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达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经验与启示

2019-10-24赵春哲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发展

赵春哲

1956年夏天,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了著名的达特茅斯会议,会上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John McCarthy首次提出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一词,随后人工智能取得巨大进展。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迎来第三次高潮,主要发达国家都已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机遇,纷纷出台政策加大投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中一些好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一、美国的主要做法

(一)制定国家战略引领产业发展

2016年,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密集出台了三份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文件,分别为《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和《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人工智能的战略地位显著上升。2019年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名为“维护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的行政命令,要求确保美国是人工智能研发和部署的全球领导者。这些战略在政策制定上具有前瞻性、渐进性和系统性,确定了人工智能研发的优先重点和战略目标,有效引导资金投入,并根据技术迭代和产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重点领域和支持措施,激发了美国人工智能的发展高潮。

(二)重视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数字经济时代,开源项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大量数字化成果通过开放或开源方式共享,将大大提升创新速度。据《美国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2019更新版》介绍,通过data.gov和code.gov两大开放开源平台,通用服务管理部门提供了24.6万个數据集和源代码,可让更多人接触到人工智能。美国退伍军人事务数据共性平台(VA Data Commons)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关联医疗基因数据集,这些数据都符合美国NIST标准,可以很好的被公众应用。

(三)独特的政府—大学—产业研发生态系统

在今年公布的《美国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2019更新版》中,特别提到了公私合作进行人工智能研发的重要性。认为美国在科学及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政府—大学—产业研发生态系统。它以“实用”为导向,战略性地整合研发设施、数据集和专业知识等资源,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合作方式包括项目合作、针对竞争前技术联合开展基础性研究、研究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研发人员的跨部门参与等。美国的《拜杜法案》规定,使用政府资源进行联合研发的私人部门可依法获得知识产权,这直接促进了公私合作研发伙伴关系,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扩大了政府、产业界和大学的共同成果和利益。人工智能由于其跨学科特性更加依赖官产学的深度合作,美国人工智能系统的基础研发就是由这种系统实现的。

(四)加强国际参与,保持领先优势

美国政府致力于推动支持人工智能研发的国际环境,为美国人工智能行业开辟市场,同时确保技术开发符合美国利益。2019年2月,特朗普签署“维护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地位”的行政命令后,联邦政府据此制定实施行动计划,集中联邦政府资源发展人工智能,包括强化美国劳工的技术教育和学徒制、促进各级学校开设高质量STEM和计算机科学教育、优先考虑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投资等,以维持和加强美国在人工智能研发和部署方面的领导地位。

二、欧盟的主要做法

(一)不断加大人工智能的研发投入力度

连续、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是科研的基础,欧盟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科技作为研发投入的重点,不断强化投入。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2007—2013 年)”在信息科技领域的总投入达到 90 亿欧元,居所有研发领域首位。2014 年开始实施的新的研发框架计划“地平线 2020”,在信息科技领域的预算更是比“第七研发框架计划”提高了25%。根据欧盟今年发布的《人工智能协调计划》,预计到2020年,欧盟及其成员国公共和私人部门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200亿欧元,成员国还可以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资助开展投资。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化投入使其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重要的研发中心。

(二)增加公共和私营部门对人工智能的应用

2014年6月,欧盟启动了《欧盟机器人研发计划》(SPARC),目标是在工厂、空中、陆地、水下、农业、健康、救援服务以及其他应用中提供机器人。欧盟委员会称,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涉及机器人在制造业、农业、医疗、交通运输、安全等各领域的应用。此外,今年4月公布的《欧盟人工智能战略》还鼓励成员国利用创新券、小额资助和借贷帮助中小企业数字转型,包括整合人工智能在产品、生产流程和商业模式上的应用。

(三)人工智能助力城市加速可持续发展

欧盟及其成员国除在经济领域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外,也将其覆盖到社会发展领域,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建设智能城市。2012年,欧盟成立智能城市创新联盟,推进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等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迄今已实施了370多个研发项目,吸纳了欧洲31个国家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参与。伦敦、巴黎、柏林等欧洲主要大城市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智能城市发展战略,一些中小城市甚至大的社区也在智能型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欧洲第一智能城市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2014 年获得世界智能城市大奖,是全球智能城市发展的典范。

