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10-30罗妍

大经贸 2019年8期

【摘 要】 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非均衡现象更加突出。而在我国,在经济水平总体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这种现象也是客观存在并亟待解决的。本文在分析长三角地区十年来人均GDP差异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地区差异变动悖论”检验,并且利用Stata12.0软件构造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各个因素与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相关性。最后提出相应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有三条:一、长三角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区间差距显著;二、长三角经济区域间差距扩大趋势有所减小;三、制约长三角区域均衡发展的成分多种多样。提出了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发挥各区域区域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三条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非均衡发展 面板回归模型

1.引言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缩影,长三角区域经济差距问题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版,如果长三角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问题能被解决,那么对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深入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非均衡的现状及其演化,对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乃至全中国走向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

2.长三角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状况分析

1.总体概况。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1%,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2%,生产总值占全国20%以上。长三角区域经济是指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及安徽部分城市的经济带,并且是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经济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中上海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她以领头羊的姿态策动整个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发展。上海的强劲的辐射力带动周边城市飞速发展,加之我国政策明确提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但是各个城市在寻找自身定位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区间的波动性,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最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甚至还在某些方面加剧了区域经济的两极分化。

2.长三角近十年人均GDP差异。长三角区域的人均GDP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特别是2013到2014年,呈现出加速扩大的趋势,2016年的绝对差异相比2007年,扩大了1.9倍。

3.长三角近十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差异。2007年到2012年长三角区域内最富有和最落后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对差异缩小较快,缩小了0.14倍,但2012年之后又开始逐年扩大,尤其是2012年到2013年之间呈快速增长的状态。2013年后绝对差异呈较为平稳的状态,到2015年略有浮动,缓慢增长。标准差系数的演变大体平稳,2010年到2012年有明显下降趋势,2012年到2016年平稳缓慢略有上升,这表明,在2007到2012年之间,长三角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差异呈缩小趋势,但2012年到2016年这种良性趋势便停止了,并有了差异扩大趋势。

3.长三角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上文分析了近十年来的长三角区域非均衡状况,得出结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态势处于非均衡增长,为探究造成这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在上文的论述的基础上,本部分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入的视角,结合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理论,构建如下的回归模型。

上式中Y代表被解释变量即经济发展水平,表示截距项,lninvest、lnexpenditure、lnmarket、lnfdi、lnlabor、lnindustry分别代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规模、市场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投入、工业发展水平,为扰动项。

1.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可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非均衡性较大,人均GDP的标准差达到4.203。其次地区间的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差异也较大,最大值为7.255、最小值为1.853,标准差为1.266,其余各变量取对数后总体差异不是很大。

2.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的检验。(1)本文使用VIF(方差膨胀因子)检验分析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性问题,一般认为VIF检验的值不超过10则表示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变量最大的VIF值为5.39,均值VIF为3.16表明变量间不存在共线问题。(2)由于研究样本中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递增导向”的特征,所有變量基本是随着时间增长而递增,有可能存在“异方差”的现象,因此本文使用怀特(white检验)检验分析“异方差”问题。white检验的P=0,故强烈拒绝同方差的原假设,认为存在异方差。(3)采用常用的BG检验,BG检验的p值为0.1623,无法拒绝“不存在自相关”的原假设,因此数据存在自相关的问题。因此本文使用面板的广义最小二乘法(GLS)估计,以此消除异方差和自相关对回归结果的影响。

在上文的分析以及自变量的选取过程后,Y是被解释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逐步放入自变量。最终的回归模型:

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规模、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劳动力投入、工业发展水平均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lninvest变量的系数为0.324,且通过显著性检验1%的显著性检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2)lnexpenditure系数为负,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理论上政府调控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地方,政府规模越大,政府的宏观调控越强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故政府应当适度干预,在保证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把经济发展交给市场。(3)lnmarket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为正,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市场化是一些列经济、社会、法律等体制的变革,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区域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4)lnfdi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为正,印证了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等,对国内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5)lnlabor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0673,且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劳动力投入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具有重要作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飞速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廉价劳动力大大降低了产业发展的成本,而大量劳动力的涌入,也带来了大量的消费,对当地经济也起到了直接作用,但出现了一种劳动力涌向经济发达地区的现象,导致需要发展的落后地区劳动力匮乏,经济发展缓慢。(6)lnindustry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656,且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工业发展程度能显著促进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也表明区域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4.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对影响经济发展,致使区间差距扩大的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对比和进行回归结果分析,最终得到结论如下:1.长三角经济总体发展良好,区域间差距明显。近十年来,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异已经达到两倍之多,这表明长三角经济总体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但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差距也更加明显。2.长三角经济区域间差距扩大趋势有所减小。从人均GDP的极值差率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比值在近十年是呈总体下降趋势的,这表明落后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经济增速逐步加快,差距扩大的速度变缓。3.长三角经济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影响因素繁多。

基于上文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政府扶持力度。通过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合理调动区域间的沟通,可以有效减小因回流效应而导致的区域差距加大。2.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对于经济已经较发达的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加快推进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利用其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发达,人才多等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工业水平较低的苏北,浙江山区,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3.发挥各区域区域优势,实现优势互补。长三角地区各市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文合.论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J].当代财经,1989(09):31-33.

[2] 段进军,陈向阳.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要性[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5):59-63.

[3] 张继良,张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统计研究, 2009, 26(12):41-48.

[4] 吴亚菲.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121-125

[5] 魏后凯.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分解[J].经济研究,1996(11):66-73.

作者简介:罗妍(1996-),女,安徽黄山人,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