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芍药散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2019-10-25许东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9期
关键词:硝唑芍药盆腔炎

许东阳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经久不愈等特点,常表现为月经不调、腰部疼痛、白带量多、性交疼痛等症状[1],严重时甚至导致女性不孕不育,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造成较大损害。目前临床常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以奥硝唑应用最广泛[2],该药主要通过促进药物分子结构中的硝基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抑制厌氧菌的DNA复制以致病微生物凋亡,从而发挥缓解病情的作用。但单一使用抗菌药治疗,疗效不佳,且存在抗菌谱窄、易产生耐药性等不足。中医认为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应以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为主。亦有文献报道,当归芍药散具有抑菌消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等作用,对疾病转归具有一定积极作用[3]。目前国内尚缺乏当归芍药散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报道,为此笔者展开临床对照性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修订版)》[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B超等影像学检测确诊;②符合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如面色淡白或晦滞,少气懒言,气血虚弱,身卷乏力,舌淡暗或有紫斑,苔白腻,脉沉涩;③近期未使用类似药物治疗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②伴有精神障碍及不配合治疗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合并严重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纳入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年龄26~54岁,平均年龄(36.76±6.53)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08±1.52)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8例,中度17例,重度13例。对照组年龄26~54岁,平均年龄(36.76±6.53)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08±1.52)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8例,中度17例,重度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入组后两组均接受全身营养支持,安排合理作息,保持心情愉悦等常规处理,同时对照组给予奥硝唑分散片(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460, 规 格:0.25 g/片 )口 服 治 疗,0.25 g,b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当归10 g、芍药30 g、柴胡15 g、蒲公英15 g、泽泻15 g、川芎15 g、茯苓12 g、白术12 g、红藤12 g)治疗,1剂/天,加入600 mL水煎制成汤剂,分两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20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估

①于治疗前后采用EpicsEliteEsp流式细胞计(美国Coulter公司)检测患者CD4+、CD8+细胞值,并计算CD4+/CD8+比值。②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37℃水浴孵育20 min,以转速为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IL)-2、IL-10水平。③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疗效[5],其中腰骶痛、白带增多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B超显示盆腔包块和积液完全消失为治愈;症状改善,B超显示盆腔包块和积液区较治疗前减少≥60%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B超显示盆腔包块和积液区较治疗前减少≥40%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B超查示结果无变化为无效。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④观察与比较治疗期间所出现的头晕、恶心、皮疹及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 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D8+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血清相关免疫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 TNF-α、TGF-β1、IL-2、IL-1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F-β1、IL-2、IL-10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状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等组织发生慢性炎症的一类疾病,可因经期卫生不良、多个性伴侣、产后感染、宫内节育器、性传播疾病等原因引起。该病易诱发盆腔淤血,导致卵巢功能损坏、输卵管粘连、阻塞,若不施加治疗,任由病情进展可致不孕不育,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该病的治疗仍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奥硝唑为第3代硝基咪唑衍生物,对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能力,现已成为治疗盆腔炎的首选药物,但临床实践表明,长期单一使用该药治疗的效果不佳,且易产生耐药性,并引起患者体内菌群失调[6],对疾病转归适得其反,故常需联合其他药物以提高整体疗效。

有研究发现,中药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一定积极作用[7]。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属“热疝”、“痃瘕”、“带下”等范畴,多因气行不畅、淤血阻滞、湿热寒湿所致,故治疗以活血化瘀、凉血解毒、清热利湿为主。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方中当归生血养血,赤芍补血活血,现代药理学证实[8],当归、芍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小板血栓形成,从而发挥改善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量、扩张动脉血、改善微循环等诸多作用。川芎乃血中气药,可活血行气、化瘀通络、走而不守,具有引经之效;柴胡疏肝理气、畅郁行滞,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红藤活血通络,白术健脾化痰。诸药合用共奏肝气舒畅、脾气健旺、冲任调和、活血祛痰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当归芍药散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可产生协同效应,对疾病转归产生积极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TNF-α、TGF-β1、IL-2、IL-10 是体内重要的炎症介导活性因子,与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发展、转归均有着密切的关系[9]。其中TNF-α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可促进Th1细胞向Th2细胞转化,启动多种炎症因子反应,促进炎症性反应进程。TGF-β1在炎症、组织修复以及免疫功能上都具有调节作用,不仅可抑制IFN-γ、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分泌,亦能够阻滞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下调过度的免疫反应,进而发挥抗炎作用。IL-10是一种多细胞源、多功能细胞因子,可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进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IL-2能够促进细胞因子产生,活化T细胞,是一种调控免疫系统的细胞活性因子,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TGF-β1、IL-2、IL-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该治疗方案可抑制机体过度炎症反应。相关研究表明,在慢性盆腔炎中T细胞参与调节子宫组织黏膜中各类抗体分泌细胞的定向分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可影响和反映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和状态[10]。CD4+细胞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的标记物,且细胞数量减少程度与免疫功能受到损害程度呈正相关;CD8+能够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同时降低机体免疫功能;CD4+/CD8+为免疫调节指标,若>2.0或<1.4则表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本研究中,治疗后治疗组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表明当归芍药散联合奥硝唑分散片可调节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当归芍药散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调整患者的免疫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亦存在不足之处,即样本数有限、研究时间相对较短、未对相关指标进行动态观察,故而有关该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需循证医学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硝唑芍药盆腔炎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急性盆腔炎患者奥硝唑、青霉素V钾胶囊联合治疗的价值分析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陆抑非《芍药》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兽药中非法添加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检查方法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