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经济70年的辉煌成就和主要经验

2019-10-28邹德文

党员生活 2019年10期
关键词:湖北经济发展

邹德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经济奇迹”。站在7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我们有必要系统回顾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实践和经验,探讨湖北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一、新中国经济70年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1949-1978)。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独立自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纪元。经过短短3年时间,国民经济获得全面恢复和初步增长。通过“一化三改”和“五年计划”为主的重大项目建设,基本建立了中国工业化的雏形。经过30年的建设,中国真正实现了“站起来”,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978-201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新时期。出现了兴办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18位小岗村农民红手印契约“包产到户”、章华妹的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沙市等经济领域的改革探路。改革开放全面铺开后,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中国实现了“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十八大后,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时代(2012-今)。作出三期叠加的形势判断,认识、把握和引领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现代化经济体系正在形成。随着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将走上 “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之路。

二、新中国经济70年辉煌成就

70年,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我国经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湖北经济也与新中国同奋进,共成长。体现在10个方面:

一是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1952年中国GDP仅为679亿元,2018年则迈过90万亿的关口。占世界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8年的15.87%。在世界的位次也不断赶超,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并稳居世界第二。财政实力由弱变强,外汇储备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恢复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加入WTO,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贡献越来越大。

湖北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24.51亿元连上台阶升至2018年的39366.55亿元,位居全国第七,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水平。2018年湖北人均GDP达到10066.79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偏上水平。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1952年增加了3303.22亿元。

二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刻变革

从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单一公有制经济再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略,国有企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比如总部位于湖北的央企武钢、东风和中国信科等,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民营经济以“五六七八九”的显著特征,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70年来,湖北国有资本也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已成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湖北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55.7%,撑起湖北经济“半壁江山”。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等南方城市发表谈话廓清了“姓资姓社”的迷雾。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湖北敢为人先,创造了许多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典型。“沙市”试点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对内搞活看汉正街”,103名社会无业人员,拿到工商部门颁发的“摊位证”,由此打开了全国商贸流通领域第一个市场化的缺口;湖北开创全国先河,聘请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在全国率先喊出“不找市长找市场”的口号。

三是从瓶颈制约到先行支撑,交通邮电事业突飞猛进

铁路总里程从2.2万公里到13.1万公里,公路里程从8.1万公里到48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实现从无到有再到覆盖成网的跨越式发展。按照集装箱吞吐量,中国港口占有全球前10的7席。2018年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是1950年的412.1倍,定期航班通航机场数由36个增至的233个。邮政业务总量增长了7700多倍。快递业从无到有,包裹快递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跨越式发展。2018年移动宽带用户达13.1亿户,已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

湖北交通邮电事业日新月异,打造湖北“九省通衢”新优势。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建成通车,而今,湖北拥有38座长江大桥(含在建),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全省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三,形成“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骨架网。农村公路里程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所有的行政村通了沥青(水泥)路和客运汽车。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形成,武汉成为全国铁路中心枢纽。从没有一座民用机场到6个民用机场、5个通用机场,63条国际航线直达全球。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是全球第四、亞洲首个航空货运机场。全省港口38个,航道里程8667公里,居长江沿线第1位。快递企业数量中部第一,居全国前列,建制村直接通邮率100%。武汉邮科院拉制出了中国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的光纤,改变了中国的通信方式。

四是从落后农业国到第一工业大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18年,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9.7%,高出第二产业23.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50.5%、20.8%和28.7%到2018年为7.2%、40.7%和52.2%。

湖北是传统农业大省,油菜籽、茶叶、柑橘产量居全国前列,淡水产品产量长期稳居全国第1位。曾经以武钢、武重、武锅为代表的“武字头”企业,筑起了湖北乃至全国重工业的脊梁,湖北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今,涌现出东汽集团、九州通药业集团、卓尔控股、长飞集团、烽火科技等一批上市企业。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47.6%,“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进一步稳固。

五是从城乡二元到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和区域发展统筹推进

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城市数量从132个增加到672个,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成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区域发展格局。

