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19-11-05李海燕

科技视界 2019年28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课程思政

李海燕

【摘 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文化作为切入点,从树立文化自信、树立正确价值观两方面着手,探索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对比;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8-010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8.046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o adhere to high moral values establishment and people cultivation as well as the strength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aking cultur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urse for English majors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two aspects: establish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building up correct values, aiming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channel func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educating people.

【Key words】Intercultural; Cultural contras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0 引言

课程思政是指大学所有专业课程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1]是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活动。2017年12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的实施,既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对于当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校英语教学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课程育人的职责尤其重大。因此,将思政理念引入其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新时代赋予高校英语专业建设巨大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及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促使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强调“知识与技能”转变为“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具有多元文化认同感,能以开放的态度、批判的思想和包容的胸襟对待多元文化现象;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3]在此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务之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将文化学习作为英语专业“课堂思政”的切入点,符合总书记提出的“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4]

课程思政教学建设,要求每一门课程都应根据自身专业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育人”与专业知识学习巧妙融合。《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要求学生既具备一定的母语文化背景,又要了解英语文化背景。该课程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国学知识的积累,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培养中国情怀;另一方面可帮助其把握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性、丰富性、复杂性,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国际视野。由此可见,以文化为契机,将立德树人引入《跨文化交际》课程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英语专业建设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要求。

2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思路

笔者所使用教材为《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许力生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涉及全球化交际问题、文化与交际、各类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跨文化适应、跨文化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在《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探索过程中,笔者将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资料相结合,从文化对比着眼,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学习中。

2.1 传播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 “根”与“魂”,培养中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使学生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4]

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下,紧扣《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凸显素材中的中华文化内涵。如教材的第三单元 “Cultural Diversity(文化多元性)”一章,阐释了儒家学说精髓。教师紧扣这一主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能动性,探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民族根源及思想内涵。在课下深入查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料后,学生們纷纷进行英文报告展示,互相学习分享,从古典诗词、国学经典名句、文化习俗、地理环境等多种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中华文化独特的气度、智慧、意韵,让学生们深深为之沉醉;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团结奋进,让学生们精神为之振奋,从而激发出内心强大的爱国情怀及文化自信。

2.2 跨文化对比,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既要了解中国自身,又要开拓视野,积极认识外部世界。“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有及时、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4]《跨文化交际》课程涉及众多西方文化及思想,更应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大力发挥课程育人功能。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将价值观学习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及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通过开展“英文讲中华传统故事”、“一带一路文化介绍”、“跨文化交际情景表演”等一系列学生实践活动,提升其跨文化意识及政治思想觉悟。此外,学生们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系列汇报”课题研究,课题内容包括:中西服饰文化对比、中西食文化对比、中西茶文化对比、中西酒文化对比、中西传统节日文化对比、中西思维方式对比、中西建筑文化对比、中西民族性格对比等主题。各小组通过深入查阅资料与归纳整理,从人与自然、人际关系、动与静、人生态度、天性观、时间取向等各方面进行深度跨文化对比,并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在此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一方面可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及体制,提升政治思想觉悟,另一方面可感受到不同文化视角差异,学会批判性地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学生们既加深了国学知识的积累,也进一步掌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内核。同时,学生们开拓了眼界,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更为客观全面,能够明辨是非,更理性地看待西方文化与西方制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同时,各小组成员在课题研究及展示过程中,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协作能力得到增强,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 结语

《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语言不仅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外国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媒介向世界展示中国悠久绚烂的民族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更为客观、理性地认识外部世界。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增强思政意识,优化课程设置,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只有通过“思政元素”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文化,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中国情怀,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李建波.推行课程思政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N].河南日报,2019-08-09(010).

[2]杜刚跃,孙瑞娟.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4):122-126.

[3]蒋洪新.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456-462.

[4]《人民日報》评论员.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七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J].当代广西,2013(17):8.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课程思政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