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胜任力模型为导向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9-10-30郭琳

大经贸 2019年8期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郭琳

【摘 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外贸环境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来源,为了解决外贸行业所遇到的发展瓶颈,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本文基于职业胜任力模型对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路径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 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

一、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宗旨在于满足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我国极速发展的行业提供专业能力较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高、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以职业胜任力模型为基础,职业胜任力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逐渐与国际接轨,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需要接受国际化的培养方式,在未来面对客户的时候需要有着较强的沟通能力,为了面对国际化的社会发展形势,必须对国际贸易专业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职业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场能力。

二、职业胜任力

“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工作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行为技能等,是可以被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冰山包括水面上可见与水面下不可见的两个层面,从业者能力也分成由知识技能构成的外显素质以及由特质、态度、价值观、动机等构成的内隐素质。国外许多国家实行以胜任力为基础的人才管理模式,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专家、学者主要探索在特定岗位上所必需的有效胜任力,然后寻找能够实际测量的绩效标准以构建该胜任力模型。随着国外胜任力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胜任力模型在就业指导与教育领域引导作用的增加,胜任力问题也引起了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三、外贸从业人员的职业胜任力

任何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通常包括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及合同签订、合同履行以及争议的处理四个环节。交易前的准备重点解决“客”的问题,即通过各种渠道找好潜在的买家,做好对方的资信调查,因此就需要外贸人员具备业务开拓和风险防范的能力;交易磋商及合同签订环节重点解决“约”的问题,即通过交易磋商明确买卖双方交易商品的名称、品质、数量、价格、包装要求,以及在装运、保险、支付方式等方面双方应尽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 订好合同中的条款,对应的则需要具备商务洽谈、形势分析、价格核算的能力;合同履行環节则重点解决“货、单、款”的问题,即卖方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交货义务,并提交符合合同或信用证规定的单据,而买方则应及时开立信用证或支付货款,此时则需要外贸人员具备业务运作和缮制外贸单证的能力;如果卖方所交付的商品不符合合同规定,或者买方没有及时支付货款,双方就需要进入争议的解决与处理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协商、仲裁等方式,根据国际货物贸易有关的法律、公约或者国际贸易惯例解决双方之间的问题。事实上,争议的预防比争议的解决更为重要,我们都希望合同能够顺利履行,不希望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因此作为外贸人员具备风险防范的能力至关重要。 外贸业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需要进行交涉的企业和机构也非常的多。

四、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路径

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问卷显示,了解到目前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总体上来说在工作适应能力、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以及学习适应能力方面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校培养学生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学校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去服务社会。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因此学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一定要始终围绕着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来安排。因此要依据工作要求确定能力需求,然后分解能力需求,分析各种能力所需要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并把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模块化,每模块都围绕某种能力展开,学生对于学习的目标性会比较明确,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一)能力需求定制化。根据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特征确定能力需求,然后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使得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接轨。具体的做法就是有一个专门的机构 (如招生就业处)负责实时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 挖掘市场潜在需求为我们教学单位进行专业申报及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安排提供决策依据。另方面学校加强同企业的联系,开展“定制化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

(二)三位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要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完成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首先,增强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胜任力的主体是学生,他们要在学习过程中以一种开放的、长远的心态来进行规划。学生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进行学习。学生不要将自己的视野只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以一种长远的心态来进行规划。有了长远目标的学生其视野会更加开阔,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刻。其次教师作为培养计划的执行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穿职业胜任力的理念。要以传授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为依托,将相关理论与实践中如何思考应用相衔接起来。最后作为学校要给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创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结 语

近几年的国际贸易形势对我国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的研究不管是对学生本身,还是对学校以及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提出了“能力需求定制化、三位体化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参考文献】

[1] 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孙相云,长春教育学院学报[J] 2014.11

[2] 全球竞争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对接职业胜任力的路径研究,戴理达 教育导刊[J]  2019.3

项目信息:2019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立项编号:ZJGB2019116。

猜你喜欢

胜任力模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