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2019-11-05张巧娜

新世纪图书馆 2019年9期
关键词:馆藏大赛案例

张巧娜

摘 要 文章在对两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68个获奖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经验和成效,认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将更主动地走向社会,并且更娴熟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其中阅读形式从短暂刺激走向持续阅读关怀,而且在推广内容上越来越注重主题类的深阅读深思考。基于此,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阅读推广 高校图书馆 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大赛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09.008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Nat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Competition

Zhang Qiao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68 prize-winning cases in two Nat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Competition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effect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and believes that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will be more active towards society and more skillful in using new media technology, among which the form of reading changes from short-term stimulation to sustained reading care, an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deep reading and reflection of thematic categories in the promotion of cont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words Reading promotion. University library. National University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Competition.

0 引言

近年來,在校大学生阅读条件明显改善,阅读意愿逐步走强,对中外文化经典阅读兴趣趋浓,网络图书及漫画等热衷程度下降,但着力文化素养提高的经典阅读现状仍堪忧[1],大学生阅读仍存在“苦读”不足、“深阅读”和“深思考”缺乏、阅读结构仍需微调等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读书学习的第二课堂,在阅读推广过程中理应承担起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责,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促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和成功经验交流,推动大学生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读者服务创新与推广工作组主办的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2]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两届,成为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赛事。两届大赛期间,全国各类高校图书馆共提交案例574个,68个案例进入决赛名单,其获奖案例形式多样、具有一定代表性,基本体现了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现状和态势。本文据此对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经验和特色加以研究,以期为促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提供几点建议。

1 两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大赛获奖案例分析

两届阅读推广大赛的获奖案例中主要包括新媒体新技术类、主题活动类、读者组织类、出版物类、其他类五种类型。比较两届阅读推广大赛各类获奖案例的占比情况(详见图1),可发现第二届与首届相比,其中的新媒体新技术类、主题活动类和读者组织类阅读推广案例的占比分别提高了9.47%, 5.26%和2.11%,而出版物类和其他类阅读推广案例的占比则分别降低了13.16%和3.68%。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届大赛中,出版物类阅读推广案例在首届大赛中有《书林驿》 《湖说》 《悦读》 馆刊、《法府书香》 和《暨南书虫》 5个案例[3],而在第二届案例数量为零。通过对比,第二届阅读推广大赛各类获奖案例中主题活动类阅读推广案例的占比已经过半。以下分别具体进行对比分析。

1.1 新媒体新技术类阅读推广活动

新媒体新技术阅读推广活动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的手机、动漫游戏或系统平台等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3],如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微拍电子书”、重庆大学图书馆的“书评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的“智能阅读机器人”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思源悦读APP”等。第一届阅读推广案例中所采用的新媒体新技术包括微拍技术、自主开发游戏APP、自建书评系统、微信微博和喜马拉雅APP。随着时间推移与技术更新,第二届所采用的新媒体新技术增加了智能机器人、超星学习通、自建思源悦读阅读平台、自建朗读专属平台、各种O2O社群等。

1.2 主题类阅读推广活动

两届大赛中获奖的主题类阅读推广案例可根据内容进一步细分为真人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经典名著、读者权益及习惯培养等四大主题。真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鲜悦》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特色馆藏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针对特定读者群需求,利用某类或某学科特色馆藏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经典名著的阅读推广活动是指为传承人类优良的传统文化,选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经典和名著,针对广大读者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读者权益及习惯培养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有湖南大学图书馆的《潇湘读书人——寻找湖大读书种子》和长春工程学院图书馆的《乐读无界——寻找阅读推广大使》 等。两届大赛中,特色馆藏和经典名著阅读推广是主题类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内容。第二届大赛中,针对特色馆藏的阅读推广案例的数量明显增加,读者权益与习惯培养主题的案例数量有所增加,而普通经典名著的阅读推广案例的数量有所减少,真人图书馆主题的案例数量减少至零。

