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需求调查及伦理分析*

2019-11-05韩冬芳何依情罗花南李小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喉癌程度问卷

韩冬芳,杨 慧,何依情,罗花南,李小妹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61,1423465412@qq.com;2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陕西 西安 710004;3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陕西 西安 710061)

喉癌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11%~22%[1],在呼吸系统肿瘤发病率中位列第二位[2]。喉癌的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2]。但喉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吞咽、呼吸、言语等,喉切除术会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的健康状况[3],影响其生理、心理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当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与最佳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差距,需求便产生了。喉癌术后患者的需求情况如何?文献[4-5]中除了对患者健康知识、人文关怀及护理服务的需求等有报道外,鲜有采用规范化的量化评价措施联合深度访谈的措施研究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的喉癌术后患者全面需求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西安地区喉癌喉切除术后患者围手术期需求重要程度及需求满足程度的现况,以期为更具有人文关怀的临床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西安三家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的喉癌行喉切除术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样本纳入标准:①住院患者,年龄20岁以上,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喉鳞状细胞癌;②患者行全喉或喉部分切除及气管切开术;③意识清楚,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④知晓自己疾病诊断,无严重的视听障碍;⑤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研究。样本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心、脑、肾合并症或并发症者;②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③二次或以上行喉切除手术的患者。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包括2份调查表、1份自评问卷和1份访谈提纲,即喉癌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喉癌手术患者需求自评问卷、喉癌行喉切除术患者需求重要程度及满足程度访谈提纲。

喉癌手术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通过查阅文献[6]并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自行编制。问卷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家庭社会支持等7个条目。

喉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调查表。包括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术前是否放疗或化疗等共4个条目组成。

喉癌患者需求自评问卷。本研究所使用的喉癌患者需求自评问卷是本课题组成员在李敏捷等[7]研制的乳腺癌患者需求自评问卷的基础上,经过1位乳腺癌患者需求自评问卷课题组专家、2位耳鼻喉护理专家及1位耳鼻喉医疗专家参照相关文献[8-10],删除乳腺癌疾病相关的需求内容,保留癌症患者共性需求内容,并增加喉癌手术患者需求相关内容编制而成。修改后的问卷经过预试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需求重要程度及满足程度访谈提纲包括:“您觉得住院后的身体怎样?和住院之前有什么变化吗?住院后心情怎么样?手术前后有碰到什么问题吗?如何解决?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

1.3 资料收集

本研究问卷资料收集时间在术前1日至术后14日,共发放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为96.2%。

访谈资料收集在患者围手术期,围绕访谈提纲,采取半结构式、面对面的深度访谈,让患者尽可能多表达,发音有困难的患者可以通过手势、书写来沟通,现场用录音笔进行录音并记录笔记。适当地追问有价值的回答,来获得较为完整的信息。每次访谈时间为15~30分钟,结束后24小时内将患者描述的信息、访谈者的书写笔记、录音内容及转录为电子稿,及时将患者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防止丢失、遗漏,同时还可以在记录中发现问题,下次访谈时加以改进。反复阅读所有访谈记录,对访谈信息进行逐句、逐行分析、归纳。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处理所有数据。喉癌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统计描述,用(均数±标准差)方式表示患者的需求现状。

2 结果

2.1 喉癌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资料

126例喉癌手术患者,其中男120例(95.2%),女6例(4.8%);年龄34~78岁(平均56.3±19.1岁);1例离婚(0.8%),2例未婚(1.6%),2例丧偶(1.6%),121例(96.0%)爱人健在;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1例(24.6%),初中67例(53.2%),小学及以下28例(22.2%);有工作者57例(45.2%),退休或无工作者69例(54.8%);69例(54.8%)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000~3000元;53例(42.1%)居住地为城镇;未患其他慢性病者59例(46.8%);无宗教信仰者113例(89.7%);79例(62.7%)患者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45例(35.7%)行喉全切除术,81例(64.3%)行喉部分切除术。

2.2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需求重要程度及满足程度得分情况

喉癌患者在围手术期总需求重要程度得分均分为(4.50±0.95)分,且需求各维度得分不同,生理需求重要程度得分最高,后面依次为信息需求、康复需求、尊重/自尊需求,而心理/精神需求得分最低;喉癌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需求满足程度得分均值为(3.69±0.95)分,需求满足程度各维度得分中尊重/自尊需求满足程度得分最高,其次为信息需求、生理需求和心理/精神需求,而康复需求满足程度得分最低(具体见表1)。

表1 西安地区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总需求

2.3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患者需求及满足体验

通过对患者提供信息进行逐字逐句分析,研究者从喉切除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需求体验中归纳出四个主题:生理需求受限,如痰液增多、饮食问题、睡眠质量差等;精神、心理困扰,如自卑、内疚、烦躁等;社会退缩现象,如不愿见人、不愿与人交流等;康复知识缺乏,主要是对气管套管的护理、出院后的康复护理知识缺乏。总体来说,患者各项需求满足程度不高。

3 讨论

3.1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生理需求及满足对策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难以正常运转。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影响喉癌患者生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因素很多,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护理来进行干预。

