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德沃金无神论宗教的两种价值判断

2019-11-01汪小丽王文斌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6期
关键词:自然价值

汪小丽 王文斌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招标课题《“三期叠加”形势下新疆“去极端化”研究》(17XJKD0113)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德沃金在《没有上帝的宗教》中谈到“没有上帝,照样可以有宗教”。认为宗教包含两个核心价值判断,揭示生命在自然的和文化的两个层面上的内在价值,即生活的内在意义和自然的内在之美,从而构成一种彻底的宗教人生观的基本范式。它可以使我们超越人生的局限和虚无,从而生活的更有意义,万物均有内在的客观价值,令人敬畏,而人的生命既蕴涵着宇宙秩序,且富有存在意义。而这一切并不依赖于神的意志。

关键词:德沃金;宗教无神论;价值;自然

作者简介:汪小丽(1991-),女,新疆阿克苏人,新疆师范大学宗教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宗教事务管理;王文斌(1991-),男,新疆喀什人,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学。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2

宗教是一種博大精深、卓尔不群的世界观,信仰神只是这种深奥广博而独特的世界观的一种可能的表现形式或结果。无神论者也同样会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种信仰有关生活的内在意义和自然的内在之美。传统有神的宗教在其价值部分,给出了关乎人应该如何生活以及应该珍惜什么的信条,这些信条依赖于神的存在才有意义。宗教无神论者相信,人如何生活,以及每一个人都有的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推卸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以最好的方式生活的伦理责任。自然也不只是被抛入历史长河中的粒子,而是具有内在美与奇迹的存在,依靠物理学和宇宙哲学,而非神学来发现宇宙知识。但是关于对“生活意义”“自然之美”的宗教信仰超过科学所能解释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有神论和无神论虽然方式不同,但都是凭借信仰。

一、无神论宗教观

西方文化史上的无神论源远流长。古希腊的启蒙思想家们把自然界万物的生灭还原为物质本源的分合。泰勒斯笔下水构成的世间万物;阿纳克西曼德笔下的火能转变成任何物质;阿纳克西米尼认为万物是由气的凝练程度不同;毕达格拉斯眼中的世界是由一小块一小块的数目构成的,他们按照不同的排列构造成不同的物体。[1]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德谟克里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无神论思想家,都从自然本身说明自然,用人的理智代替神的意志。这种具有启蒙意义的自然哲学启发人们去探索认识自然、理解人生的心路。这当然也要归功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他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了更加可靠的落脚点,也给无神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罗纳德·M 德沃金在《没有上帝的宗教》一书中谈到“没有上帝,照样可以有宗教”。正如我们所知,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社会逐渐地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殖民与后殖民、现代化、全球化等一系列的重大变革,使理性代替了灵性的位置,科学和法律代替了宗教,世俗代替了神圣,神圣和世俗分为不同的两个场域。“没有上帝的宗教”就是要在这样自由主义者的宗教问题背景下来看,放在整个无神论传统中予以考虑。历史上的无神论一般都立足于理性和科学,反对传统宗教的精神束缚。

但无神论者有时并不是没有信仰,宇宙本身及其基本规律决定了发生的一切都属于自然的,而自然本身就足以成为崇拜的对象,从而成为某种信仰。当然,神的存在满足了很多人的愿望:或是对来世做出的祈祷,或就对自然灾害作出解释,或对重要的人求幸福平安、生活富足……人们相信是神让这个世界充满了价值和意义。这样一种由神支撑价值的观念预先假设了一种信念,即神所代表的价值是一种独立于神的存在。然而,不是教徒的人也会有这种信念。爱因斯坦说:“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从未否认这一点,而且都表达得很清楚。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结构的没有止境的敬仰。”爱因斯坦对自己信仰的定位,德沃金加以引用并说明“知道我们所无法理解的东西真实的存在着,并且体现出崇高的智慧与最灿烂的美。我们迟钝的感官仅能领会这种美的最原始形态。这种认识和感触,是宗教性的真挚信仰的核心。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在这个意义上,我和那些虔诚的信徒是一样的。”[2]

无神论者同样拥有信仰,他们的信仰和经历与信徒认为是宗教性的信仰和经历大体相似。尽管他们不相信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但他们还是相信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他们认为大峡谷不仅仅是引人注目的,更是令人赞叹的、诡异的奇妙;对广袤无垠,壮阔雄浑的沙漠充满感叹与敬畏,是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境界的品位;是对浩瀚宇宙最新发现的如痴如醉。这些感触表达的是一种信念,是他们所感知的力量和奇迹。所以,“无神论宗教”一词虽然异乎形成,但却并非自相矛盾,宗教并非是仅限于字面上的有神论。

二、德沃金的宗教人生观

(一)德沃金对宗教的解释

“宗教”也是一个解释性概念,承认宗教并不一定是对神的信仰。宗教人类学把宗教看成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宗教社会学以“神灵的存在”或“神秘的事物”之类的字眼定义宗教,把全部事物划分为“世俗的”和“神圣的”两大类;宗教心理学将宗教视为个体的人在孤独中的情感、行为和经验,是他们自身处于和神圣者的关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认识论角度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3]中国著名宗教学家吕大吉先生认为“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4]

