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院校公共艺术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9-11-04陈莉君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院校中职音乐

陈莉君

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并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72学时”,明确指出了音乐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中职院校的音乐课堂,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感知能力,更是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与时俱进、朝气个性的学生面貌的重任,是响应国家政策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中职院校开展的公共艺术音乐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不完善,因此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和重重考验。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公共艺术音乐教育课程设立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中职生的审美能力和内在修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音乐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的音乐课堂过于重视教授音乐技巧,强调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的教学目标没有结合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无法从根本上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容易使课堂氛围变得枯燥乏味,反而降低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二、授课形式略单一

在中职公共艺术音乐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采取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课,通常是教师先将教学内容和技巧讲授给学生听,并穿插着将音乐的演唱方式进行示范,然后学生跟随模仿,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在学习音乐时“依葫芦画瓢”,没有自身的感知、感悟和理解,对音乐知识理解不深入,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这样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授内容偏传统

绝大多数学生是喜爱音乐,也热衷听音乐的,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追根溯源,大多数学生认为音乐课本的歌曲陈旧过时,跟他们追求时尚新奇的流行音乐相差甚远,對于广大中职生来说,流行音乐才是个性的、时尚的、有趣的,这些恰恰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他们敏感好奇张扬的性格特征,另外,流行音乐节奏感强、旋律优美抒情,可以借歌抒情。而大多数音乐教师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在讲授音乐时,往往受到专业音乐教育思路的影响,注重讲解乐理,分析作品结构,传授演唱技巧,喜欢引用经典歌剧、艺术歌曲和传统音乐来引导学生进行聆听鉴赏,这样的结果往往以学生不满意、课堂纪律差、课堂效果差而告终。

四、教学资源不充足

一方面,有些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或专业的音乐设备供学生上公共艺术音乐教育课程,学生只能坐在普通教室内,通过多媒体设备投放的视频和课本内容来了解音乐艺术知识,有些中职院校目前仍然没有配备规范合适的教材,靠教师进行口头讲解,这样的学习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另一方面,在中职院校中,公共艺术音乐课的教师不仅数量少,而且师资水平大多是本科学历或以下,学校更是很少组织音乐教师的培训,仅靠教师个人的摸索或经验进行教学,没有建立系统的音乐资源库可供教师学习或参考,大多数的音乐教师更像是“单打独斗”“自力更生”,从长期发展来说,这样不利于促进音乐课堂的进步和创新,将严重制约学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

五、课程得不到重视

从学校层面来看,一方面,现阶段公共艺术音乐教育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仅作为一门辅助性的课程,其课程教学和课时安排具有随意性,课程内容没有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和系统化的体系。另一方面,虽然当今中职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还是更重视完成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完成教学任务,音乐教育的课程教研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或者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从学生角度来看,中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标准,绝大部分学生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学习,为了将来更好就业而加强专业学习,因此对艺术课程不屑一顾,这使音乐课程没有得到根本的重视。

中职院校公共艺术音乐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引起各院校领导和教师的足够重视,编写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的音乐教材,加大公共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设置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专业设备和专用教学场地,加大教研力度和组织力量扩展教学资源,配备专职音乐教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以确保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院校中职音乐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