手术切除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根据是否保留喉功能,分为喉部分切除术和喉全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改变了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患者的呼吸方式,使鼻腔的防尘、过滤、调湿、调温、作用丧失,导致患者痰液增多,继而影响患者睡眠质量。患者L1(喉部分切除)诉:“气管套管里全是痰,气喘不过来,睡也睡不着,只能坐着睡,坐得腰疼”;患者M1(喉部分切除)表示:“手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白天夜里都睡不着,差不多半个小时就要醒一次,平均每晚也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针对这种情况,术后可以抬高床头30°~45°,使患者头颈部位轻度前倾,以保持呼吸通畅,缓解伤口水肿;给予患者气道湿化,使患者呼吸道保持湿度和温度,减少痰痂的形成;患者术后3天内痰液比较多,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翻身和叩背促进排痰,并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吸痰;患者通过气管套管进行呼吸,保持气管套管的通畅及内套管清洁与消毒,套管口可用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防止进入异物。睡眠有困难的患者,适当使用镇静剂,给予患者安慰及疏导,帮助患者倾听舒缓的音乐等。吞咽障碍的患者,护士可教会患者康复锻炼的方法。锌制剂对味觉障碍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以建议患者使用。对行喉全切除术而造成失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告诉患者更多发音方式及途径,帮助患者恢复发音,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3.2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精神需求、尊重/自尊需求及满足对策

现代护理理念正向专业化、深入化的个性化护理发展,对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详细掌握患者的病情,还要分析患者的个性和心理状态,不仅要了解患者生理需求重要程度及满足程度,还要了解患者心理/精神需求、尊重/自尊需求重要程度及满足程度,及时发现患者的需求,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及指导。

手术治疗给喉癌患者带来如气促、痰液增多、频繁咳嗽、发音障碍、声嘶甚至失声、嗅觉及味觉减退、吞咽障碍、相貌改变等及气管套管带来的不舒适感、饮食困难、睡眠障碍等易使患者产生自卑、内疚、烦躁等诸多负性心理。如患者W1(喉部分切除)表示:“这东西(气管套管)装在身上,让人害怕。亲戚朋友来探视,都盯着这管子看。我这个样子,不想见人。”患者W5(喉全切除)表示:“我生病后,老伴和儿子过来陪我,经常要把管子拿下来洗干净再戴上去,她们白天晚上都休息不好,实在太辛苦。”患者Z1(喉全切除)表示:“做完手术后光想发脾气,还想摔东西,在床上躺不住,想下楼跑一圈。心里烦躁的很,心情糟糕得很!”

对于患者的不安情绪可指导患者采取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途径达到减缓作用[11]。护理人员可以选择乐观自信、性格开朗、术后恢复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向住院患者讲解他们的成功康复经验,给予住院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医院及科室可以给喉癌患者创建诸如有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参与的喉癌病友会、喉癌患者微信群等交流平台,针对患者的术前、术后、康复期的问题进行讲解或指导,同时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及疾病的护理及康复。

3.3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信息需求、康复需求及满足对策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医院给予常规化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不能满足患者信息需求及康复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信息需求满足程度得分(3.73±0.84);康复需求满足程度最低,得分(3.39±0.88),患者急需各方面的健康信息和医疗支持。如患者W4(喉全切除)及家属表示:“我们想知道这个病手术后怎么样护理和康复。希望护士和大夫给我们多说一点,这样我们心里就有底了。”患者K1表示:“我在网上查了一些康复的信息,说得很笼统,也看不懂。”患者L3希望“知道现阶段和后续阶段的治疗情况是什么样子的,以后饮食方面注意啥、咋样锻炼及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深入,患者住院时间逐渐缩短,出院后离开了医护人员的照顾和指导,他们面临诸多问题。有研究报道[12],喉癌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和各种功能评分在术后3个月内最差,各种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在术后3个月内达到高峰;术后6个月左右患者生活质量开始有所提高;中晚期喉癌术后患者需2年才能恢复到比较稳定的状态。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心理素质采取个性化的出院健康指导,为患者选择电子喉、食道发音等合适的交流方式;为患者制定合适的语言康复计划;鼓励患者出院后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等。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气管套管及造瘘口护理指导等各种注意事项图文并茂地呈现给患者及家属,以便患者和家属能够经常学习,提升照护能力。为患者提供长期有效的随访服务并开设咨询服务热线、建立护患交流微信群等,及时帮助和解决患者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加内心安全感。医院及科室定期举办讲座或宣传活动,普及喉癌的预防、治疗、康复知识。通过以上对策,使患者尽快适应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回归其家庭社会,从而提高术后的生存质量。

3.4 喉癌患者因手术期需求调查的伦理分析

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需求进行调查、深度访谈并分析,是对患者实施深层次人文关怀护理的基础,体现了医学伦理学的原则与核心思想,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人文关怀的基础与核心是患者,患者是一个有尊严、有情感、有思想的鲜活个体,面对疾病,他们的心理精神需求比普通人更多[13]。在临床护理中高度关注患者需求,运用专业的护理知识与技能,为患者提供优化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满足患者生理需求、心理/精神需求、尊重/自尊需求、信息需求及康复需求等,才能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让患者与护士的配合更紧密,同时也使患者学会对自身健康的管理。因此,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需求进行调查并分析,是对患者实施深层次人文关怀护理的基础,体现了医学伦理学的医学人道主义原则、尊重与自主原则、有利与无伤害原则、知情同意原则[14],也体现了医学伦理学的核心思想,符合医学伦理学的要求。

4 小结

喉癌手术患者的康复与围手术期需求满足情况密切相关,对喉癌患者围手术期需求进行调查与深度访谈,护理人员才能真正了解患者需求、为喉癌患者制定出符合需求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及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方案,防止患者发生窒息、造瘘口感染及大出血等并发症,并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护理与康复。本研究采用喉癌患者需求自评问卷联合深度访谈的方法,从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两个方面,较好地了解了西安地区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需求情况,为按照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体现了医学伦理学的原则与核心思想,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值得临床护理人员借鉴。

猜你喜欢

喉癌程度问卷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声音嘶哑久不愈 排查喉癌须牢记
喉癌的早期症状表现及治疗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丹酚酸B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