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夜间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2019-10-26法制日报马树娟

法人 2019年9期
关键词:消费经济发展

◎ 文 《法制日报》记者 马树娟

夜游景点、夜品美食、夜赏曲艺、夜购好货……2018年以来,天津、上海、北京、广州等10多个城市陆续发布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一时间,打造夜间经济带、构建夜间经济集聚区,促进夜间消费增长,激发城市活力,成为多个城市不约而同的新选择。

在很多人印象中,在农耕时代,先人们一直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形成,夜间经济逐渐孕育而生。据史料记载,到了宋朝,一些城市的夜市已经颇为繁华。《东京梦华录》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可见,夜间经济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发展壮大而自然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

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乃至现代商业社会,经济活动愈发向城市集中,夜间经济也成为一个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报道,很多国际性大都市都非常重视夜间经济活动,夜间灯光亮度甚至成为人们衡量和评价一个城市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夜间经济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生活质量、消费水平、开放度、投资软环境的重要指标。如北京的三里屯、成都的春熙路、南京的秦淮河等,都成为这些城市夜间休闲娱乐的地标性去处,也成为这些城市夜间经济的一张名片。

良好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夜经济的繁荣

我国夜间经济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其对于改善城市消费、积聚人气多有助益。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地紧抓消费升级契机,从餐饮、文旅等消费入手,大力发掘夜间经济增长潜力,从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时光交错之美到北京故宫上元夜灯光秀的惊艳亮相,从南京秦淮夜游的古朴韵味到重庆两江夜游的立体灯火感观等,这些文旅项目的火爆无不凸显出民众对夜间消费的巨大需求。

当前,无论是中央高层,还是各省市层面都在积极推动发展夜间经济,这其中除了尊重夜间经济发展规律和延续发展惯性外,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从国内看,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增长动能逐渐从投资向消费转型,消费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愈发重要。夜间经济作为城市消费新动力和经济新增长点,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承载点和切入点。有统计数据显示,有60%的消费都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由此可见,夜间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小觑。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为中国经济稳健运行提供支撑,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在这种背景下,繁荣夜间经济、提振夜间消费、促进社会就业便成为很多城市的共同选择。

不过,各地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时,也要注意规避一些误区。首先,夜间经济不只是璀璨的夜间灯光秀。当前不少城市发展夜间经济时,都斥巨资打造夜景灯光,然而,如果只注重提升和延长城市夜晚的亮度和璀璨度,忽视夜景营造对相关资源的整合作用以及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那么这种灯光秀只能给公众以视觉享受,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其次,夜间经济不是纵欲式狂欢、无休止消费。夜间经济的确是从聚集了餐饮、购物的夜市发展而来,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发展夜间经济不仅仅是把白天街头的游商小贩克隆到晚上,并将其扩大化、组织化、合法化,夜间经济业态应当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作为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区经济在夜间的延伸,夜间经济应该在提供美食、购物消费场景的同时,增加“游、娱、体、展、演”等更为多元化的消费服务和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诉求。目前,一些城市将原本很少在夜间开放的图书馆、体育馆、展览馆、博物馆予以开放,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最后,发展夜间经济不是简单地在城市中划出一片区域,将各类经济业态杂糅在一起。一个城市什么区域夜间人气最旺,什么区域适合发展夜间经济,政府应尊重市场内在经济规律和夜间经济内在发展逻辑,而不是凭借有形之手随意划出一片区域,另起炉灶进行构建打造。如何在保持夜间经济的烟火气和管理的规范化上进行平衡,政府部门还需多加斟酌。

的确,夜间经济会给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但同时也给城市管理者的综合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和考验。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就特别提出,要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这句话可谓道出了进一步发展夜间经济、挖掘夜间消费潜力的瓶颈。对此,城市管理者当未雨绸缪,统筹规划,并提供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作为保障。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发展夜间经济不单是道经济题,更是关涉城市发展的管理题。目前对于发展夜间经济,多地都出台了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这种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的做法,有助于将夜间经济放置在经济发展和城市管理的高度通盘统筹,也会使相关后续工作的推进有依据、有措施、有标准。

第二,完善夜间公共交通等配套服务体系。目前很多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多是保障城市日常的运转,如公交运力多分配在日间,老百姓夜间出行则多依赖私家车、网约车等。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则要特别关注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体系能否与夜间经济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如果一个游客夜间欣赏完精彩的当地曲艺后,打不到车、吃不到饭,很难想象这名游客还能对这个城市持续产生好感。

第三,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发展夜间经济要树立法治思维,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方面要降低夜间经济街区经营主体的准入门槛,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简化审批程序,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随着夜间经济在整个经济业态中的占比逐步提升,也要强化夜间经济秩序维护、应急管理、治安防控和执法监管。对涉及食品安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环境污染等问题,要统一管理标准和执法尺度,切实加强监管,从而为做大夜间经济、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发展夜间经济给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的承载点,但只有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依法依规监管,才能推动夜间经济在法治化轨道内健康运行,才能让社会各方在璀璨的夜空下更好地分享城市发展成果,增强在城市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猜你喜欢

消费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