1.3 读者组织类阅读推广活动

读者组织类阅读推广活动是指以读者为主体,由读者策划、组织、实施,图书馆辅助的阅读推广活动[3]。第一届阅读推广大赛中三峡大学图书馆的《大学生讲坛》、石家庄学院图书馆的《基于读者协会的立体化阅读推广体系》和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以学生社团为主体的创新阅读推广》,第二届大赛中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的《阿米书社》、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阅读·孵化坊》和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的《朋辈能量,为阅释放!——以学生为主题的阅读推广人队伍创新实践》等案例都属于读者组织类。两届大赛中,读者组织类阅读推广案例的数量相当,执行的主体形式也类似,主要有读书社、书友会、学生志愿者等。

1.4 其他类阅读推广活动

两届大赛获奖的其他类阅读推广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阅读节活动或服务月活动的大型综合性阅读推广活动包括澳门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海南大学图书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交的5个案例。首届大赛中出现的两个通过以改变流通服务政策或直接发放图书为途径实现的阅读推广活动,分别是《理大新生共同阅读计划》和《阅读无止境,借书不限量》;两个以“阅读学”课程为核心开展的阅读指导类推广活动,分别是《阅课堂——学前书刊阅读》和《“阅读学”的教育与探索》。在第二届大赛中,有以电影赏析组织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即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基础训练基地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提交的3个案例;还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其他阅读推广案例,分别是《悦空间》和《基于人体生理信号测量的阅读疗法读书活动》。

2 两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大赛获奖案例经验与成效

2.1 主题类阅读推广成为主流阅读推广方式

据最新数据显示,约有50%的大学生有持续阅读经典的行为,其中有一半完成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阅读,只是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占比不足25%[1]。第二届大赛中该类型阅读推广活动的占比已达到50%,足以说明主题类阅读推广曾经是也将继续是高校图书馆最主要的阅读推广方式。

主题类阅读推广从实践中可以说从普通的经典名著推广走向了更具本馆特色和地域特点的馆藏特色资源推广,活动效果也从注重图书馆流通绩效向注重读者体验回归。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展入库寻宝与阅读、签章本建库、剧演和报告会等活动来推广老馆珍贵图书,三明学院图书馆通过开展大型表演阅讀活动来推广馆藏百年古籍。这类基于馆藏特色资源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既盘活了旧书古籍,提升老文献的影响力和利用率,也挖掘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深度。辽宁大学图书馆基于《盛京景物辑要》 《盛京文化手抄本》等馆藏海内外孤本图书,以科研导向、教师推荐、数字保障、专家解读、读者体验等方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利用地方特色文献开展民族文化阅读、三线文化阅读和山地旅游文化阅读推广[4]。这类基于地域特色资源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能有效激发读者情致和生命体验,让读者在乡邦经典与地域文化阅读中不断提升阅读体验。

2.2 从短暂的阅读刺激走向持续的阅读关怀

高校图书馆只有持续地研究读者心理和阅读行为,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对知识和阅读的需求[5]。因此,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比以往更注重读者的心理诉求,从阅读指导走向共读伴读,从推介推广转向陪伴关怀。比较两届阅读推广大赛,可以发现第二届大赛获奖案例中已没有出版物类、阅读指导类等阅读推广活动。可以说,高校图书馆正在用比以往花费更多的时间研究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心理,根据他们的诉求开展积极、主动、体现人文关怀的共读伴读活动。据统计,第二届大赛中有14家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共读伴读活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共读一本书”活动正是充分考量了大学生读者的心理需求,采用众筹、接力朗读的参与方式,让朗读活动的目标不再仅仅是评比,而是接力共读一本书,让参与活动的每位读者都充满使命感,让腼腆的朗读者也能分享和展现自己的作品。《小白大挑战——21天读书签到排位赛》 《朋辈能量,为阅释放》 《阅读·孵化坊》 等案例都是在研究读者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同伴、习惯的力量在朋辈中开展互助阅读。

