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心筑就灵魂家园

2019-10-23石群良

时代报告 2019年9期
关键词:王平婆婆老师

石群良

郏县安良镇人杰地灵,历史底蕴深厚,自古至今,这里曾走出过不少名人大家,如古代大将军姚期,现代的崔红林将军(安良镇王平庄人,上将)等,而今,这里又出现了一位被中央及地方媒体广泛关注的、被誉为“最负责任的老师”的薛改霞。带着浓厚的好奇,8月16日,我们来到了王平庄村小学,探访了薛改霞老师。

爱,从颠簸中走来

走进校园,只见一位中年女子正在打扫校园,张晓克校长介绍说,她就是薛改霞老师。

1997年秋,薛改霞老师怀着回报家乡的一片痴情,从安阳师专毕业后,回到了养育了她的故乡热土郏县,并很快被安排到安良镇五中教书。后来,由于安良镇中学合并, 她主动到教师紧张的王平庄小学任教。

薛改霞老师介绍说,她从教22年。王平庄村小学地处平顶山安良镇东南部,属半山区,现有學生不足300人。她刚到王平庄小学的时候,学校只有100多名学生,每个班平均一个老师,根据这种情况,学校实行“大循环”——每名老师带一个班级,也就是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现在情况好多了,学校有近300名学生,师资力量也增加了,平均每班1.5个老师。她现在担任着五、六年级的数学课,同时还担任着其他班级的科学、音乐、美术、书法、英语等课程。

爱是温馨的、生动的、可触可感的,用爱心作桨,就会激起簇簇晶莹的爱的浪花。薛改霞老师说,她的娘家在郏县茨芭镇,上班两年后的1999年,她与安良镇第一中学的郭红庆老师步入婚姻殿堂。然而,很多时候,生活并不会一帆风顺,更不是一杯美酒,生活中的很多意想不到的变数总会击垮很多人,当然也会让一些人变得更加坚强。

2000年春,喜得贵子的夫妻俩虽然仍沉浸在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里,可半岁的儿子却一直不会坐、不会站,更不会吃饭,这反常的一切让小两口有了不祥的预感。于是,他们把孩子送到了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让他们意外和绝望——孩子竟然是脑瘫。

提及孩子的事情,薛改霞老师显得很痛苦,几度哽咽、几度落泪,她说,她刚教学的时候工资只有200多元,为了给孩子治病,亲戚朋友劝她请假,以便更好地照顾孩子,可为了不影响给山区的孩子上课,她毅然决定让公公婆婆带着孩子四处就医。这期间,她从来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上完课就回家精心照顾孩子。为了发展孩子的智力,她陪孩子看电视、看动画片;孩子饿了,尽管不会说话,但会“喊”着要吃的。有很多好心人劝她把孩子送到福利院或者扔掉,然而她坚决不同意。她说,那时候,经济上困难,心理上受折磨,但她总是咬着牙告诉自己,生活要向前看,心态要放平,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然而,尽管她百般呵护,孩子还是于2007年腊月被病魔无情地夺走了生命。那天,当她强忍悲痛迈进教室的时候,看到黑板上写道:“老师,虽然你失去了一个儿子,但是你还有我们全班55个儿女,我们将永远爱你、陪伴你……”瞬间,薛老师的眼睛模糊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刚刚失去儿子不久,2007年,婆婆又被查出患了子宫癌,而且已到晚期。

婆婆一病不起,她挑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每天早晨她都早早地起床,做好早餐后,伺候婆婆穿衣起床,打来温水给婆婆洗脸、梳头,还在每天晚上给婆婆洗脚。婆婆病情恶化被送到平顶山152医院住院治疗期间,为了不影响给学生上课,她就挤周末时间,与丈夫一起轮流照顾婆婆。不过,更多的时间,还是由当时看起来身体非常强壮的公公来照料,直到2008年婆婆去世。

