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产单元模式的工业遗产公园规划方法研究
——以黄石市东钢工业遗产公园为例

2019-10-29贾艳飞

中国园林 2019年9期
关键词:遗产建构公园

贾艳飞

刘合林*

张 昪

探索工业遗产景观的空间建构模式和规划方法,具有紧迫的实践意义。作为近代文明进程和地域社会记忆的独特承载,工业遗产逐步被赋予历史纪念物的属性,纳入了历史遗产的范畴。自2003年,在《下塔吉尔宪章》(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的推动下,工业遗产的定义、范围和意义逐步明确[1]。以《无锡建议》为标志,中国逐步进入以工业型文物保护为特色的新阶段[2]。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做好工业遗产认定,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是建构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业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3-6]。

以工业旧址为基础,通过打造工业遗产公园等,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路径[7-8]。自20世纪初,我国在参考国际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开始了类似的探索。国内主要聚焦欧美经验和案例、价值体系建构与测度、更新利用模式与方法等方向,尚缺乏对工业遗产公园发展路径及其空间模式和特征的归纳总结。同时,在对工业遗产进行“适应性的实用”和“原真性的保护”的改造探索中,由于方法单一、模式模糊等理论的偏离,造成实践的困扰,亟待总结归纳,以期有序指导未来的工业遗产景观空间建构。因此,进一步分析现有研究并提出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的创新途径,也具有理论价值。

1 工业遗产公园研究综述

1.1 发展阶段划分

图1 基于生产单元的景观单元图示

图2 基于生产单元的规划方法流程

工业遗产公园的历史流变是工业文明的重要部分,也是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交互的结果[9-10]。工业遗产公园作为产业型遗产保护的重要形式,经历了4个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作为早期的尝试,工业遗存改造模式逐渐由建筑全部拆除转变到基于典型建筑营建主题博物馆、场地修葺成服务性庭院,遗产建筑和场地的适应性再利用呈现主次化,是参观型博物馆园的觉醒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后,博物馆的博览和厂区的游历并重,厂区注重建设成观赏型公园,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趋向并置化,是观赏型公园建设的初级阶段。20世纪初,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趋向高强度和综合化,工业景观和城市功能相互依存,是综合文化园区的发展阶段。自20世纪10年代,突出展现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景观环境体验,将环境治理和工业遗产保护纳入体验式的景观中,是体验式生态园的成熟阶段。

从注重工业遗存本体使用的参观型博物馆园,到景观与工业遗存并重的观赏型公园,到强调功能复合与综合的综合文化园区,再到生态与工业遗存景观并融的体验式生态园,不是简单的时间演进,而是模式探索的过程。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运动启蒙较晚,工业遗产公园众多实践多注重猎奇的参观型博物馆园或强调利用的综合文化园的模式。在建筑利用的前提下,着眼于建筑实体本身,割裂工业型遗存内在联系,造成了“工业流程原真性”和“生产完整性”被破坏的现象。

1.2 工业遗产公园的空间模式及规划方法

工业遗产公园的空间模式是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规划研究与实践的重点。根据工厂和公园的空间层次关系,工业遗产公园有6种空间模式(表1)。第一种是大景区-包容式,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为反映区域工业化演进和产业特色,多个独立的工厂共同组成集合型工业景观大景区,如鲁尔工业区。其特点是尺度恢宏、规模巨大、主题鲜明,依托不同工业类型的典型生产单元,多元拼合,呈现宏大而多样的工业体系场景。第二种是景区-填充式,基于一座厂区整体转换,建设成为一个完整的景区。生产设施完备,可完整展现某种生产工艺流程的特色景区,如黄石东钢厂区。其特点是工业形态完整、生产空间完备,呈现工艺流程体验的特色景区,依托全部的生产单元系统呈现。第三种是综合园-并置式,基于基地特征和城市建设综合发展的需求,原有工厂的生产片区部分转化成文创、商业和住宅新功能,部分转化成为园区的景观部分,形成新旧并置、二元拼合的方式,如北京焦化厂。其特点是采用拼贴方法,导入新的功能,依托局部典型生产单元反映工业文明,相互因借。第四种是公园-贴边式,将少量生产单元转化为公园局部,形成辨识度高的特色公园,如上海造船厂。其特点是侧重展示标志性工业要素,融入公园景观中。第五种是城市景园-嵌入式,依托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单元形成典型景观,从而将生产体系少量融入城市空间中,局部形成工业遗产风貌的景园,但整体呈现城市风貌,如杭州热电厂。其特点是注重关键生产单元,保留最典型的工业景园,大部分进行综合开发。第六种是城市景点-象征式,将生产体系碎片化呈现,融入城市体系中,形成工业型景观点,如武汉复地东湖国际住区。其特点是将生产单元完全解构,最低限度地展示少量工业景点。