2.3 借鉴社会综艺节目形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图书馆阅读推广需要不断在“时尚”方面创新阅读推广活动形式[6]。目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喜欢综艺节目,图书馆就可利用大学生熟悉的综艺元素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站到底”“奔跑吧图书”“朗读者”等都是深受社会综艺节目形式启发而开展的新型阅读方式。在2015年首届阅读推广大赛中,辽宁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海南大学图书馆开展过名著名篇的朗诵比赛,收效甚微。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朗读者》节目,图书馆界深受启发,通过学习、讨论、思考,将阅读推广工作与之进行了结合,创意出了新的阅读推广方式。2017年第二届大赛有11个获奖高校图书馆就是通过“朗读者”形式开展了阅读推广,如长春工程学院图书馆的“朗读者”,北师大图书馆的“BNU朗读者”,辽宁师大图书馆的“师大最美朗读者” ,天津财大图书馆的“我们都是朗读者”,沈阳师大图书馆 的“沈师大朗读者”。这些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微信、网易、喜马拉雅App、学习通及自建的朗读平台直播分享了朗读作品,满足了读者多场景、碎片化的阅读需求。

2.4 更广泛地成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阅读推广

年轻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度和接受度远大于其他年龄层的读者,为满足新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多数高校图书馆对新媒体新技术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提升。与第一届阅读推广大赛相比,第二届大赛的获奖阅读推广案例几乎都有采用微信开展推广活动。此外,第二届大赛中有更多的高校图书馆尝试了新技术新媒体开展活动,如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利用智能阅读机器人开展社交阅读服务,北华大学图书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利用超星学习通App进行深度共读和朗读作品分享,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利用高校O2O社群举办读者21天读书签到排位赛。第二届大赛中高校图书馆对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更加成熟。北京大学图书馆在首届大赛“白桦书声”校园朗读分享平台的基础上多增加了名额随机分配任务、支持随时查看提交任务、支持多种格式设备的多次上传、提供所有作品在线试听与投票点赞等功能。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自主开发的“思源悦读”App是集阅读室、群组学习、考评激励、分析推送一体的阅读分享平台,为学生创造了全方位的阅读环境和体验。

2.5 更主动更自觉地面向社会开展阅读推广

高校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领导主体之一,在开展满足本校师生需求的阅读服务后,有能力的高校图书馆将必然走向服务社会的阅读推广之路。在首届大赛案例中,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敬老院设立爱心书架,将过刊送进残疾人活动室、民工子弟学校。在第二届大赛中,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线上线下“携人间四月,赴诗词之约”中国古典文学知识大赛面向社会人士开放,大力邀请校友、各校高手、社会上的古典文学爱好者参与,初赛校外人数参与比例达50%;北华大学图书馆“尚书房TV”节目面向社会播放6期,累计观看人次达4772次,“北华之声尚书房“专栏已面向社会播放8期,收听人数达2万余人次;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协会、学雷锋志愿者分队进入小学、中学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助推校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3 对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3.1 精心策划主题内容,妙用活用特色馆藏

阅读推广工作的关键就是内容的选择,任何成功的阅读推广活动都离不开一个好的主题内容。高校图书馆应立足本馆馆藏资源,通过精心创意、策划主题内容,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海量馆藏引导到小范围有吸引力的馆藏上[6],不断改善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在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师生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要引领师生读者进行深阅读深思考,弘扬大学精神。高校图书馆可以经典名著、真人图书、读者权益与习惯培养等主题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尤其要注重通过特色馆藏资源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以此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3.2 重视数字资源推介,创新数字化阅读推广方式

近年來,随着读者到馆人数和纸质图书借阅量的逐年减少,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自然而然地认为纸本资源才是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在纸本资源阅读推广上投入大量精力;相应的,在数字资源阅读推广上投入较少的精力,阅读推广方式仍停留在数字资源培训、检索技能大赛等常规方式上,缺乏创意。在两届大赛获奖的高校图书馆中,有50个高校图书馆(占总数的86.21%)主推纸本资源阅读推广工作,仅有8个高校图书馆针对电子资源开展阅读推广。有的高校图书馆为推广阅读纸质版图书的传统阅读模式,呼吁学生“放下电子设备,重拾书本”品味文字真谛,领悟书香气息。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书斋生存 10 小时”活动引导学生在没有网络只有书香的环境中阅读经典,在喧嚣的世界找回静心读书的状态[7]。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图书馆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阅读推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数字化阅读的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重新审视数字资源推介的重要性,加强对读者的数字阅读习惯的深度了解,创新数字化的推广方式,以引导读者使用图书馆提供的专业化数字资源。

