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有声的权力

2019-11-01杨婕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6期
关键词:奥威尔乔治话语

杨婕

摘  要: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动物庄园》利用动物寓言,揭示了统治阶级如何利用话语霸权实现对大众的控制、欺骗,以维护对统治阶级。奥威尔在这部小说中清晰地呈现了语言与权力共生的关系,也在揭露话语霸权背后罪恶行径的同时,用讽刺的手法下揭示了极权统治的面目,表达了他反对极权的政治思想。

关键词: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话语;权力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2

传统意义上,语言是一种媒介,但是进入20世纪后,理论家愈来愈意识到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不易察觉的关系,也逐渐发现语言对社会的介入作用,语言成为一种“权力的话语”。20世纪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曾经典的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在现代的话语概念的阐释下,体现出语言与权力之间的紧密关系——权力阶层如何运用使用权利的语言影响大众的思想,以维护自身现存的利益。

乔治·奥威尔童年的殖民生活背景和二战经历使他对“话语”的力量有深刻的认识。他是出生并成长在英属殖民地的英国人,他见证着英国凭借植入文明和使用暴力夺取殖民地话语霸权。后来,奥威尔怀着殖民热情进入缅甸作警察,可是当奥威尔暴力镇压缅甸人的反英情绪时,被殖民者的悲惨现状令奥威尔开始反思殖民的毒害性,他曾在《射象》里坦言:“那时我已认清帝国主义是桩邪恶的事……在这样的一个岗位上,你可以直接看到帝国主义的卑鄙肮脏。”这客观上表明他开始同情殖民地人民的遭遇,冷峻地反省帝国主义制度和殖民话语思想的弊端。1936年,曾以记者身份在参加西班牙的国内战争的奥威尔,起初只是想为战争撰写新闻,但是他后来因加入马统工党而卷入战争,苏联政治警察特务就在西班牙对马统工党发动的“大搜捕”,这场无异于苏联“大清洗”的劫难令奥威尔从此认清了苏联对西班牙极权统治的真面目,他的小说《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就见证了这段政治迫害、思想控制历史。此后,奥威尔说“从此我知道了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我在1936年以后写的每一篇严肃的作品都是指向极权主义和拥护民主社会主义的”[1]可以说,奥威尔清醒地认识到极权与专制的真相,他的创作的矛头指向了反对话语霸权的主题中去。

关于“话语霸权”的理论,葛兰西在他的实践哲学和领导权理论中得到过深入的探讨。在他看来,社会是一个各种权力争霸的系统,社会的霸权主要表现在国家机器和文化领导权或称话语霸权两方面。苏联在取得政权后呈现出控制文化霸权的姿态,这恰好从侧面印证了葛兰西的理论。但是,苏联极权统治的教训告诉我们:“有害的政治权力恶化了语言,恶劣的语言赋予政治以有害的权力。”[2]有学者说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企图揭露的“政治谎言”正是苏联的极权统治。奥威尔试着用“拿破仑”一步步登上王位的过程,来阐释限扩张的政治权力全面侵入思想领域夺取“话语霸权”的恶劣之处。

“尖嗓”是控制舆论的主要角色,在有些版本的翻译中,“尖嗓(squealer)”被译为“声响器”,他反复地出现在群众中,因此他扮演了媒体的角色。“拿破仑”的命令要通过“尖嗓”下达,就突出了“尖嗓”政治喉舌的地位。在对舆论的控制中,他多次讴歌“拿破仑”的功绩和辛劳,他大谈“拿破仑”的慈善心肠和他对其他各地的动物的热爱,还曾热泪盈眶的描述“拿破仑”对“拳师”的临终关怀,它将对统治者的景仰之情诉诸平民,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动物大众。他还多次用言语蒙骗底层动物,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比如,当动物们对苹果和牛奶的消失表示不平时,“尖嗓”指出猪们是脑力劳动者,食用苹果和牛奶是为了所有动物的利益,以此消解大家的不满情绪,客观上令大家认同统治者的思想;“尖嗓”通过捏造和夸张高产数字——“各种粮食有的增产百分之二百,有的增产百分之三百,或者增产百分之五百”[3],在虚假的数字作用下掩盖了真相的残酷,以便施加更多的辛苦工作。

宗教也隱约发挥了作用。摩西本是基督教中希伯来人的早期领袖,奥威尔在选择乌鸦名字时便隐含了特殊的宗教的象征意韵。文中“摩西”的两次出现都是一个吹嘘着“奶与蜜”,散播服从“琼斯”的闲话散布者。而当“摩西”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拿破仑”强权统治时期,“拿破仑”警惕“摩西”如同传教一般的舆论影响,于是以每天给“摩西”七分之一升啤酒作为补贴,收买“摩西”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一举动象征着宗教意识形态成了统治阶级控制的工具。

在文化的控制上,诗与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歌曲作为文化的形式,便于传播极权思想,成为保持极权主义思想的有力工具。《英格兰的牲畜》作为在造反时期的歌曲,在“拿破仑”的政权中已经失去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御用诗人小不点创作的大表忠心之曲:

动物庄园,动物庄园,我绝不会让你受伤!

