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科学奖励机制的困境与展望的浅谈

2019-10-30郝然

大经贸 2019年8期

郝然

【摘 要】 本文希望探讨现行的科学研究工作中的成果奖励制度其背后的哲学思考根基与思考未来科学建制的改变方向,科学建制的目标就是要“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也就是追求科学家们做出独创性的贡献。唯有做到这一点, 一位科学家或者科研工作者才算履行了他作为科学家的角色。正如唯有投篮得分的篮球运动员,才真正履行了他作为篮球运动员的角色。但科研成果评价的原则却需要在更广大的视角下建立平衡。

【关键词】 研究的困境 利益的怪圈 普通科研人员的使命

长期以来,科学哲学家们普遍认为,科学可以被理解为不受社会历史条件影响。即使默顿的科学社会学,也只是以一套科学精神气质(普遍性、公有性、非谋利性和怀疑性) 的社会规范,主张科学是一种追求确证知识真理的体制,强调科学自治的真理追求目标。但是,随着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流行,这种思想开始受到挑战,科学内部与外部界限被打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更是超越默顿的职业规范,从拒绝科学真理的认识论基础开始,反对科学的判断是由明确的方法标准所充分决定的观点,坚持真的和假的信念都需要使用相同的原因做出对称性解释,断言社会是科学知识建构的重要部分。当科学渐渐滑向相对主义的思潮中,科学这种追求人类真理的气质是否需要社会规范性意义上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科学的产生,我们发现制度的确定实行让科学研究成果拥有可以衡量的尺度让评价透明公平可操作,但评价的规范化却让科学功利化的气质却来却凸显,极端情况下便成为滋养唯论文发表与科学的越轨的土壤。

科研体系与奖励制度的困境

1科学工作者数量增加

随着社会的进步, 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 高校从学士到博士的招收人数都在逐年加加, 从而每年高校都会纳入, 从而每年高校都会纳入更多的年轻科学工作者,这也促使了从事科学活动的科学家越来越多, 由此可见科学活动的主体较以往更为复杂, 每个主体都有自身的特异性, 特异性的增加, 科学家对于学术严谨性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学术严谨性的观点也会更加多样, 更多多样性与差异性也会导致科学越轨事件的增多, 而且从事科学活动的人口加大了, 由于基数的增加势必会造成科学越轨个体事件的增加。

2科学工作环境的影响

科学活动本是一个追求真理的活动, 科学家应当报以一颗追求真理的决心, 但是由于生活节奏加快, 科学科学家也不是一个生活在真空, 科学家不得不受到社会的影响, 社会对于科学家贡献的评定越来越单一化, 越来越体制化, 用论文的发表数量或者实验的研究的成果来衡量科学家的贡献, 高校中教师职称的评定常常与两者挂钩, 从而导致科学工作者为了职业生涯的考虑而不得不抄袭论文, 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甚至是制造虚假研究数据, 已达到晋升的目的。高校学生也为了尽快得到学位证书, 尽快进入社会工作,也对他人论文研究成果进行盗用, 以致今早顺利完成学业, 这些科学越轨行为都与当今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浮躁的社会氛围难以分割。

3 科学界竞争激烈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从事科学活动的工作者之中, 也存在激烈的竞争, 科学家的成功大都存在于, 发表论文中有前人不曾出现的创新点, 科研數据中有前人不曾发现的重大发现, 但是由于科学的不断发展, 虽然自然界中仍有许多人类不曾认知的问题, 但是当今的科学家更多的工作是不断地完善前人的科学观点,而不是不停地推翻前人,这样发展的同时使得科学界阶级固化, 顶尖的科学家寥寥无几, 享受着丰富的科学实验资源, 而其他在基层的科学家却无法获得相应的科学资源, 为跻身与权威的科学研究所, 拥有更加丰富的科学资源, 就导致了科学工作的者越轨了行为。

科研的怪圈

我们发现在重视科学发展的目的中,科研人员却在重重的竞争中渐渐迷失了自己研究与治学的目的,科学奖励制度让研究者们陷入一个利益的怪圈,青年研究者们希望自己的研究项目或理论被学界认可接受,但证明的途径是论文发表数量质量,而论文要求的是发表论文中有前人不曾出现的创新点, 科研数据中有前人不曾发现的重大发现,这项科学工作是漫长艰辛而严谨的,但普通的青年研究者们并没有足够的资源与平台来进行这样的前沿研究,而这样的研究的话语权大多都是集中在权威科学科学家们的手中,他们捍卫自己理论的权威性同时也精力有限不会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浩如烟海的论文中,青年科研工作者们只能作着对前人理论的细节或严谨性的补完,进而只有在现行的理论框架中才能发表出成果,而难以产生能走进学科的话语圈的成果。接踵而来的生活负担、职称评定、毕业压力等因素,普通青年学者根本无法拥有真正科学家的成长与思考节奏,反而被带入了效益为上的论文怪圈,一方们论文发表提出科学创新为内核,另一方面普通科研人员又没有平台真正完成一项严谨而有独立思考的科研活动,反而被各种评定审核科研任务等强制的任务带入功利性的怪圈。马太效应加大,而普通科研工作者就像蓝领工人一样只是科研的打工者,在论文发表的大门口,一层层垫高自己的脚下以期望翻过一个又一个的门槛。

结 语

当然本文不是要为科学越轨辩护,或者抨击科学奖励制度又或否认科学前沿工作者的权威性资格,这样发牢骚式的抨击并不能真正改变科研者的困境,我们需要做的是让这样唯论文或者功利性的科研不是科学界的主流方向,就如同科学界一个经典比喻,大部分的科研工作者只是将知识从一个院子搬到了另一个院子,因此对于大部分的科研工作者评价其科研工作的哲学应该是:是否能将现有的知识启发性的展现给年轻的新生代科研工作者。因此当我们看到现今高校建设将科研GDP作为政策施行成功与否的充分必要条件时,也要多一分反思什么才是科学的进步,当科研的气氛变化了金字塔的顶端不会变的更为宽阔但每层的连接却会更为稳固,科学这条艰辛却伟大的道路,人类才能走的更为坚实。当然本文只为观点的浅析,对应具体科学奖励政策还更需大量实证调查了解,唯希望一些基本观点能为后来的学者研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