婆婆刚刚去世四个月,一向看起来健康的公公喉咙又开始嘶哑,本以为可能是上火了,可到医院一检查,公公竟被确诊为肺癌晚期。面对接二连三的变故,薛改霞没有被不幸吓倒,而是选择了坚强面对,放学后,她就匆匆回到家里,给卧病在床的公公端饭喂药,换洗衣服,擦屎倒尿。白天没有时间做家务活儿,她就在晚上做,一干就是大半夜。2009年8月,她的公公也去世了。

说起当时的家庭经济情况,薛改霞回忆说,一家3个人患病,总计花了10多万元的医疗费,其中有7万元是借来的。为了偿还债务,她和丈夫都十分节俭,用了5年时间才还完外债。

“当老师的幸福让我忘记了疼痛”

2017年2月16日,薛改霞晚上下班回家途中与一位女士相撞,造成左脚腓骨骨折。倔强的她采取了贴膏药的保守疗法,仅仅在家休息两周的时间,她就不顾丈夫和亲朋好友劝说,拄着双拐毅然重返学校。尽管行动不便,她仍和其他教师一样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每天上六节课。此举被《平顶山晚报》记者孙书贤在当地媒体报道后,很快就引起了新华网、人民网、大河网、《河南日报》、《河南农村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电视台、平顶山电台等几十家媒体的竞相采访。

时至今日,当笔者问及此事,薛老师说,当时令她放心不下的就是她所带的班级,已经到了五年级,快毕业了,学生就像即将成熟的小麦一样,正在“上面”,她担心换了老师不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会让一些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变渺茫!

薛老师的事迹确实让人动容,她实在、本分、柔中带刚,她情感的真挚与高尚,就在于她发自本能的初心。

在网上,我搜索到了一篇发布在新华网上的报道:《“当老师的幸福让我忘记了疼痛”》,生动鲜活地再现了当时她那份神圣的初心——

新华网郑州3月24日电(郭东亮):一条腿立地,一条腿撑凳,一边不停地在黑板上书写,一边滔滔不绝地授课,一副拐杖则斜放在身边,这是郏县安良镇王平庄小学薛改霞老师上课的情形。而这种情形已持续20多天,以至于她那些尚属年幼的学生也见怪不怪了。

事起一个多月前的一场车祸。2月16日晚上,薛改霞下班回家途中,与一位骑电动车的女士相撞。经检查,她被确诊为左脚腓骨骨折。但倔强的她怕耽误学生的课,毅然拒绝了医生用钢板固定治疗的建议,采取了贴膏药的保守疗法。

在家养伤的她,总是心神不宁。“一有学生打电话来问病情,我就着急想回学校。”从教20年很少请假的薛改霞,在这场“因祸得福”的“长假”中,非但未感受到“假期”的悠闲,反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离开学校,离开学生们,我就心里空落落的”。

俗语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在家才歇了两个多星期,薛改霞就再也待不住了。伤后第三周,周一一大早,拗不过她的丈夫郭红庆就骑着电动车把她送到学校。不过,她这次比平时多带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拐杖。

看到骨折未愈的薛改霞拄拐行走于校园,校长张晓克非常惊讶,“当时我就不同意她回来工作,要她回去”。不过,校长的命令也没能改变她的执着,“我觉得学生们挺需要我的,我也离不开我的学生。”

于是,开头那一幕在她所教五、六年级的教室里频频上演,同時传递的还有暖暖的温馨和感动。“她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郏县安良镇王平庄小学的师生们对薛改霞既佩服,又心疼。

薛改霞的左腿固定有石膏,下垂时间一长,就会肿胀,细心的学生们为她搬来凳子,以支撑伤腿;拄拐上下楼不便,每每都有至少三四名同学搀扶着她;午饭时间,学生们为她盛来饭菜,饭后洗涮碗筷的工作,学生们也都争着抢着干……

20多天过去了,丈夫郭红庆每天早上6点送她到校,晚上8点多接她下班。薛改霞因伤病从早到晚都在校度过,照顾家庭、照管孩子的重任就全落到丈夫郭红庆身上,洗衣、做饭、跑腿……,他全揽了下来。