湖北城镇化率由10%左右提高到60.3%,城市数量由4个增加到37个,GDP过千亿的城市增至10个。武汉人口达千万、GDP过万亿,推进新一线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荆楚乡村更美。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双十工程”,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湖北绿色发展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湖北要在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打造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从“四基地一枢纽”“两圈两带一群”“一主两副多极”到“一芯两带三区”,湖北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

六是从比较优势到创新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势头强劲

科技投入大幅增加,投入强度提升至2.18%,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18年我国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商标注册申请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涌现出“两弹一星”、量子通信等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高新区数量由27个发展到168个,2018年中国“独角兽”数量超美国,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2018年,湖北省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升至全国第七;拥有国家高新区12个,位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6500家,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突破2万家。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以集成电路为代表十大重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光谷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资源聚集地,“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七是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不断支撑推动经济发展

劳动力资源绝对量依然庞大,近9亿人的规模劳动年龄人口和2.44亿的流动人口。2018年,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到29.3%,人口素质显著提升。实施了“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人才强国战略落地生根。

武汉拥有高校91所,两院院士73人,各类科研机构122个,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130万,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智力优势,湖北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

八是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劳动力、资源和土地等要素红利都在消失,必须要突破单一要素投入的“瓶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到深交所,从新三板上市到科创板开市,我国初步形成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组成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同时,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

湖北金融业快速壮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5%。2018年末,上市公司数量达102家,总市值8373.02亿元。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等在湖北探索发展。湖北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

九是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开放型经济持续提升

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沿交通干线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探路开始,18个自贸试验区共同形成新一轮全面开放的“新雁阵”。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再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贸易大国地位日益巩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流动性开放转向制度性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从第一家中外合資企业落户武汉,湖北持续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湖北进出口总额70年来增长了600多倍,实际使用外资、世界500强企业数、服务贸易进出口、对外承包工程、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数等指标绝对额居中部首位。湖北共有国家批准的开放口岸5个,综合保税区3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5个以及特殊商品进境指定口岸15个。

十是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衣食住行的消费从温饱型转向享受型。建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我国整体消灭绝对贫困,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创造了世界减贫奇迹。

湖北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消费能力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成。十八大以后的6年间,全省累计减贫555.6万人、出列贫困村4021个、摘帽贫困县20个,贫困发生率从18.8%下降到2.4%,创造了湖北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三、新中国经济70年主要经验

湖北经济70年之于新中国经济70年是一个缩影,湖北经济探索之于新中国经济实践是先河,湖北经济分量之于全国经济格局举足轻重。寻找中国伟大奇迹的秘笈,也是湖北沧桑巨变的宝典。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取得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保证。从国民经济恢复、初步建立工业化体系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再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党总能为经济发展“定好向”“掌好舵”。坚持党的领导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这是中国人民从70年经济实践中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

二是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农村体制改革发轫于小岗村的“红手印”,个体户催生了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电商、共享经济等的发展驶向数字经济蓝海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正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推动着新中国经济一步一个脚印坚实的走下去。

三是坚持科学理论的引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科学理论的引领,就没有持续正确的经济实践。70年来,我们党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一系列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抓住发展机遇、战胜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四是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70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就在于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进而统筹推进其他各项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

五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不是姓资姓社的政治问题。我们既需要成熟的市场,也需要规范的政府。通过成熟的市场,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作用,实现市场对各种资源自发而高效率的调配。通过规范的政府,有效避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失灵”,发挥好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职责和作用。

六是改革开放是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其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市场化改革等等莫不是如此。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新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

七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精神已深深刻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当前,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掌握核心技术这一“大国重器”;既要加强基础研究,又强调应用基础研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八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70年来,我们有过大跃进之类的历史教训,也有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认识把握经济规律,才能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发展。遵循经济规律,中国经济航船才能乘风破浪、稳健前行。

九是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不是从书本出发、从经验出发,而是针对我国经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炼出的有针对性的战略思想和方针。围绕主要矛盾变化,进而制定区域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五年规划等战略。

十是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对宏观经济来说,就是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急转弯、大刹车、猛刺激。同时,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項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归根到底,新中国经济70年的密钥就在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中国道路”,找到了一个自主选择经济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中国模式”,找到了一种扎根中国土壤和实际,沉淀为具有启发意义的“中国经验”。

(作者单位: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党校)

猜你喜欢

湖北经济发展
The rise of China-Chic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