曲词极力渗透着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后来创作的《拿破仑同志》更是无限夸赞领袖的智慧英明。“拿破仑”通过前后歌曲和诗的掌控,可以看出他对思想的统治力度加大,统治逐渐走向了极端个人崇拜。

在文化领导权的主体力量上,葛兰西十分强调有机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治理要通过知识分子缔造和传播文化观念与意义规则,发挥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域的“管家”作用。在动物农场建立初期扫盲班的学习中,只有猪能够非常熟练地阅读和书写,狗的阅读技能也掌握得很好,而其它动物除了驴之外都不能学会“D”以后的字母。所以显而易见,猪和狗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庄园中的有机知识分子,自然而然地控制了话语霸权。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与历史在知识分子掌握的话语权下成为了可以被肆意处置的对象。农庄里的其他动物因为缺少知识,所以读不懂墙上不断暗中更改的“七诫”,更使统治者们肆意篡改公约符合自己的利益。因为没有知识,所以普通动物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尖嗓”的煽动而极轻易地接受统治者的思想。

奥威尔谈到创作意图时曾表示,自己的写作是努力将政治写作变成艺术,“《动物农庄》是我在充分意识到自已在做什么的情况下努力把政治目的和艺术目的融为一体的第一部小说。”[4]。他善于用反讽丑化统治阶层夺取“话语霸权”的行为,讽刺极权统治的罪恶。他常对比的方法揭露话语的本质目的,达到嘲讽的目的。在动物们革命胜利之初,猪给动物庄园订立了“七诫”作为农场的法律,但是在“拿破仑”统治期间,这七条戒律却被一一打破。通过“七诫”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到民主构想变成了“拿破仑”的极权统治。“尖嗓”美化统治者的行为,遮掩极权统治,把“拳师”运送到屠马场换钱的真相被“尖嗓”说成“拿破仑”送去接受良好的治疗,清楚的读者能体会出其中搬弄是非的拙劣行为。奥威尔笔下的大众是统治阶层“愚民”政策的体现,侧面表现出极权统治的丑陋。当动物们看到墙壁上“七诫”的变化时,虽然心中存疑,但是却在“尖嗓”的洗脑中反而认为是自己的记忆出错,转而不再深究,最终在集体无意识下,他们成了极权统治者的愚民,巩固了极权的统治地位,让读者不禁唏嘘无知的荒诞,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读者能够感受到“猪”真实丑恶的嘴脸和为了掩盖真相、愚弄民众而做出的一套符合自身利益的说辞的低劣统治手段。

《动物庄园》作为一部政治寓言小说具有深刻的寓意,通过我们分析话语与权力的关系解构了小说中“拿破仑”的政治阴谋,揭露出统治者的利用话语玩弄民众的丑恶行径。 解读出奥威尔通过反讽的手法对极权统治的批判思想——批判以“猪”代表的统治者极权政治的黑暗,对以普通动物为代表的普通劳动人民的关怀同情。奥威尔凭着“一代人的冷竣良心”用舆论控制的极端状态警示世人反思社会现实,不要成为愚忠的臣民,而知识分子同样要保持社会的良心。正是奥威尔反对权威话语、彰显人文关怀,使他成为20世纪英国文坛的重要作家。

注释:

[1]董乐山编.《奥威尔文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 第95页

[2]冯亦代 《奥威尔传》[J].《读书》1992年第7期 第140页

[3][英]奥威尔(Orwell,G.)著;隗静秋译,《动物庄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9.6 第73页

[4][英] 乔治·奥威尔著;黄磊译《奥威尔经典文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0.04. 第7页

参考文献:

[1][英]奥威尔(Orwell,G.)著;隗静秋译,《动物庄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9.6.

[2][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姜丽,张跣译.《狱中札记》[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

[3]杨敏《穿越语言的透明性——<动物农场>中语言与权力之间关系的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

[4]李琛《语言与权力——基于小说<动物庄园>的文本视角》[J].《戏剧之家》.2018年第27期.总第291期.

猜你喜欢

奥威尔乔治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游乐场(上)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乔治·奥威尔最后的日子
乔治和他的斧子
孙仲旭:翻译奥威尔《一九八四》 曾两度落泪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