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信息化教学比赛对中职课堂教学的影响

2019-11-04廖华丽吴丽郭春香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比赛中职信息化

廖华丽 吴丽 郭春香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主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已经无法满足培养面向信息社会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了,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各类信息化教学比赛在学校中普遍开展,以期对学校信息化教学产生推动作用。本文明确了信息化教学比赛促进课堂教学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些障碍,提出了可以通过信息化比赛制度的完善、学校的统一规划和激励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等方面,真正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一、传统职业教育的弊端

目前,国内从小学至大学(本科阶段)普遍采取“讲授——接收”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流程一般为: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内听和记笔记,课后借助作业的练习进一步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在传统教育方式下,教师是知识的输出端,学生是知识的接收端,知识从输出端到接收端方向单一,方式单一。而且因为传统课堂的限制性,教师与学生是相对固定的关系,学生对知识输出端的选择机会极小。总的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视同仁”:传统教学模式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无法达到因材施教。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是将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标准化,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灌输给每个学生,不能达到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对于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一定是因材施教。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个教师要教几十名乃至上百名学生,任课教师无法兼顾那么多学生,所以想要达到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实现个性化学习是很难的。但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大数据反馈,能及时、轻易、充分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为课堂因材施教提供了便利,提供了可能。

2.“闷头学零交流”:中职课程(基础课、专业课)比较多,每门课程每星期多则三次课,少则一次课,或者两周一次课。这样学生和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就会很少,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就会比较差,导致传统教学模式下“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缺乏学生和教师间的信息交换。而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保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随时随地的交流,保证教师对学生提供的信息和问题反馈及时,有利于强化学习。

3.“不爱学习爱手机”:中职生很大部分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基础差,普遍对学习这件事情有抵触心理,喜欢沉浸在手机网络世界里。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于自制力差、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相对缺乏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而信息化教学依附于学生喜欢的生活方式,采用网络信息技术,电脑、手机来学习,当这些很潮的元素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发生美好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习的依从性。让学生尽可能地在个性化、主动学、创新环境下得到探索性的培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开始学习变得不再困难。

4.“被动灌输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会讲授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单纯的知识储存。但是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基于项目或者任务进行教学,教学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工作场景当中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更有目标,也能及时感受到学有所用,这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正反馈效应。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已经成为面向信息社会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信息化比赛作为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契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信息化教学比赛促进课堂教学信息化进程的障碍分析

随着各地教师信息化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比赛中来,有的是因为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有的是因为领导安排,也有的是想以比赛为契机,提升个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的职业生涯。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最终教师通过整个信息化比赛的过程,得到了个人能力展示的机会以及个人能力的持续不断提升,同时,教师信息化教学比赛成绩也是学校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对学校的声誉具有非常好的正面宣传作用。但是,随着比赛连续不断的举办,参赛教师作品越来越精良,我们发现信息化教学比赛反而像是一场走秀表演,信息化教学并没有在现实教育中落地生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参赛作品本身就没有基于真实课堂。有的学校为了荣誉,有时候会将参赛作品的部分设计外包给企业,例如让企业参与共同组织课堂,对视频或者ppt进行剪辑升级,但是这种合作形式不可能延续到现实课堂,真实的教学组织更多的是教师个人以及课程组合作完成,这样就导致现实课堂和信息化比赛出现了脱节。

2.信息化比赛制度不完善。很多信息化比赛的课堂都是半真半假,一半真实的课堂,一半是设想和摆拍。比赛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现在很多比赛都要求提交不少于十分钟的课堂实录视频,但其实很多课堂实录视频都是提前演练好几遍再拍摄的,加上课堂实录视频在一些比赛中默认只是辅助材料,只要有就行,评分中占比几乎为零,更是助长了这种不真实课堂走向赛场。

