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

2019-11-04尚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支原体红细胞淋巴细胞

尚燕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咽痛等,是一种由于支原体侵袭而致的感染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变化可能使患儿出现心脑血管等疾病并发症,使患儿的健康成长与正常身体发育受到极大地影响[1-2]。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的免疫系统功能发生变化,该变化情况对于指示支原体感染肺炎的治疗效果有着重大的意义[3],因而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有助于进行病情治疗。本文通过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并进行分析比对,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4例,女46例;年龄3~11.5岁,平均(7.39±1.56)岁;患病时间1~6 d,平均(2.56±1.01)d。同期选取我院健康检查儿童9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4例,女46例;年龄3.5~11岁,平均(7.83±1.21)岁。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儿科学》[4]中的临床相关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2)年龄3~12岁;(3)儿童监护人均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伴随免疫缺陷性疾病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

1.5 检测方法与观察指标 晨起空腹采集两组儿童的外周静脉血5 mL,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与BS-220型迈瑞Mindray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儿童IgG、IgM、IgA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含量;使用郭峰法检测两组儿童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免疫黏附抑制分子、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免疫黏附促进因子的红细胞免疫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CytoFLEX)检测两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at=2.95,3.74,P<0.05。

表1结果表明,两组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g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儿童红细胞免疫情况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儿童红细胞免疫情况变化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t=9.90,15.04,8.28,7.90,P<0.05。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RBC-ICR、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BC-C3bR显著低于对照组,免疫黏附抑制分子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外周血T淋巴血细胞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外周血T淋巴血细胞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t=2.07,2.20,2.01,2.98,P<0.05。

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CD3+、CD4+、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小儿的身体功能较差,各方面发育尚未完全,使得小儿常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而患呼吸道疾病,患儿肺部因支原体感染后机体免疫水平发生变化,血清免疫球、红细胞免疫及外周T淋巴细胞为小儿机体免疫方面的重要指示标准[5-7]。

IgG、IgM、IgA为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之一,IgG在机体抗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再次应答的主要抗体,IgM为抗感染最先产生的抗体,具有促吞噬的作用,IgA为机体黏膜防御中发挥作用的抗体之一[8-9]。在本研究中,观察组IgM较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gA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在于检测机体血清免疫水平时间为疾病早期,使得患儿机体表现IgM较对照组高而IgG与对照组无差异,患儿机体免疫力功能可能较低,使得IgA表现为较对照组水平较低。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RBC-ICR、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BC-C3bR、免疫黏附抑制分子代表了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强弱的情况,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情况越低则RBC-ICR、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BC-C3bR、免疫黏附抑制分子与健康儿童的水平差异越大[10]。观察组RBC-ICR、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BC-C3bR较对照组对应值低,免疫黏附抑制分子较对照组对应值高,表明患儿的红细胞免疫状况较健康儿童的状况较差,可能是因为患儿机体免疫紊乱使得红细胞免疫状态受到影响,此外有研究表明,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的血锌含量对红细胞免疫状态有一定的影响,有可能患儿体内血锌的缺乏对患儿红细胞免疫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11]。CD3+为成熟T淋巴细胞代表,CD4+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代表可使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防御免疫应答作用更为良好,CD8+可释放淋巴毒素等使靶细胞灭亡的物质为表面毒性T细胞代表,CD4+/CD8+为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其比值变化情况可提示免疫功能情况变化[12-13]。观察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低,而CD8+较对照组高,表明了观察组患儿的免疫功能较对照组儿童较差,可能是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使得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受到刺激,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出现损伤情况。而在徐颖等[14]研究中则指出,血清MMP-9和MMP-9 mRNA对于评估患儿病情具有积极意义;确定了炎性因子参与了患儿的发病过程。这也为免疫指标在该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综上,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免疫T淋巴细胞可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免疫功能下降情况,从而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支原体红细胞淋巴细胞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