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济南市城市体检初探

2019-10-30李欣于忠海邵飞

城市勘测 2019年5期
关键词:济南市指标体系评估

李欣,于忠海,邵飞

(1.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1; 2.山东省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1)

1 引 言

现代城市是一个多维的复杂巨系统。从空间维度,有市域、区县、镇街、社区、商业区等;从时间维度,有工作日、休息日、节假日、工作时段、休息时段等;从行业维度,有工业、商业、金融、科研、教育、交通、服务业等。各个维度均可视为一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互相关联、互相嵌套、互相影响,形成一个多方竞合的城市复杂巨系统[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膨胀、公共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2,3],由于城市系统的复杂性,难以对城市的运行状态进行精准、直观、全面的监测评估。随着相关技术发展,城市体检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手段,将城市复杂巨系统视为一个生命体,针对城市的生命体征建立多维综合指标体系,基于城市多源时空大数据,依靠专业评估模型和数据驱动的定量评价方法,多角度地监测城市实时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城市健康程度的综合性、精细化体检评估。

在新旧动能转换和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济南市正处于经济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期,相应带来的“城市病”问题逐渐凸显,需要城市管理者创新城市治理方式,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4]。本文提出济南市城市体检的总体思路,探索基于城市多源时空大数据,建立城市体检的数据资源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旨在为城市体检的具体实施提供前期技术支撑。

2 研究现状

国内部分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市体检研究工作,2015年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率先提出“城市体检”的概念,并结合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进行城市体检试点,提出了四部曲的城市体检总体思路——确定体检指标、制定健康指数、测出体检报告、诊出城市病因,并以丰台区河东地区14个镇街 180 km2作为具体研究区域,完成了“城市体检”评估报告[5]。目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已经形成总体评估、专项评估和智能评估系统的城市体检工作模式,在北京市区级和街道级两个层面开展了研究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6,7]。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对标《新城市议程》,从生产力、基础设施、生活品质、公平与社会包容、环境可持续性和城市管理与法制6个维度建立了60+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并通过基础版、扩展版和特色版三套体检方案进行初步、深入以及特色城市体检诊断。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正在开展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的研究和建设工作,以城市量化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增值,构建空间数学模型,模拟复杂城市系统,感知城市体征,监测城市活动,形成智慧化的城市治理决策平台。

常州市测绘院针对城市交通、城市安全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建立评估指标模型,选取特定体检评估区域,通过城市体检指标现状数值与参考数值的比对,初步诊断出该区域发展的问题和弊端,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8]。

2019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全国首批城市体检评估试点工作,沈阳、南京、厦门等11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城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工作。城市体检逐渐成为推动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常态化工作。

3 研究思路

3.1 总体思路

济南市城市体检研究的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①建立城市体检数据资源体系,为城市体检提供数据支撑;②建立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包括指标的名称、内容、用途及适用的城市问题等,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及输入的数据源;③划定体检指标评估的阈值,探索指标评估阈值的划定方法,即评估结果数值对应的结果等级;④诊断出城市的病因,探索其产生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将重点研究城市体检数据资源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图1 济南市城市体检研究思路

3.2 城市体检数据资源体系

建立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城市体检数据资源体系(如图2所示)是支撑城市体检工作的基础。

图2 城市体检数据资源体系

(1)城市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

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据是城市体检的主要数据源。2018年,济南市在统筹国家、省级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旨在全面掌握济南市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摸清地理国情家底,准确把握市情市力。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分为基础性监测和专题性监测。基础性监测在国家、省级标准上对地理国情内容和指标进行细化和扩展,分为12个一级类,66个二级类,168个三级类,新增了地下空间和地名地址2个一级类,城市绿地、单体房屋建筑等7个二级类,法人单位、供水设施、轨道交通站点、应急避难场所等21个三级类,同时对已有分类的采集属性进行了扩展。专题性监测主要服务于城乡建设,包括济南市建成区监测和建设用地监测、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成效监测、“中疏”战略实施监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监测、公共服务设施监测、综合交通网络设施监测、名泉保护监测、美丽乡村建设调查等8项专题。

