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钮俊玲:把孝道文化融入企业发展

2019-10-23

时代报告 2019年9期
关键词:养老护理文化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养老问题已成为众多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负担,为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同时也为众多家庭解决父母养老问题,让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晚年生活。从2012年开始,钮俊玲先后去往德国、美国以及国内的各知名智能型养老公寓参观、考察,不断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经过多次沟通交流,反复论证,终于结合泊头实际情况,创建了津南首家全新至尊型智能养老公寓,国内独创具有泊头特色的福星园模式。

颐养

“我这可是眼皮放钥匙,开锁啦!”看到生活照料员来到床边,82岁的李兴正老人又兴奋地重复这句“原创”歇后语,他口中的“开锁”,说的是开了眼界。

在来到泊头市福星园老年公寓以前,李兴正老人已经3年没能下床,更没能看到屋外的世界了。这个倔强、有些文化的老爷子,来到福星园时刚做完膀胱手术。护理人员查房时发现老爷子正吃力地弓起身子,试图将新鞋套到脚上,嘴里不停念叨着“我想下床,我要出去”。

老人强烈的愿望成了生活照料员们的心病。经过对老人一系列的专业按摩、放松,生活照料员将老爷子扶起来坐好,又稳稳地抱到轮椅上,乘电梯下楼。

古朴典雅的生态洋房,满眼绿色,满园浸着花香,这边是小桥流水,那边是儿童乐园,院内老人们在悠闲地赏花、打球、跳舞、下棋……李兴正觉得,这外面的世界比以往82年的任何时候都好。

“没来到这以前,我真的以为,我的世界会留在我瘫痪前。”李兴正对于福星园这个新家,满满都是喜欢:“在这儿,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心情好!”

成立于2012年的福星园占地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是一家机构式养老和居家公寓式养老相结合,集生活起居、休闲养生、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机构,目前机构式养老可提供床位526张,居家公寓式养老可提供床位134张,每个房间都有电视、空调、卫生间。

“无论老人能否自理,都能在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院长钮俊玲说。

天天饭菜不重样还能给送上门;定期免费体检;免费享用棋牌室、上网聊天室、阅览室、手工制作室、书画室、健身室、乒乓球室;室外健身器材应有尽有;秧歌队、门球队、合唱队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排练,月月有比赛;注重老人的精神关怀和文化生活,组织老人习书作画、吟诗作赋;梨花盛开和果实收获的季节,去赏花、采摘、郊游……

充实、快乐、舒心。老人们都说,所谓颐养天年,也正是这样吧!

专业

来到福星园的康复中心,谢美英阿姨正坐在按摩椅上闭目养神,9个月来,每天老伴儿做康复的时候,她就顺便按摩放松一下,用她的话说,自打老伴儿患半身不遂这20年来,只有住在福星园的日子最省心省力。

51岁患半身不遂,安玉瑞已经在床上躺了20年,谢美英每天的日常就是买菜做饭伺候老伴儿,安玉瑞躺得难受了,谢美英就吃力地抱起安玉瑞到轮椅上坐坐,4个儿女一下班就往这奔,孩子们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谢美英心疼,可也无可奈何。

在来到福星园之前,安玉瑞不会说话、不会坐,可如今,持续的康复治疗后,安玉瑞不仅能稳稳地坐住,还开始恢复了语言功能。

长期卧床的鼻饲患者朱秀英老人,入住护理院后,经过在鼻饲食物中适量添钾和其他营养物质,加上康复理疗,10天后,褥疮就基本痊愈了,脸色也红润了。接着,医护人员又根据老人的病情制定了治疗、护理、康复方案,突出对老人语言功能、辨认功能和肢体功能训练。一个月后,老人已经能够比较连贯地与人交流了,并能用手梳理头发了。当儿子张书成迈进病房的瞬间,母亲挥动着双手:“我儿子,在北京,来看我了……”

坚持

在部队熔炉中走出的钮俊玲有着果敢的气魄和坚定的意志。为了保证工期和质量,年过半百的她竟然连续53个小时工作在一线,也曾创造过一夜盖起3间房的“神话”。多年来钮俊玲一直从事的都是以公益为主的工程建设,利润的多少她不计较,但工程的质量她却丝毫不马虎,如今踏进养老这个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辛。

其实,早在天南海北去考察养老机构之前,钮俊玲就已经知道前路的坎坷——在行业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前辈们”都叫苦不迭:“迄今为止,民营资本运作的养老机构无一例外都处在亏损状态。”

耳边到处都是劝退的声音。

2012年的泊头,对养老产业的认识也深受局限,孩子们觉得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就是不孝,让旁人看笑话,硬着头皮也要硬扛,哪怕是要奉养4位甚至更多老人的小两口;老人们觉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街坊四邻难以割舍,去养老院让外人戳孩子脊梁骨。观念和家庭经济状况,都让一部分人对养老院这几个字有些抵触。

可随着社会开始步入老龄化,养老产业,尤其是医养结合的养老产业必将成为刚性需求。钮俊玲说,见过太多的老无所养、老无所医、老无所乐,心疼。

她带着团队奔波在国内外各种养老机构间,最终博采众长,结合当地实际,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多方反复论证,创建了如今集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康复保健、休闲娱乐、心理疏导、临终关怀、丧葬服务于一体的养老服务机构,成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专家团成员单位”,就在上个月,福星园又被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命名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从此跻身全国标准化、规范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行列。

光去上海学习护理,钮俊玲就前前后后带队去了8次,从对方讲什么她们听什么到带着问题去,再到如今的共同探讨、毫无保留地交流提升,未来的路,钮俊玲越来越清晰了。

钮俊玲把家搬到了老年公寓,院里几百号老人,钮俊玲都认识、都熟悉。每周日,钮俊玲坚持亲自值班,认真听每位老人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

当事业与理想找到了契合点,当看到老人们健康幸福地生活在这里,钮俊玲发自内心觉得踏实、值得。

唤醒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所以,当他们开始吃饭弄脏衣服,请不要怪罪他们;如果有一天当他们站不稳也走不动的时候,请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

福星园有道232米长的石制长廊,悬挂着孝亲故事连环画、孝道经典名句,在福星园内,感恩泉、新24孝林、孝心石等小景致不时出现,这便是被评为省孝道文化教育基地、泊头市青少年孝道教育基地的集孝道文化宣传、教育、博览、体验于一体的孝道文化产业基地。

孝道文化长廊、孝道展馆、孝文化景观、新二十四孝林和孝道讲堂……每个感受过的人都不免泪水涟涟。

幼儿园的小朋友、忙于工作的成年人、颐养天年的老人,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最纯粹的孝道文化。

当一脉相承的孝道文化被贯穿企业文化始终,福星园终于找到了文化魂,找到了回归养老事业的本源。

福星园不仅精心设置了孝道文化标志,打造了一批孝道文化景点,还开展了孝道文化大讲堂和孝道文化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道德模范举办传统文化等公益讲座,面向全市评选十大孝顺儿子、十大孝顺女儿、十大孝顺儿媳等。

一石激起千层浪。唤醒爱,唤醒儿女心中的孝道,一切变得美好了起来。

“每一句话都能够触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一位老人的女儿说,“我们总是在忙碌中忽略了世界上最爱我们的那两个人,我们把最坏的脾气和最任性的姿态留给他们。直到现在我才发觉,子欲养而亲还在,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幸福、最值得珍惜与感恩的事情”。

猜你喜欢

养老护理文化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养老生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谁远谁近?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