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机械通气方式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2019-10-24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刘永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4期
关键词:病死率心率通气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刘永萍

左心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1]。本研究探讨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方式对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63.78±5.14)岁。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5~86岁,平均年龄(65.89±5.78)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频率设置为14~16次/min,模式为S/T,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对于情绪较为激动的患者给予吗啡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2.5~5mg。观察组患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顺阿曲库铵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并连接呼吸机和面罩,同时给予患者纯氧吸入2~4min,之后实施经口气管插管,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对参数进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剂量为0.5~1mg/(kg·h),于患者病情好转后停止注射丙泊酚,当患者自主吸气压为20cmH2O,呼吸功能相对平稳后,进行撤机,于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将插管进行拔除。

附表 两组患者血清脑钠肽、心率情况对比(±s)

附表 两组患者血清脑钠肽、心率情况对比(±s)

组别 血清脑钠肽(pg/mL) 心率(次/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2) 1354.67±211.35 876.23±78.31 144.65±20.12 114.36±10.98观察组(n=42) 1353.89±213.54 453.15±51.24 145.06±20.18 93.46±10.27 t 0.017 29.299 0.093 9.009 P 0.987 0.000 0.926 0.000

1.3 评价指标 血清脑钠肽:取患者治疗前、治疗3d后空腹静脉血3ml,进行离心分离,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脑钠肽水平。心率: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3d后心率变化情况。病死率: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死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死率 对照组患者死亡9例,观察组死亡2例,观察组死亡率(4.76%)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24)。

2.2 血清脑钠肽、心率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心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心率改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心功能障碍现象,且患者的左心舒张末压上升显著,大量的液体渗入肺泡中,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等现象,提高患者发生低血氧症的几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或死亡[2]。

机械通气治疗为临床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预防患者发生低血氧症,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防止肺不张及为使用镇静和肌松剂奠定基础等,但两种方法相比,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调整患者心率状况,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血清脑钠肽水平及每分钟心率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病死情况较少,表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优于无创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以及心率,同时减少患者病死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均可调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及心率情况,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且患者的病死率较低,利于预后。

猜你喜欢

病死率心率通气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不通气的鼻孔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