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研究

2019-11-05张杰

科技视界 2019年28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

张杰

【摘 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建立不应仅拘泥于各高校以及内部各专业的各自为战,也不应仅存在于理论模型或项目书的设计层面,而要综合地方政府、社会资源、学校专业资源三方力量,构建“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人才培养;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8-006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8.027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echan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not be confined to the separate battles of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internal specialties,nor should it only exist at the design level of theoretical models or project books.Instead,it should integrate the three forces of local government,social resources and professional resources of schools to construct a "trinity" training mode.

【Key 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echanism for college students;Talents training;Trinity

0 前言

自2002年教育部进行高校创新创業人才教育试点以来,国内众多高校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及实践。但十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战略目标,强调要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等领域培养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地区发展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需要依靠不断地创新和人才。新的形势为我国高校的人才,尤其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大体归类如下。

1.1 高校创新创业体系尚未健全,合作意识薄弱

多数高校内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没有形成成熟的机制,还存在各专业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情况。这就很难集中学校的专业集群优势,故也很难形成合力。其中,既有学校管理层面的问题,也有相关院系和指导老师的思想认识问题。

1.2 项目脱离区域经济实际和发展需求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多数还是着眼于当地经济的传统产业模式,不能及时赶上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的经济发展趋势,这就使很多项目只是对已存商务项目的修修补补,而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形势下,创新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要更新理念,以创新促创业,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1.3 创新创业资源无法充分利用

由于资金和相关政策所限,很多不错的项目不能进行商业转化,无法利用现有的政府提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和政策红利,进而只能使项目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仅仅为了比赛而开发项目,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很多优秀项目的无果而终。

1.4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创新创业项目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开发项目时,经常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而使很多项目有心无力,难以为继。同时,因为项目开发需要占用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而在创新项目的学分认可和互认方面又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1.5 信息沟通不充分

由于信息来源不足,和咨询缺失,创新创业团队在进行项目策划时,不能很好地了解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也缺少商业操作实际经验,而在学校中,这一方面又很难得到补充,导致很多项目华而不实,不符合实际的经济情况。

2 “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模型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对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依据本校所在地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同时结合笔者在过去五年中自己创新创业和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经验教训,笔者尝试建构了“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模式。

2.1 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实际,筹划创新创业项目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首要前提是科学合理的立项。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趋势下,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要与当地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2.2 根据项目整合校内资源,打造跨学科团队

在策划好项目以后,对项目进行专业模块剖析,将其细化为不同的专业区域,并根据专业需要,吸纳不同专业的学生加入。此时,需要打破院系和专业障碍,在学校相关创新创业服务部门的协调下进行资源整合,打造跨学科团队,发挥专业群的优势。

2.3 借助社会资源和机构,提高项目的实用性

为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项目团队必须走出学校,面向社会,通过校企联合会、行业商会或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等机构组织,对所立项目进行专业咨询和可行性调查。

2.4 通过比赛完善项目,实现创新向创业的转化

在创新创业项目成型后,参加国内的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认真学习经验丰富的评委老师的指导意见,以及同类项目的长处,找出项目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2.5 借力当地政府企业资源,实现项目的商业转化

对项目成功地进行商业转化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根本目的。但是在项目进行商业转化时,最核心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和商业平台问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加以解决:一、凭借政府打造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创业平台,依赖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进行独立创业或团队创业;二、进行校企合作,以项目入股,利用企业的资金,丰富的商业资源和成熟的产业链,进行强强联合。

3 “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实践反思

自去年提出该构想以来,笔者就积极利用学校的条件和当地资源进行了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发了创新创业项目“保家小卫士”,并参加了“全國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现就该项目从立项、完善、参赛到推广等整个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为兄弟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借鉴。

3.1 学校资源整合方面

为有效整合学校各专业和人才资源,笔者所在的学校由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倡议,团委牵头,成了创新创业协同中心,并在计算机、商务英语、管理学、社会学等专业指定了联络员,以便各专业在项目设计时更方便地进行沟通。由学校相关部门主导的协同中心,对于校内资源和人才的整合至关重要,不仅便于指导教师间进行交流、学生跨专业合作,还能有效地实现资源设备共享,从而形成团队优势。

3.2 项目立项研究方面

在项目立项过程中,笔者所在团队首先对经济社会形势和政策进行了充分了解,针对老龄化问题和老人、未成年子女看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咨询了社会学、管理学、计算机专业教师,意图开发一款集老人、儿童出行跟踪定位、智能门锁等功能于一体的软件,并由各位专业教师讨论论证了项目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可行性,确保科学立项。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既要充分了解和研究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又要植根于自身的专业所长,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从而保证了项目的实用性和可转化性。

3.3 社会资源利用方面

学校团委积极与当地的大学生创业园联系,争取到免费的项目孵化场所和条件,为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和后期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就笔者所在城市而言,当地政府提供了非常优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资源和平台。创新创业机制的建立必须要充分纳入并利用当地政府提供的辅助资源和平台。

3.4 项目优化方面

在“保家小卫士”项目成型后,团队在团委协同中心的支持下,邀请相关专业的校内专家和评委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查缺补漏,以求完善,从而使项目以更优的质量接受比赛的检验。任何项目的成功都要经过多方面,相关专业专家的论证和修改,才能使得项目质量过硬,接受考验。

3.5 项目转化和推广方面

在项目完成,并顺利参加全国比赛后,团队通过两种渠道对项目进行和社会推广。一是在团委备案,通过学校的校友办公室向校友进行推介;二是通过大学生创业园,借助其项目信息平台推向社会。目前,已与两家企业进行了接洽。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能只停留在立项和开发层面,还要着眼于更长远的打算,努力实现项目的社会对接和商业转化。

4 结语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不仅践行了人才培养的使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储备,更好地实现高校服务地方的责任,还能把学校里的专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是我国高校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合理地整合社会、政府和学校三方资源,实现创新创业机制的群体优势是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基础。笔者所践行的“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也希望为兄弟院校的创新创业机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黄少安.新旧动能转换与山东经济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7,9:101-108.

[2]熊毅,杜朝运.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J].开放导报,2016,12:61-65.

[3]张秀娥,马天女.国外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做法和启示[J].经济纵横,2016,10:98-101.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