(四)重视人工智能法律和伦理研究

欧盟希望将人工智能立法和价值观塑造作为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引导人工智能发展。2016年5月31日,欧盟委员会提交动议,要求把数量不断增长的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的身份界定为“电子人(electronic persons)”,赋予这些机器人依法享有著作权、劳动权等“特定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建议为智能自动化机器人设立登记册,以便为这些机器人开设包括依法缴税、领取养老金等涉及法律责任的个人资金账户。如果此项法律动议通过,欧盟将成为首个通过立法赋予人工智能人权的地区。在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方面,欧盟“人工智能欧洲造”计划强调“设计伦理”和“设计安全”原则,即人工智能在设计之初就必须在《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基础上,遵守伦理和道德法律原则,并考虑保护网络安全和便利相关执法活动。

三、日韩的主要做法

(一)持续加强顶层设计

从《下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开发计划》《日本复兴战略2016》,到《人工智能研发目标和产业化路线图》《人工智能技术战略》以及《未来投资战略2017》,再到今年4月发布的第5版《下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开发》计划,这一系列专项规划以及综合性战略都体现了日本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开展持续性战略部署。日本经济产业省、總务省和文部科学省成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的核心部门。2016年,韩国科学信息通信技术和未来规划部(MSIP)发布了人工智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提出“实现以人为本的智能信息社会”的“国家愿景”。2019年,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公布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宣布加大对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资力度,争取到2023年韩国能成为全球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领头羊。

(二)注重人力资源培养

面对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日本提出通过短期培训项目使从业者及时获得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在培养方式上,提倡政企校三方合作开展研究和通过JST基金培养青年人力资源。据韩国信息通信技术振兴院(NIPA)预测,到2020年,韩国人工智能硕士和博士缺口将达到4500人,为此韩国计划在2022年之前新设六所人工智能研究生院,计划培养1370名人工智能高级人才。NIPA还发布了可解决人工智能领域人力紧缺问题的短期项目,到2021年培养600名产业对口青年人才。此外,韩国政府规定韩国大学必须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三)大力支持初创企业的成长

日本认为开放式创新能够促进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加速成长。为了灵活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日本政府号召大企业通过开放创新平台、提供资金支持和开展商业合作等方式向初创企业提供帮助。除了在大企业和初创企业之间牵线搭桥,日本政府还确定了旨在培育初创企业的综合战略,包括修改公共采购方针向初创企业敞开招标的大门、将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打造成为连接初创企业的枢纽来助力企业成长。韩国政府积极培育富有潜力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提出与该领域的初创公司和企业合作研究尖端技术。

四、启示

(一)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我国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又迈上了新的台阶。下一步,应深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节能减排、新型城镇化、人口健康、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普及应用,促进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智能城市、智能养老和工业互联网等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强化人工智能的基础层创新

从中美人工智能技术实力来看,美国的人工智能公司多是做基础设施的大公司,底层技术实力相对较强;中国则多是创业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基础层创新发展与美国差距较大。人工智能基础层与技术和应用层是交替前进相互作用向前发展的,基础层的突破往往会推动技术和应用层的创新。因此,应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趋势,加强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研发项目布局,集中力量大力推进我国人工智能基础层的创新,在底层技术上不断强化投入,抢占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制高点。

(三)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

人工智能产业有三个人才梯队:第一梯队是最顶级的科学家,负责设计模型和基础架构,第二梯队主要是开发算法的专家,第三梯队是各类型工程师,负责采集数据并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数据,应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引进。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我国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坚持向各国人工智能人才“敞开大门”,探索构建新体制加快研发步伐,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开展研究。此外,美国等发达国家注重发挥企业、社会机构等市场主体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学徒制来培养人工智能人才,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一方面大学可增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或课程,在紧缺的人工智能若干领域实施短期教育培训项目,另一方面促进校企合作办学,企业的领军人才走向课堂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与交流,教师和学生也可走向企业共同参与产品研发,加速人才适应生产的周期。

(四)寻求产业政策的突破

2017年,我国先后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体现政府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对比美欧等国的经验做法,我国在该领域产业政策上仍有改进的空间,一是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包括数据开放标准,安全标准等。二是鼓励更多的场景开放,鼓励企业进行智能设备改造,支持更多的创业企业探索应用场景。三是做好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设施,如传感器的布局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工作等。

(五)构建新的社会伦理规范,确保安全和社会秩序

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高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更高的效率,另一方面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也给社会伦理和秩序带来新的挑战,必须确保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不会与人类的价值观和理想相悖。因此,我们既要做好技术系统的防护、备份和监控,又要在制度和法律层面进行安全约束。建立适当的道德和法律框架让公众为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做好准备,是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战略需要向欧盟等发达国家借鉴的地方。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智能发展
2019:人工智能
智能烹饪机
人工智能与就业
超智能插秧机
数读人工智能
区域发展篇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下一幕,人工智能!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