1.3 规划方法的思考与总结

基于《威尼斯宪章》的建筑本体原真性考虑,一定程度忽视了工业遗产的特征。孤立“精英”建筑空间的选择忽略了生产程序的内在逻辑、打破了既有生产单元的完整,损坏了“工业景观的整体原真”。精致的“典型”建筑单体的堆砌削弱了建筑价值,造成空间设计的无序及随意,工业要素被裹挟成景观要素。破坏生产单元的完整和内部要素,会造成工业遗产完整性和价值的模糊。

表1 工业遗产公园的6种空间模式

成集群状生产单元是规划的关键,既是脱离基于文物建筑单一视角的突破,也是应对空间形象的塑造综合考量。TICCIH主席伯格伦(L.Bergeron)教授指出生产环节对于工业遗产景观至关重要[11]。工业遗产是典型的“活态遗产”,工业设备、工艺流程以及相关工业技术必须处于连续的呈现中才能延续其价值。生产遗产景观应基于既有工业的环节塑造。作为工业遗产景观组织的基本单位[12],生产单元提供了建筑评估、污染治理、功能分配、景区组织、特征建构、项目策划甚至区域取舍等建构的基础。

2 基于生产单元的规划方法

有别于基于建筑单体(物理实体)的保护,个别的建筑保护无法呈现工业生产的整体价值,建筑与非建筑全部配合的空间整体是保护的关键。工业建筑只有在生产单元中才能呈现其全部价值。相比基于建筑单体的保护视角,无论是全部生产单元的留存还是局部生产单元的延续,生产单元提供了科学的维度,更好地服务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生产单元是实现工业遗产公园营造的基础,通过景观路径联系,构造整体景区(图1)。

基于生产单元的规划方法具有一定的模式。第一步是生产单元识别,识别生产单元的过程是对生产的认知,也是对建筑和构造物属性分析。从而在都市营建、工业遗产+、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等理念指导下,进行基于生产单元的设计构思。在生产单元内进行污染治理、建筑评估、建筑干涉、功能体系、景区组织、景观意向和项目策划等内容,从设计单元的角度解决空间、景观、功能和交通等问题。在建构过程中,以生产单元为基础,建构项目库,形成运营的基础,安排开发模式和时序(图2)。基于生产单元的规划方法可有效指导工业遗产公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下文以黄石东钢工业遗产公园规划作为实证案例阐述基于生产单元模式规划的内容。

3 基于生产单元模式的工业遗产公园规划实证

3.1 项目研析

黄石因矿建城,因冶兴城,矿冶历史悠久,是一座具有工矿特殊职能的历史城市。2012年,黄石矿业工业遗址成功申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开启了矿业工业历史遗产保护的新篇章。以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为契机,结合矿冶和工业发展历程,当下以工矿遗产保护为主线,挖掘城市发展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13]。

基于工业历史遗存的价值和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作为试点,黄石市政府决定对东钢进行整体收储、整体保护、整体设计和整体利用。首先是科学谋划,综合定位:建设国家工业文化公园示范园、中部后工业主题休闲公园、湖北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和黄石绿色生态修复示范园。其次是内外协调、区域平衡:结合“工业遗产+”的概念,注重片区整体留存和外溢拓展,以工业遗产综合体组织周边和自身,加大对周边片区的开发。希冀以景观建设为触媒,改进周边区域功能,平衡经济利益。再次,注重职能优化,网络修补:以工业化遗产公园的设施建构改善公共服务,改进市政设施,延续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完善。

