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的全媒体转型思路、创新与误区

2019-11-03郭鑫

对外传播 2019年9期
关键词:分社新华社澳门

郭鑫

伴随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革命性变化,传统媒体(通讯社、纸媒、广电)向全媒体转型成为必由之路。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文字、图片、音视频、互联网、客户端等全媒体资源要素,在媒体转型方面具有先天的平台优势和人力、资本、技术积累,如何将这些资源要素有机聚合,关系到在新一轮传媒竞争中能否继续保持权威性和行业领先地位。

本文借新华社澳门分社近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尝试全媒体传播的案例,提炼一些实践创新的思路、举措,并归纳几类在新闻内容采集端可供避免的弯路、误区,希望对新华社正在进行的全媒体转型实践作些微薄的助益,并求教于同事和方家,以资在新闻实务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一、转型思路: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

从业态发展看,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正经历一个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过渡的阶段。顾名思义,所谓“物理反应”,即试图将文字、图片、音视频、多媒体等各种发稿类型、线路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物理叠加,以整合成为全媒体的模式。这在受众每日接收的资讯信息中已经常态化,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平台,文图视频叠加展现是构成新闻产品的基本要素。

所谓“化学反应”,是指多种媒体形式实现有机融合的全媒体传播形式,这里将“融媒”视为一种新的内容生产工具,新的制作手段。各内容采集端无缝链接,没有媒介类型的明显区分(当然采编人员单体各有特长),根据内容、受众口味和大数据的反馈来有机构筑全媒体产品。

应该说,新华社的全媒体产品要素已经具备,但如同世界各大主流媒体一样,向全媒体转型的“化学反应”仍未完成。从部门构架看,虽然有总编室、新媒体中心等机构统领,但内容生产流程中各部门、各分社业务领域仍相对分割独立。在新闻产品生产方面,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统发稿线路泾渭分明,“融媒”产品数量质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笔者认为,新华社新采编系统、多媒体供稿平台、各大(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账号,同时建立类似“中央厨房”式的“融媒”部门,已经从供、需两端为新华社从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产生“化学反应”奠定了牢固的技术基础,未来在全媒体新闻产品生产方面大有可为。这里谨提出三点浅见:

第一,在全媒体内容生产中,各部门、各发稿线路须摆脱各自为战的状态,强化“融媒”意识。加强培训,培养新闻采编人员的全媒体协同联动能力。新华社内容生产的中坚力量是一批老记者、老编辑,而这批人大多是体验过传统媒体“黄金年代”的,对他们来说不仅是改变内容生产流程,更多的是要进行意识、技术的改造。

第二,继续在供、需两端完善全媒体平台,方便采编人员内容生产和用户采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毋须讳言,新华社在新闻产品供需平台建设方面已经走在主流媒体前列,有人才、技术领域的先天优势,也有领军中央媒体改革创新责任,在此方面理应当仁不让。

第三,容纳最新传播科技,创新全媒生产模式。近年来新华社在运用最新传播科技方面成绩突出。未来仍须利用5G网络、虚拟现实、人工智能(AI)等最新科技成果,创造可视化表达,挖掘大数据新闻、优化短视频制作,给新华社全媒体内容生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二、“重”“轻”兼容:新华社澳门分社的全媒体尝试

新华社这艘传媒巨舰在向全媒体努力转型,载于其上的小舢板们也不能有丝毫懈怠。转型可以从局部突破,澳门分社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此笔者分别从重大议题设置和软性新闻策划两个方面列举全媒体实践案例,既有“硬新闻”,亦有“轻应用”:

1.港珠澳大桥通车:重大议题设置的全媒体应用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作为港珠澳大桥重要节点,澳门口岸的启用和开通亦备受瞩目。为做好这一重大节点新闻的全媒体报道,澳门分社投入大量人力,通过文字(消息、特写)、图片、音视频多个窗口,在传统发稿线路、客户端、手机直播等全媒体平台,全方位记录和展示澳门口岸和大桥澳门段的风采和开通盛况。在新华社客户端和海外社交媒体平台,配合澳门口岸正式通车,摄影和摄像记者蹲守在通关闸口一侧,等待第一辆车辆过境瞬间。同时,无人机升空,视频直播记者实时记录这一历史时刻,澳门分社历史上首次实现多媒体联动报道。记者还登上跨境巴士首班车,随时播放和记录巴士行进在大桥上的场景,静态动态报道充分结合。在受众端,既可以参与视频直播互动,也可以点阅图片,并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类型文章作深浅阅读。

从事后反馈和点击量来看,大桥澳门口岸开通的全媒体报道十分成功。总结经验,首先是做好全员统筹,提前做好文字摄影和视频直播分工,统一提供素材,构成小小的“中央厨房”,统一向后方提供新闻素材。

2.澳门“非遗”系列:全媒体的“轻应用”

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澳门分社在今年3月份启动了对14种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媒体报道,这个软性新闻策划既是为回归报道进行预热,也是对全媒体内容生产的一次摸索和练兵。

“轻阅读”“轻应用”是当下新闻传播领域热词,“轻”既包含轻松、轻快的含义,也有便携、速食的意思,是除内容上重大议题设置、形式上“深阅读”之外的全媒体时代的重要面向。在澳门“非遗”报道中,分社大量运用文、图、视频结合,力图突出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故事性、趣味性,文字力图细腻,图片突出细节,视频尽可能制作得短小精致。因此虽然每次采访、录制、写作、制片、融合的过程均用时不菲,调动不小的资源,耗費相当大的精力,但最终成品基本上可以满足年轻族群对“轻阅读”的需求,是全媒体时代“轻应用”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范例。

三、内容生产中需规避的误区

现代综合性媒体拥有强大的新闻采编队伍、传播技术平台、丰富的新闻产品、多元的供稿线路和发布平台,全媒体转型的优势已勿需赘言,但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仍需避免走入弯路、误区。在此,笔者谨结合工作实际,从新闻采编人员的视角出发,对“融媒”内容生产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提供几点建议:

1.全媒体产品宜细宜精,忌粗放应付。在便携式接收工具已经普及、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新华社遇到的同业竞争,尤其是新媒体的竞争十分激烈。同样的新闻事件或报道对象,除传统媒体同行,新闻发布平台如网站、两微一端甚至自媒体平台的再包装、再制作,同样给我们的新闻产品传播带来传播压力。因此,我们的全媒体产品生产在追求时效的同时,务必朝更精细化的方向迈进,切忌粗放式的制作和发布,导致无谓的采编资源浪费和受众的排斥。我们的全媒体新闻产品,需要进一步在细节上下功夫,结合多元传播形态,不断提升用户的新闻体验,这样才能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2.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忌相互干扰。在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无论是文字、摄影、音视频还是网络信息采集方面的人员,与负责发稿平台、内容提供平台等技术方面的人员,难免会受到内部架构调整带来的冲击。懂新闻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新闻,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多方协作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给新闻产品生产带来负面影响。从新闻采集端的角度看,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是当下最稳妥的办法。

3.采集端与发布端做好沟通衔接,忌前后方脱节。新华社严格实行采编分离,高度重视发稿安全,在全媒竞争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但也要重视统筹,切忌采集端和发布端发生脱节。如果因为沟通和衔接环节不畅,导致不必要的新闻产品质量下降,与最初的设想产生落差,就非常可惜了。在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的全媒体报道时,后方发布平台最好能够根据题材对前方内容采集端提出具体的素材要求,比如需要哪些镜头、画面质量、采访对象等,以便前方采集方按需提供。如果是前方采集端主动策划议题,如故事性较强的文化类、社会类题材,可事先主动与后方沟通,对报道方式、融媒类型提出意见,以更好地进行内容生产。

猜你喜欢

分社新华社澳门
学会秘书处参加CCS广州分社召开的辖区国内船设计质量研讨暨集中审图宣贯会
澳门回归日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法新社进入朝鲜
增强信用社分社管理力度,推动市区经济发展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
99澳门
新华社青年团分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