德沃金认为宗教包含两个核心价值判断,揭示了生命在自然的和文化的两个层面上的内在价值。第一个判断认为人的生命具有客观意义与重要性。每个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要求他们尽量活得成功。第二个判断认为“自然”是崇高的、具有内在价值和奇迹。[5]这两点,即生活的内在意义和自然的内在之美,构成了一种彻底宗教人生观的基本范式。他们影响整个人格,渗透到人的阅历中,产生自豪、悔恨和震撼等各种情绪。威廉·詹姆斯说过:“如爱,如愤怒,如希望、报负、嫉妒,如其他每一种本能的渴望和冲动,宗教为生活增添了一种魔力,而这种魔力是不能用理性或逻辑从其他事物上推断出来的。”[6]德沃金对宗教进行的无神论解释,即一种宗教性的对待世界的态度,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二)生活的内在意义

宗教观最终需要信仰来支撑,无论科学、逻辑还是價值,最终都需要信仰支撑。有神论者由信仰神所持存的强烈、无限的敬畏感,基督宗教《旧约圣经》中有“敬畏耶和华”者“便有福”的说法(《诗篇》第112篇);依赖感、佛教视“四圣谛”“三法印”为唯一的人生正道,认为除此之外便不可能超越人生苦海,进入“涅槃境界”,所宣扬的也是一种宗教依赖感。费尔巴哈更强调指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7];神秘感,凡宗教情感都带有一定色彩的神秘感,印度宗教中有所谓“梵我无二”的说法,佛教中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说法,这些都说明宗教浓重的神秘感。[8]这种独特的经历,奥托将其称为“超自然的”。

德沃金将对价值的信仰也视为一种复杂、独特、感情化的“超自然”经历。例如科学家面对一种无法想象的广博和原子、粒子惊人的复杂构造时,他们会产生一种感情化的反应;行政人员和军队以人民利益至上为原则,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当选择牺牲和付出时,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参赛的运动员坚持锻炼身体,挥洒汗水和战胜懒惰,靠超人的毅力和完美的表现为国家争得荣誉,赢得奖牌,在颁奖台上唱着国歌,看着升起的国旗,满腔的爱国情感充溢心中。这些“超自然”的自我感受和经历,是对一种价值的信仰。不同于科学和逻辑,它完全依赖于人的想法或是对事物的反映,要我们负责任的不断反思我们的道德信念,这种对价值信仰的宗教观思考的是生活的内在意义。

(三)自然的内在之美

大自然有各种鬼斧神工式的美,浩瀚雄浑的沙漠、烟波浩渺的海洋、蒸蒸日上的日出,还有诗人笔下的雨巷、康桥。对于自然主义者来说,这些都是我们看到大自然景象的一种反应,是我们从中获取的感受和乐趣。从宗教态度的角度讲,这种美的感受来源于大自然固有的美。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说:“观察满布星斗的天空和一滴水中的显微生命,我们就会赞叹不止;研究运动物质中的奇妙作用,我们就会满怀敬畏之情;崇拜宇宙中无所不包的实体定律的价值,我们就会肃然起敬。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感情生活的组成部分,都与‘自然宗教的概念相符。[9]海克尔把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产生的美感说成是宗教感。爱因斯坦说:“宗教性的真正核心是欣赏宇宙耀眼的美,那种神秘是我们可以体验的极致之美。”[10]他把对科学美的美感称之为“宇宙宗教”情感。德沃金引用爱因斯坦的观点用以说明,大自然之美是一种非比寻常的宗教价值。我们能从中领会到这种美,在某种意义上是特殊的、令人费解的,这种对于美的信念本身并非科学。

以天体之美的宗教价值为例,有神论者认为是上帝谱写了这种美,他们也相信是上帝有意创造了沙漠、海洋、日出。但无神论者会用其他方式来解释这些事物被赋予的特殊魅力,是因为沙漠、海洋、日出的进化过程和它所创造的宇宙本身就是美的源泉。对于宇宙之美的宗教信仰超过了科学所能解释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宗教的两个分支——有神论和无神论倾向于统一,但二者都是凭借信仰,感知和认识宇宙的崇高之美并不依赖于上帝的存在。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对于信仰宇宙之美的无神论来说,这种精神愉悦来自于美,来自于信仰。

注释:

[1](英)伯兰特·罗素.学术经典:西方哲学简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3-84.

[2](美)罗纳德·M.德沃金.没有上帝的宗教[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

[4]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7.

[5](美)罗纳德·M.德沃金.没有上帝的宗教[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10.

[6]William James,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New York :Modern Library,1902),p.47.

[7]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振华、王大庆、刘磊译,北京:三联书店,1962.533.

[8]段德智.宗教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4.

[9]海克尔.宇宙之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0](美)罗纳德·M.德沃金.没有上帝的宗教[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39.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M.德沃金.没有上帝的宗教[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

[2](英)伯兰特·罗素.学术经典:西方哲学简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振华、王大庆、刘磊译,北京:三联书店,1962.

[6]段德智.宗教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海克尔.宇宙之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猜你喜欢

自然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