3.3 挖掘发现读者需求,完善活动评价机制

挖掘发现读者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的前提[8]。两届大赛中阅读推广活动类型和主题内容的变化和创新,正是高校图书馆根据不同时期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在阅读推广工作上做出的调整。读者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实际感受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效的直观体现。由此,高校图书馆应建立阅读评价机制,从读者角度出发,加强对读者主观阅读感受的信息收集,根据读者对推荐读物评价、阅读推广活动整体意见,以及活动对读者阅读体验的影响,来挖掘发现读者阅读需求,创新设计阅读推广活动。

3.4 培养创意敏感度,创新阅读推广形式

“时尚”具有流动性和易变性,但是形成“时尚”的内在逻辑却是稳定的、可复制的[6]。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留心“时尚”风向标,培养创意敏感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创意想法,将他山之石与阅读推广工作相结合,创造出新的阅读推广方式。创新阅读推广方式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模仿和学习社会上易于被公众接受的阅读推广形式。高校图书馆需通过学习、讨论、思考这些阅读推广案例形式,进而找到更新的创意,切不可照搬照抄这些案例。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认识到“时尚”具有自反性,即“时尚”是可反的,反“时尚”也会变成“时尚”。高校图书馆在学习借鉴“时尚”阅读推广形式的同时,也应运用创新思维灵活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3.5 研发使用新技术,善用巧用新媒介

大数据、数字学术技术、图书馆服务平台、在线身份、人工智能、物联网是图书馆未来5年重要的新兴技术[9]。新兴技术的研发和使用经常带动图书馆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的变革。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将新技术与阅读推广融合,有效推进阅读推广方式方法的改革。再者,当今是阅读媒介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读者更喜欢通过多种媒介阅读到自己想要的内容[10]。高校图书馆在既有技术条件下,要善用巧用阅读推广的多种社交承载媒介,融合线上线下交流方式,以吸引更多读者主动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实现阅读推广效果的最大化目标。

3.6 增强历史使命感,面向社会开展阅读推广

国际图联坚信图书馆在促进识字和阅读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因为这是各种类型图书馆的使命之一[11]。国内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是时代赋予高校图书馆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担当。因此,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加强自身阅读推广的组织建设,提升阅读推广能力,构建阅读推广长效机制,而且应有历史使命感,增强自身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作用,内外兼顾,拓宽高校阅读推广的社会服务范围,注重与其他阅读主体的合作,联合开展大型品牌社会阅读活动,促进区域阅读推广联盟建设,以此不断丰富阅读推广内容,拓宽阅读推广渠道。

参考文献:

杨雷.在校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出炉:趋势可喜现状堪忧[EB/OL].(2018-04-26)[2018-09-25].http://www.chinanews.com/life/2018/04-26/8500497.shtml.

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通知[EB/OL].(2015-09-08)[2018-10-03].http://conference.lib.sjtu.edu.cn/rscp2015/news.html.

刘哲,郭宁.“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案例分析及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5):22-27.

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在“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决赛中喜获全国二等奖[EB/OL].(2017-11-17)[2018-08-26].http://www.gx211.com/news/20171117/n15108878477946.html.

李雪松.全民阅读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特征及趋势分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4):57-61.

王波.阅读推广、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定义:兼论如何认识和学习图书馆时尚阅读推广案例[J].图书馆论坛,2015,35(10):1-7.

我馆在雁塔校区举办首届“书斋生存10小时”读书体验活动[EB/OL].(2016-04-26)[2018-09-12].http://www.lib.xjtu.edu.cn/news.do?event=single&id=2238.

黄运红,于静.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以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8:38(10):124-130.

徐路.新技术支撑面向未来的图书馆变革:基于《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的分析与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17(5):40-48.

李园园.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机制研究:以同济大学图书馆立体阅读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7):85-88,96.

IFLA.在图书馆中用研究来促进识字与阅读:图书馆员指南[EB/OL].(2016-04-03)[2018-07-21].http://www.ifla.org/files/a.

猜你喜欢

馆藏大赛案例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1991—2005年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量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