在安良镇初中教授初三历史的郭红庆对妻子非常理解:“她在家养伤的时候,心里总是想着学生,后来她决定来学校上课,我也支持她,包括承担所有家务,这些我们都没有任何分歧。”

薛改霞对学生的感情,并非如流星般的刹那一闪,而是像美酒样醇香绵长。

……

薛改霞深情地说。“我觉得当老师挺幸福的,当老师的幸福让我忘记了疼痛。”

做一个负责任的老师

在金钱至上、道德滑坡的今天,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要的是真心、良心、善心和不变的初心。

薛改霞老师为我们演绎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当然,同样感动并为我们演绎这种可贵品质的还有茨芭镇的李金歌老师等。是他们,为那些山区的儿童守住了心灵的家园。

在山村,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尽管有些家长是在神垕就近打工。

薛改霞老师说,留守儿童大多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带,而这部分老人大多没有文化,为了能够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薛老师总是趁家长们接送孩子的时机,适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她的班里有一个叫王贺的留守儿童,平时在家里由爷爷奶奶带,虽然非常聪明,但由于粗心,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有一次,王贺的爷爷来校接学生,她就对王贺的爷爷说:“在家要多鼓励孩子,你就说:‘薛老师说了,只要你学习认真,数学一定会考试第一。”说来这孩子也算争气,自此以后,王贺的学习综合成绩很快就在全班排名第一,即便平时最差的英语成绩,也在班级排到了五六名。

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教授有效的方法。薛老师引申说,在英语的教学中,字母是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所以26个字母非常重要。小学低年级(一般从二年级起)的学生已掌握汉语拼音,用拼音朗读和阅读的能力基本形成。由于汉语拼音中有许多音与英语的发音相似,如英语中的辅音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发音大部分很相似,汉语拼音的ao 与英语中的元音au的发音基本相同,采用自然拼读法进行语音教学,就可以利用汉语拼音对音素教学产生正迁移作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薛老师还采取“传帮带”的方法,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她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那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巩固并提升自身学习成绩的最佳途径。

在小学当老师,就必须把自己打磨成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一个人担任多学科的基本技能,而英语学科只是薛老师半路出家拓展出来的一个新“品种”,“数学”才是她手中最拿手的“兵器”。

薛改霞老师还注重向年轻的老师学习,她说,现在知识更新太快了,尤其网络教学,当年在校的时候学的只是皮毛,她感叹道:不学不行啊!

为了进一步探索网络教学法,她从网上为儿子订了一套课件进行学习。

薛改霞老师颇有大爱情怀。2011年5月8日,薛改霞老师的母亲有病被送进县医院,她突然接到校长打来电话,说她班的留守儿童胡迪外出上网,到现在都没回来。这时已经是深夜了,薛老师二话没说,安顿好在医院就要上手术台的母亲就去寻找学生。

胡迪是个留守儿童,她曾多次去他家家访,尤其难忘春节家访时学生父母的托付,这不仅仅是一份承诺,更是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她一个挨着一个网吧地寻找,终于在凌晨一点多,找到了自己的学生,并连夜把学生送回了学校宿舍休息,后来经过薛老师的多次感化,最终使那个学生改变了自己的陋习。

龙龙(音)是薛老师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一个男孩,因父母离异跟着父亲生活,而他父亲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有钱就赌博,有时还带着孩子赌博。由于耳濡目染,孩子不想上学,经常缺课,养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良习惯,有时还拿同学们的东西。薛老师自从担任他的班主任了解情况之后,就经常家访,与他细心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感化了龙龙。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就改变了陋习,不再拿别人的东西了。后来,龙龙的父亲因病去世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她就从中协调,由孩子的外婆、母亲和刚结婚的姐姐共同做监护人,不让孩子休学。现在他再也没有缺过课,学习也认真了。

薛老师的爱人每天一早一晚接送她上下班 ▲

猜你喜欢

王平婆婆老师
阴差阳错
耍脸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如此婆婆
六·一放假么
咱去机场接个人
咱去机场接个人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