(2)城市基础时空数据

城市基础时空数据是城市体检的数据基底,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高程模型数据、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三维模型数据、新型测绘产品数据及其元数据等。其中新型测绘产品数据,涵盖全景及可量测实景影像、倾斜影像、激光点云数据、室内地图数据、地下空间数据、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等。城市基础时空数据具有时空标识,即注入时间、空间和属性“三域”标识。

(3)普查调查数据

普查调查数据包括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国土调查等。全国人口普查目前已开展六次,是有针对性的人口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是对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等人口信息调查登记。人口普查数据具有典型的时空性,具有统一的标准时点和含有普查区信息的空间位置。人口数据是城市体检关注的重点数据,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环境、公共交通等多个体检指标的获取都和人口信息相关联。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都是城市体检的重要数据源。

(4)城市运行管理数据

城市运行管理数据是城市体检的重要数据支撑,分为城市运行监控数据和行业管理数据两大部分。城市运行监控数据主要包括公安交警视频监控数据、城市交通流量监控数据、环境监测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公交刷卡数据、居民水电煤气数据、物流数据、超市消费数据等;行业管理数据主要包括公安、教育、医疗、国土规划、交通、市政等政府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中的业务数据。

(5)互联网大数据

互联网大数据是城市体检的数据补充,包括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交大数据,外卖订餐、网约出租车、网购等居民在线消费大数据。社交大数据反映了人们日常活动和联系交往的情况,基于在线消费大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的消费习惯进行区域性的人群画像分析。

3.3 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

(1)构建原则

为了使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能够科学、合理、准确地评估济南市的城市健康状态,必须根据相关的原则构建指标体系,在借鉴相关城市评价指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构建原则:①系统性原则。城市体检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个指标都具有独立性,能够反映城市的某一方面或不同层面的健康状态,同时各个指标之间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②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建立在充分研究的科学基础上,意义明确、测算方法标准,统计方法规范。③可比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横向可比性,对数据可以进行标准化的处理,便于和不同城市的指标进行对比。④可操作性原则。选择有数据支撑和便于分析的量化指标,舍弃难以获取数据资料的指标,便于实践。

(2)评估指标体系

按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济南市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包括基础指标和扩展指标两个部分。根据住建部城市体检试点的工作意见,并结合《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宜居、城市特色、交通便捷、生活舒适、多元包容、安全韧性、城市活力、居民满意度8个方面建立城市体检的基础指标。城市体检基础指标主要反映城市级的总体状态,在开展区县级、镇街级城市体检以及交通、环境等专项体检时,需要在基础指标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形成城市体检扩展指标。

生态宜居指标包括城市开发强度、人口密度、环境质量、城市绿化、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城市特色指标包括反映济南城市特点的风景名胜、城市风貌、名城保护、泉水文化等文化旅游方面;交通便捷指标是针对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慢行交通、机动车交通、对外交通等不同层级交通情况的评价;生活舒适指标主要针对民生相关的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多元包容指标主要针对城市各类人群提供文化、就业、公共服务的包容性能力;安全韧性指标主要反映城市公共安全方面,包括交通死亡率、刑事案件发案率、公共避难场所等具体指标;城市活力指标是从各阶段人口比例以及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评价城市的活力;居民满意度指标是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获取居民对城市交通、公共服务、城市风貌、城市文化的满意程度。

图3 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4 结 语

城市体检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综合分析评估,为城市建设发展问诊把脉、对症下药。通过精准城市体检,能够更好地修复城市机体,恢复城市活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本文在分析各地城市体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济南市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总体思路,探讨建立了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城市体检数据资源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为城市体检的具体实施提供前期技术支撑。下一步,将继续开展体检评估指标的阈值划定研究和城市体检智能评估平台建设,并选择相关区域进行济南城市体检的试点研究,为全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济南市指标体系评估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济南市老年机构体系建设分析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