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启示

2019-10-30郭建

大经贸 2019年8期
关键词:布坎南企业

【摘 要】 公共选择理论是当代经济学理论中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思潮和理论观点。公共选择理论在经济学的方法论上进行了诸多创新,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将“理性经济人”这一经济学假设条件,移植到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之中,对当前企业的实际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 布坎南 企业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

布坎南被称作“公共选择学派之父”,他提出的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 80年代。二战后,西方经济学界的主导理论一直以凯恩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学为主流,政府不再是守夜人,而成了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的“大机器”。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由“小”走向“大”,纷纷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和干预。与此同时,政府规模不断扩大,职能不断增多,机构变得冗余,国家干预开始陷入困境,“看得见的手”开始走向失灵。这一时期,以布坎南为代表经济学家提倡新自由主义,高举政府失灵的旗帜,并旗帜鲜明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公共选择理论既是布坎南创造性的产物,也是在大量吸收了亚当斯密、威克塞尔、意大利财政学派等前人经济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是古典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亚当·斯密是自由经济理论的倡导者,他期望建立一套由市场自发调节的社会经济秩序而反对政府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形成。布坎南认为,政治经济学唯一确切的原理就是简单、自由的经济运行体系,这是自由经济社会赖以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二是瑞典学派主要创始人威克塞尔的经济学理论。威克塞尔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形成了边际理论学说和一般均衡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主张言论自由和平等的分配经济财富。威克塞尔学说被布坎南高度重视和认可,并将其思想视为是公共选择理论最为重要的来源之一。三是以意大利公共财政学派为代表的经济学说。意大利公共财政学派描述了一个国家运行方式的模型。模型里有统治和被统治阶级两大集团,而统治阶级集团任何公共决策的行动和行为都是着眼于本阶级利益最大化,从私利出发的。因此,统治集团会选择和实施最容易通过、最没有阻力的公共政策。布坎南在这种经济思潮的影响下,对政府公共行为的认识产生了根本性、颠覆性的改变,由一个支持者、倡导者转变成了一个反对者和批判者。

二、分析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交易特征分析。这种分析认为,经济学的基本命题和运行本质就是不同经济主体进行交易和交换,这一交易方式同样适用于政治活动领域,各个社团、党派、国家及利益集团之间,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一系列的交易和交换,大家更倾向于在政治活动中进行讨价还价、进行妥协沟通,这是一个政治博弈和交换的过程。二是个人主义分析。这种分析认为。群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去寻找原因,由此构成了集体决策的集合行为。三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分析。这种分析认为,即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社会人,在面临多个选择或机会时,每个人总是趋向于选择能带来最大利益的机会,力求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

三、主要理论观点

公共选择理论最鲜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将理性“经济学人”的假设,充分应用到了政治活动和政治博弈的分析当中,个人和政府的决策行为就有了一个分析的支点。

西方经济学表明,每一个人都是利己的,都希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人类在作出各种抉择的时候,总是会从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或自己最偏好的方式出发,这是个体最大的动机和愿望。布坎南认为,成本和收益是人类在做决定时考虑得最多的事项,每个人总是在权衡利弊中作出抉择,总是关心自己所支付的成本费用是多少,获取的收益和利益是多少,如果符合自己预期,那么他将作出最有利的选择。同样,这套理论对于选民和政治家来讲同样适用。选民会倾向于投票给能给他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而拒绝支持有可能损害他自身利益的官员。政治家为了迎合选民需要,迎合民意需求,会从选民的意愿出发而公布自己的施政方针,无论这套政策是否有利于大局和全局利益的实现。因此,布坎南认为,无论是谁,追求自利的本性都不会改变。在此情况下,就会出现政府行为非理想化和选民意愿理想化的背离。比如,选民会单方面的相信经全民选举出来的政治领导人和官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会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实施行动。而实际上,由政治官僚组成的政府并不一定会按照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施政,政治家同普通人一样,只会从自身利益或从官僚集团利益作出选择。所以,政府的施政方针往往同选民理想化的方案相去甚远。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政治生活已经完全诠释了这一道理。布坎南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民主、自有、权利等内容并不一定符合社会公众的期望和利益,反而会有可能产生更为负面的影响。

通常来讲,西方政治家的行为普遍都是非理想化的,从而多会对经济社会活动产生负面效应。例如,政府是倾向于对市场加强管理、加强调控的,从而彰显政府无所不能的力量。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过多的行政干预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极端低下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地下交易横行,市场价格扭曲。根本原因是因为,过多的干预会造成市场主体缺乏合理公平的有效竞争;政府职责权利不清,而在亟需管理的地方投入不足,导致供不应求;在该放手的地方管得过多,导致生产过剩和资源浪费。而目前为止,西方民众尚没有找到一种能够有效监督政治家和官员的方法和途径。加之大部分政治家普遍善于表演和隐藏自己的偏好,精于做表面文章,从而导致监督能以有效落实。西方政治家推崇或出台一项政策和制度,首先会从最有利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考虑,而不会着眼于如何增进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不管公共政策是否具有真正的效益,只要是有利于自身或有利于本集团的政策,就是其认为最值得施行的。所以,由某种制度或政策形成的社会舆论,其宣传效果可能会远大于实际效果。

布坎南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得出了“政府失败”的必然结论。布坎南认为,个人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每个人在经济行为上都是理性的。布坎南并不反对国家干预,他期望通過公共选择理论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政府干预并非是解决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钥匙,不当干预或干预过度同样会造成一系列的危害,严重影响到民主制度的生存,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共选择理论学派其实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倡导自由的市场经济,提倡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凡是该由市场决定的事项,一律交由市场,政府不要越位而是要补好位。布坎南认为,当前,西方很多国家出现的赤字财政、通货膨胀等问题都和政府过度干预、政府机构无限膨胀有关,凯恩斯主义彻底解放了政府这双有形的手。

四、公共选择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启示

(一)企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追求价值创造

将经济学范畴的“经济人”假设移植到政治领域的研究之中,是公共选择理论学派思维方式的创新。对于企业来讲,首先是一个以追求利润的市场主体,有了源源不断的利润收益才能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才能解决社会就业、提高薪酬,承担起国家赋予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甚至政治责任。所以,企业应该建立“利益最大化”价值观念追求,夯实战略发展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提供什么、创造什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二)企业要坚持三项制度改革打破利益藩篱

公共选择理论中提到的官僚体制理论、利益集团理论等理论揭示了利益集团的存在是必然的、合理的,将在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集体决策的科学性和合规性,从而伤害到大部分人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易形成固化的利益集团,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要敢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的用工方向,加强对领导干部、员工的考核力度,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实現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激发和释放员工的发展活力动力,坚持强激励、硬约束,将员工自身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绑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三)企业要坚持战略研究明确发展方向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寻租理论、投票规则等分析了个人决策和集团决策的博弈和决定,每个人都会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出发而进行“趋利避害”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讲,战略是企业发展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公司经营目标化,目标实施组织化、组织运行制度化,经营业绩考评化。战略决定企业的投资方向、投资项目,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等内容,是所有行动的第一步,极其重要和关键。企业要站在国家、站在产业、站在行业的高度,对标国际领先企业集团,分析清楚当前面临国内外形势、别人的和自我的优劣势,明确和梳理清楚将要发展的方向和阶段,并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实施滚动调整,确保战略方向和发展实际不过度偏离、不过度背离,解决好两者之间不能有效对接的问题,真正发挥好战略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第18页。

[2] 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作者简介:郭建,现供职于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布坎南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公共选择背景下个体的选择困境
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立宪民主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汤姆形象分析
艾伦·布坎南对马克思批判权利的解读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