3.参赛教师固化。信息化教学比赛没有形成一种趋势或者一股力量,目前它基本上只是少数年轻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其实,信息化教学比赛对教师个人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个人的成长也能让他所教授的学生受益,但是由于参赛教师固化,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年轻新进教师,而且每个学校参赛教师来来回回就那几个。一个教师能影响的学生和课堂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导致信息化教学比赛对整个中职教育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

4.激励機制不完善。信息化教学比赛能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看到彼此之间的差距,开拓学校领导层的视野,使得学校教学硬件得到改善升级,例如智慧课堂、电子黑板等等都在不断走进各中职学校。但是,让组织者和领导者头疼的是,很多教师墨守成规,觉得用ppt就够了,不愿意尝试新事物。现在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全国各地快马加鞭地建设了很多教学资源库,但是由于赶进度,激励机制不完善,很多视频资源质量不高,真正利用各种视频资源进行教学的更少。究其缘由,就是用不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教师个人职业而言,并没有差别,但却要付出成倍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想要将比赛的积极影响延伸到真实课堂极其困难。

三、利用信息化比赛推动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任何事物的改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想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比赛这个推手变革使用了几十年、被大家熟悉和熟知的传统教育模式,肯定困难重重,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一些专业中信息化教学初见成效。例如有些学校的教学硬件得到了改善、有些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组织课堂、有些医学教学利用VR或者AR进行情景式教学或者沉浸式教学,等等。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比赛的作用,将信息化教学比赛的精神和内涵更为广泛地延伸到真实课堂,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着手。

1.信息化教学比赛制度的优化:完善的比赛制度,在引导教师理念、技术、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能直接带动课堂教学的变革。在大众意识里,年轻教师时间充裕、对信息技术应用得心应手,所以学校总是将比赛名额分给年轻教师,从而導致对一个教师的过度开发,信息化比赛的影响范围严重受阻。为此,可以规定上一年获得此项比赛一等奖的,不能再参加下一届的同一比赛;一个作品至少有两个或者三个人共同合作完成,或者对合作完成的作品在评分时给予更多的倾向。这样能促进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信息化教学比赛中来,将比赛的精神和内涵带入到更广泛的教学活动中。

2.学校对真实信息化教学模式设置有吸引力的奖励:在信息化比赛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通过比赛成绩可以得到该有的奖励,为了鼓励和引导教师将信息化比赛的精神和技术真正应用到实际课堂中,也需要对现实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教师给予必要的有吸引力的奖励,例如给予经费、证书、课时补贴,荣誉、申报课题等等,纳入职称评定等支撑材料,以及学校绩效收入的标准。

3.以参赛教师为榜样、学校统筹规划:信息化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师熟知的ppt式单一教学方式而言,教师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多得多,而中职教师基本上都是兼任班主任,管理中职生已属不易,如果要教师自己单独将信息化教学变成教学常态,在实践中将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学校这个纽带,把各种力量团结利用起来,以参赛教师为榜样,带领大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例如借助校企合作,通过逐步开展校企合作,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校企合作教材,以项目或者案例的形式展开教学;没有办法进行校企合作的,可以组建校内教学团队进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化教学及其推广使用。例如可以以教研室或者课程组为单位,通过团队的形式,集体备课,任务分派,资源共享,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教学,这样就可以避免每个老师为每节课设置信息化教学而消费大量时间,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可行。

4.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强制执行。国家政策的引导,可以为信息化教学模式常态化提供有力保障。例如芬兰赫尔辛基教育局,在2016年11月14日,正式下发通知,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之前,正式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程式教育,转而采取试剂场景主题教学。通过国家政策的压力,引导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克服大家原有的习惯和惰性,真正将信息化落实到课堂。信息化比赛只是一个契机、一个风向标,信息化教学的落地需要国家的引导和强制执行作为保证。

相信通过信息化比赛制度的完善、学校的统一规划和激励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信息化比赛会越来越向真实课堂靠近,从而真正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终身教育、优化教育治理,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比赛中职信息化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选美比赛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比赛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