放获取运动所做的转变。Collier[34]以荷兰、比利时、英国等国家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经验为基础,回顾学术图书馆数十年的业务变革,发现图书馆业务的主要变化源于学术出版。Hunter[35]调查分析了学术图书馆在适应数字出版新角色下做出的转变,发现图书馆的文档获取、分析、组织、管理、保存等基本服务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知识产权咨询、数字化仓储、知识共享平台等新型服务发展迅速。Priem[36]认为学术出版体系改革的障碍在于期刊系统的基本功能,如归档、注册、传播和认证等被捆绑在一起,这种捆绑使系统的任何一方面都难以改变,并由此提出“期刊系统去耦合(Decoupling the scholarly journal)”的解决方案。

3.4 主题4——发展对策与思考

该主题主要探讨图书馆推进学术出版、全面实现开放获取、资源开放共享的发展战略。Perakakis等人[37]认为部分商业性学术出版社对期刊实行垄断不利于知识交流与传播,因此提出一种作者导向的公众审稿与同行评审结合的审稿流程。Bulock[38]分析了荷兰大学的开放获取出版服务形式,该校通过集团形式向出版社支付“开放服务出版费”,将学术期刊订阅付款转换为开放获取付款,研究为变革出版市场提供了可能 。Greco[39]采用经济学理论探讨了图书馆与出版商之间的冲突,包括投资组合理论、产品差异化、经济租、完全价格歧视等,研究为图书馆和学术出版的有效合作提供理论基础。

3.5 主题5——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特色实践

该主题主要分析了图书馆参与出版服务的实践案例,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为图书馆出版服务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借鉴启示。Stapleton[40]考察了佛罗里达大学图书馆和州立园艺学会的合作模式和出版现状,农业图书馆员通过开放日志系统(OJS)等开源工具,为农业组织提供免费的在线定制出版服务,定制功能包括品牌推广、同行评审、会员订阅、全文索引和过往期刊访问,这种合作模式下的出版服务有效促进了农业信息的获取与交流。Vandooren[41]介绍了布鲁塞尔大学图书馆与出版商合作开展的绝版书按需出版印刷项目,项目围绕协议内容、运作方式、图书转换与扫描设置、版权和用户权利、提供数字副本访问等问题展开,项目研究为公众提供了免费在线访问和印刷绝版图书的平台。

4 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研究主题比较

由前文可知,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研究的热点主题存在明显的异同点,其中有三个主题较为接近,即“参与学术出版的角色定位”“图书馆出版服务”和“图书馆发展策略”,这说明国内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研究主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趋同性,在具体研究方向上又有所侧重。

(1) 在“参与学术出版的角色定位”主题中,国内文献大多单一研究图书馆在学术出版中的角色和地位,在合作方面主要针对的是图书馆和出版商的战略联盟与竞争,而忽略了图书馆出版服务系统的其他参与者。国外学者从产业链上下游着手,不仅探讨了图书馆的角色定位,还包括图书馆员、作者、期刊出版商、期刊/数据库供应商等角色在开放获取中的贡献;同时,研究针对性更强,如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对于出版新角色的认同感和优势条件。

(2) 在“图书馆出版服务”主题中,国内文献的关注点主要在介绍国外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内容上。反观国外图书馆界,虽然出版服务经数十年实践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服务模式,但在数字图书馆和开放获取的背景下,国外学者仍致力于寻求新的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3) 在“图书馆发展策略”主题中,国内文献大多是根据国外的服务方式、经验等为国内图书馆出版服务提出一些策略,且策略的可操作性與各馆实际情况尚有差距,少有文献根据中国国情进行策略调整与创新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服务模式。国外文献提出的发展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往往对问题的某一具体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如Busher[42]针对图书馆参与出版的期刊类型调查,发现新兴领域期刊、社会期刊、特殊格式期刊、学生期刊等类型期刊的出版比重更大,明确了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除此以外,针对图书馆出版服务特色,从国内文献的特色主题“国外案例概述”和“发展动因与条件分析”来看,我国图书馆界一直以来重视对国外学术成果的引进和吸收,理论基础已夯实,技术平台已满足,此时需要有使命感、责任感的机构主动试验、创新、变革,为我国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实践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从国外文献的特色主题“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出版项目”和“图书馆出版服务的特色实践”来看,国外学者比较重视实证研究,通过服务模式和内容的实证研究推进图书馆出版服务项目的落实,促进出版服务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KANELLOPOULOS L, MISSINGHAM R. University presses in libraries: potential for successful marriages[J].Oclc Systems & Services,2014,30(3):158-166.

WATKINSON C. Publishing services a major growth area for academic libraries, suggests new research report[EB/OL].[2018-01-30].http://www.sparc.arl.org/news-media/news/11-1101.