3.2 东钢的生产单元划分

黄石东方钢铁厂,简称东钢,诞生于全国大办钢铁的1958年,是新中国钢铁工业历程的缩影。基地占地约74hm2,总建筑面积21万m2,因关停较晚,厂房车间、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和标牌标语等完备,具有良好的工业遗产基础。作为我国生产单位的典型代表,企业办社会导向下配套了完备的福利设施,如澡堂、食堂、医院和幼儿园等。20世纪90年代之后,因生产规模较小,企业承担的社会福利负担日益紧张,生产经营日趋艰难,在多次兼并之后,最终东钢于2015年正式关停。

东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涵盖焦化、烧结等生产的全部环节。厂区按照生产流程分为焦化区、烧结区、回收区、炼铁区、炼钢区和轧钢区6个生产单元(图3)。同时其中的运输管线、轨道等成为相互联系的要素。

3.3 基于生产单元的价值评估

国内针对工业遗产的价值展开了大量的论证[14-16],回归到历史纪念物的本质,正如里格尔(A. Riegl)提出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时间价值、艺术价值、使用价值和新奇价值5项价值[17],在生产单元的视角下其价值更加突出(表2)。

东钢具有鲜明的历史价值,是社会主义初期时代的见证。东钢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老一辈政治家对黄石关心的时代投影,是特殊政治经济环境下的产物。相对于建筑单体,东钢的生产单元更能体现时代印迹。

图3 东钢生产单元及其构成图示

东钢具有厚重的时间价值,从蜚声国内的平炉大会战、湖北“铁大王”、黄石第一亏损大户、全国冶金业第一个跨省兼并案、黄石国有企业扭亏为盈样本……一甲子时间印证了工人阶级及其家庭无私奉献和城市的集体记忆。相对于建筑单体时间较短,生产单元是时间价值的直接体现。

东钢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保留完整且规模适中,完整展现钢铁工艺,在我国工业艺术展陈中较为稀缺。作为现场设计、现场测量、边设计边施工,甚至是突破生产规律下的特殊产物,具有艺术上不可复制性的稀缺性。相比建筑单体艺术价值低,群体组织体现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东钢具有与时俱进的使用价值,土地和厂房的适应性再利用的实用价值可以令厂区在未来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响应城市主要发展方向,跨度巨大、形式多样的厂房可利用为新的生产功能,成为城市新的发展动力。相比建筑单体的孤立使用,群体联系建构多种使用可能。

东钢同时具有特殊的新奇价值,中部地区缺乏大型工业遗产公园,其整体利用可称为中部地区工业遗产旅游的高地。国内同时期其他钢铁厂区基本湮灭,或者少量留存,整体作为展示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稀缺孤本。相比钢铁工艺单体建筑的不稀缺,生产单元展示较少,价值更高。

3.4 基于生产单元模式的工业遗产公园规划方法

3.4.1 基于生产单元的污染治理

污染治理仅仅是生态修复的初始阶段,作为东方山与黄荆山的接驳节点,公园建设是基于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厂区污染情况复杂,污染治理是再利用的前提。污染治理的方法是基于生产单元污染情况,进行差异化的修复。土地污染源多种:焦化区主要是煤炭转化为焦炭区,主要的污染有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苯并[a]蒽、苯并[b]蒽和镉等;烧结区是焦炭烧结产生热能动力区,主要的污染有苯并[a]蒽和砷;炼铁是铁矿石炼制铁浆生产车间,主要的污染有苯并[k]荧蒽和铬;炼钢区是铁浆成为钢铁的区域,主要的污染源有苯并[k]荧蒽和重金属的锌、铅与铬;轧钢区域是钢制作成钢产品的厂房,如钢条、钢管等,主要的污染源有苯并[a]蒽和铬等。以焦化片区为例,其污染等级最高,污染最为复杂。但是其炼焦炉雄壮,烟囱矗立,原料矿槽高耸,运煤传送线起伏,场地空旷。作为儿童乐园和游乐园的最佳位置,区域使用和污染矛盾最为尖锐,规划提出先采取针对性治理污染,设置污染治理展示区域,后续利用。其他生产单元同理。