ACRL Research Planning and Review Committee. 2016 Top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 a review of the trends and issues affecting academic libr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16,(6):274-281.

ACRL Research Planning and Review Committee. 2012 Top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 a review of the trends and issues affecting academic libr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12,73(6):311-320.

Library Publishing Coalition. library publishing directory2013[EB/OL].[2018-01-30].https://librarypublishing.org/resources/.

HAHN K L. Research library publishing services: new options for university publishing[R].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2008:41.

Library Publishing Coalition. Library publishing directory2018[EB/OL].[2018-01-30].https://librarypublishing.org/resources/.

张亮.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标签推荐方法研究[J].现代情报,2016(2):53-56.

陈秋慧.美、英、澳国家图书馆基于馆藏的出版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7,37(2):120-125.

刘兹恒,苗美娟.北美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3):43-48.

苗美娟,刘兹恒.密歇根大学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及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35(4):65-72.

刘兹恒,王宁宁.希腊学术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的角色定位与模式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26(3):3-9.

强菁.美国图书馆出版联盟LPC项目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8):88-92.

贾丽君,刘贵玉.图书馆参与学术数字出版的角色与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4):10-14.

孙杰.出版馆员:学术图书馆馆员的角色再造[J].圖书馆建设,2016(12):97-100.

顾立平.美国图书馆界与出版商界围绕联邦开放获取政策展开博弈[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6):124.

游祎.基于学术交流的图书馆出版服务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3(1):61-65.

孙杰,李淑媛.国外大学图书馆学术出版服务实践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6(2):64-70.

汪全莉,张蔚.北美高校图书馆的出版服务及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6(4):66-70.

赵惠芳,毛一国.学术交流新模式:图书馆出版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0(2):13-17.

隗静秋.我国图书馆出版模式探析[J].科技与出版,2016(9):116-119.

刘兹恒,涂志芳.学术图书馆参与数字出版的动因与条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3):32-37,113.

刘兹恒,苗美娟,梁宵萌.我国科研人员对图书馆开展出版服务的认知及需求调查[J].图书馆论坛,2017,

37(4):23-31.

雷晓庆,刘荣芳.国外高校图书馆学术出版素养教育实践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0):35-42.

吉宇寬.图书馆出版服务的角色定位与著作权责任的承担研究[J].现代情报,2017,37(3):119-125.

赵艳,张晓林,郑建程.图书馆文献订购经费向开放出版经费转化:目标、挑战与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5-11.

周慧.EBM:图书馆延伸服务新工具[J].图书馆杂志,2010(8):26-28.

刘娴.公共图书馆与出版发行业的合作模式与思考:以上海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4(6):134-137,144.

SILER K. Futur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academic publishing[J].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cahiers Canadiens De Sociologie,2017,42(1):83-114.

WALTERS T. The future role of publishing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J]. Portal Libraries & the Academy,2012,12(4):425-454.

HANSSON J, JOHANNESSON K. Librarians views of academic library support for scholarly publishing: an Every-day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3,39(3):232-240.

MCINTYRE G, CHAN J, GROSS J. Library as scholarly publishing partner: keys to success[J]. 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 Scholarly Communication,2013,23(1):eP1091.

THOMAS S E. Publishing solutions for contemporary scholars: the library as innovator and partner[J]. Publishing Research Quarterly,2006,22(2):27-37.

COLLIER M. Strategic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 libraries with the advent of the digital library during the fourth decade of[J].Program,2006,40(4):334-345.

HUNTER B. The effect of digital publishing on technical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3,39(1):84-93.

PRIEM J, HEMMINGER B M. Decoupling the scholarly journal[J]. 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2012,6(10):19.

PERAKAKIS P, TAYLOR M, MAZZA M, et al. Natural selection of academic papers[J]. Scientometrics,2010,85(2):553-559.

BULOCK C. Open access and the big deal sharing space in the Netherlands[J]. Serials Review,2015,41(4):266-268.

GRECO A N. Academic libraries and the economics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ortfolio theory,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economic rent, 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cost of prestige[J]. 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2015,47.

STAPLETON S, FRUIN C, SHOREY C,et al. Partnerships in agricultural publications: University of Floridas Marston Science Library and the Florida State Horticultural Society[J].Library Trends,2017,65(3):359-377.

VANDOOREN F, GASS C. Giving new life to out-of-print books: when publishers and libraries interests meet[J].Learned Publishing,2008,21(3):187-192(6).

BUSHER C, KAMOTSKY I. Stories and statistics from library-led publishing[J]. Learned Publishing, 2016, 28(1):64-68.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图书馆
迷宫弯弯绕
迷宫弯弯绕
图书馆
图书馆里静悄悄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你会估算吗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