表2 基于生产单元的价值评估比较

3.4.2 基于生产单元的建筑评估

生产工序和工艺生产单元是决定建筑物和构筑物价值的基础。在各个生产单元内,基于存有属性和生产程序的价值评估,确定建筑和构筑物的价值和干涉手段,同时注重各单元间构筑物的运输线、管道等是整体建构的线性要素,也是关键的立体景观要素。在各个单元内,依据其生产流程中承担的工艺环节确定其价值基础,叠加其建筑年代、质量等属性。在东钢园区,通过将建筑全部编码,进行建筑属性的评估和测定。在生产程序中重要的建筑予以保留和保护:将质量差、生产工艺价值低的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将空间内容减少,为室外生态和游艺空间建构基础,形成园区;将建筑质量较好,生产工艺关键环节的建筑和构筑物保留,进行检测、加固和改造。以东南侧的轧钢区为例,主体厂房呈现U形,建筑层高较高,跨度较大,是冷轧钢卷、无缝钢管等产品的制造区,具有重要的生产价值,予以保留;而重南侧的制氧区是辅助空间,且与此区域生产功能剥离,建筑单体价值低且大量危旧,予以拆除(图4) 。

3.4.3 基于生产单元的单元建构

在每个生产单元内,结合职能分工,建设具有识别性和功能性的景园,形成景观单元。分别以炼焦博物馆、烧结博物馆、炼铁博物馆、钢铁博物馆和轧钢博物馆为职能核心,以儿童游艺、青年创意、商业节事、文创办公位职能和附属景观为基底,建构开阔焦化景园、线性滨水烧结景园、块状炼铁景园、狭长炼钢景园和内庭轧钢景园,构成工业工艺展示、适应性职能和识别性景园的系统公园。

图4 东钢建筑评估图示

图5 基于生产单元划分的东钢工业遗产公园总平面图(东钢厂项目组绘制)

3.4.4 基于生产单元的协同整体

东钢在整体营造工业遗产景园的基础上,不排斥土地价值开发,将厂区与周边的土地协同整体营建,生动诠释“工业遗产+”的概念。积极利用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外溢,培育周边城市功能,加强社会网络的建构,形成成熟的城市社区。在西北片区结合堆场和山地建筑,结合东方山景区的需求,建构宾馆和公共服务设施。在基地北侧,积极利用山地和景观视线良好,布置绿色生态住区。在基地东侧,结合交通条件改良,布置商业服务和服务自身景区的宾馆。在基地东南侧,利用靠近市区的区位,布置低密度的创意办公区。整体协同形成北侧居住、中部休憩、南部工作的城区功能体系(图5)。景区为周边提供良好的景观基底,周边为景区提供了社会基础。内外协同,景园与城区共同建构,通过科学确定项目落实不同职能组成,建构功能网络。

4 结语

在建构公园城市的进程中,工业遗产公园是不容缺失的一环。同时作为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路径,促进产业建成空间遗存的有效利用,应加大工业遗产公园的建设。在认知工业遗产公园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辨析其模式和特征。基于工业建成空间建构逻辑的认知,生产单元是工业遗产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最小单位,也是工业遗产公园认知、设计和建构的基础。工业生产单元导向下的价值评估、污染治理、建筑干涉、功能分区、景观组织和项目建构规划过程,是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的有效路径。

致谢:感谢彼得·拉茨(Peter Latz)和Latz+Partner事务所设计师Ulf Glanzer、Mai Han等的指导;感谢孙春霞副教授、傅方豫博士、曹宇博士等提供的帮助。

猜你喜欢

遗产建构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遗产怎么分
在公园里玩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千万遗产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一见如故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