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每一朵花红

2019-10-23时伟

时代报告 2019年9期
关键词:郏县继父雪糕

时伟

八月,秋阳依然如虎。

我们从郏县县城驱车西行,去薛店镇肖庄村采风。

肖庄村小学有一位女教师叫周素菊,人像名字一样美丽,可有人却称她为“疯子老师”。疯子怎么当老师?我更加好奇。

1999年,周素菊从河南省汝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生她养她的故乡——薛店镇青杨庙村。薛店镇距县城约40里,青杨庙坐落在薛店镇东北5里处,地处丘陵,穷乡僻壤。但这里有她的童年,有她的欢笑,更有她美好的记忆。她决心在这片热土洒下汗水,播种青春,收获成功和幸福。

担任六年级二班班主任兼语文课老师这年,她刚满18岁。

初生牛犊不怕虎。她甚至暗暗庆幸,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她委以重任。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才领会到接手带这个班的无奈和艰辛。

班上54个学生,其中8个孩子结成了“八弟兄”。这“八弟兄”,个子大,学习差,犯纪律,好打架,打架甚至敢掂刀。课堂上,老师往黑板上写字的机会,他们竟从前排跑到后排,或从后排跑到前排,制造声响,根本不把这个个头没有他们高的女老师放在眼里。甚至,有学生指着教鞭说,这个东西制服不了我们,我们压根就不怯。

一天下午下学时,有学生报告,“八兄弟”准备明天打群架,已经做了分工。得知消息,晚饭时,她让老妈陪同逐个走家串户上门劝说。那个学生“首领”拍着胸脯向她承诺不再打架。

谁知,第二天打架事件竟生生地如期发生了。

一个初出茅庐、喜欢做梦的花季少女,本想在自己心仪的教师岗位上“捧着一颗心来”建功立业,结果竟然出师惨败,她流下了委屈的眼泪。

校领导找她谈心:“从教学方法上寻求一下突破怎样?”

她恍然大悟,从课堂教学做起,把课堂还给孩子,师生互动、双向交流,自己不再唱独角戏,每节课都突出“互动有趣”的原则,让学生快乐接受知识传递的同时,也增进了感情的交流,慢慢地爱上了课堂。

《种子的发芽》一课,她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让孩子们动手表演;课外活动跳绳,她以身作则,和孩子们比速度、比耐力,尽情地游戏。孩子们笑她也笑,孩子们“疯”她也“疯”。

班上秩序渐渐有所好转,“八弟兄”也在逐步转变。“周老师教着还怪美哩!”孩子们纷纷说。

但违犯纪律,特别是打架的事情还不时发生。

“孩子们,我心里除了爱,真的对你们束手无策!”她动情地说,“如果你们觉得我这个老师不称职,教不了你们,我可以向学校申请调换你们喜欢的老师!”

她把这种情绪带回了家。母亲劝她说:“孩子哪有不淘气的?”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以为是好当的?不了解情况就敢接这个班,还以为是香饽饽?看来你不是脑子进水了,你是疯了!”闺蜜也是好意。

她因此曾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

一天晚上,她去学校,发现家门口竟有几个熟悉的身影,见她出来猛然躲藏起来。她会心一笑,大声说:“出来吧,躲什么躲,我看见你们了!”

班上的“八弟兄”慢慢走了过来。其中一位低声说:“老师,你别走,别离开我们!”

她一惊。机会难得,就大手牵着小手来到了村北的小山坡上。她要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去看看那个世界别样的风景。

他们席地而坐。老师谈,孩子也谈,谈理想,谈未来,谈自己的成长过程。滔滔不绝,热火朝天,连天上的星星也一动不动地倾听着他们师生心灵的交流、碰撞和沟通。

她终于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之后,这个班好带了。纪律、秩序、学习……好人好事多了起来,面貌焕然一新。

从此,那些成绩较差、自卑、疲沓、调皮捣蛋,在别的老师眼中很另类的学生,经周素菊老师之手调教,也一个个变得自强、自爱、勤奋、向上起来。

谢庄是周素菊的婆家所在地。2008年,她调到谢庄小学任教,接手的是一个在全镇成绩排名倒数第一的班级,教语文和英语。

在教室,她看到课程表上竟没有英语课,仔细辨别才发现英语二字竟被抠成了窟窿,孩子因此把英语课叫做“窟窿课”。课堂提问,一问三不知,有些知识点是早在三年级学过的。哪里断就从哪里接,从三年级英语补起。每节课,她总是自己先把英语课文背诵一遍,然后和孩子们进行单词互动,强化记忆,并要求给孩子们自己定时完成课文背诵任务。她创造的“头脑风暴”英语教学法,学生激情澎湃,“窟窿课”变成了“乐趣课”。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她所带的这个“倒数班”一跃成为全镇第二名。她也成了家长满意、孩子亲近的人。

2012年端午节这天,午休后起床,她发现窗台上有个食品袋,里面有切好的西瓜、一盒豆腐菜和一小包油馍头儿,还有一个小纸条,上面写道:“不要猜是谁,吃过后请把饭盒放在五年級教室后就行。”周老师想:“我没教五年级的课呀?这会是谁呢?”

就这样,周老师爱孩子,孩子们也时刻想着他们的周老师。

校长李天骄说:“你给孩子们吃啥药了?他们变得这么听话?”

周素菊说:“除了爱,我什么也没有。”

是的,班级管理重在心灵沟通,你正确对待孩子,付出真心真爱,孩子们就接受你的管教,就好管。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如此呢?

好教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周素菊做到了。

周素菊说,赵远鹏是刻在她生命里的一个学生。

六年级,赵远鹏坐进了周素菊的班里。这个孩子很瘦,看似营养不良,他衣衫褴褛,冬天里竟穿着妈妈的棉袄来上学,同学们看不起他、嘲笑他。他性格内向、胆怯,经常独来独往,有时上学来身上竟带着伤。于是,周素菊开始观察、关注、关心这个孩子。原来,赵远鹏出身重组家庭,他是随妈妈从山西过来的,妈妈又生了两个孩子,继父赵国良脾气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家境十分贫困。但,周素菊发现,赵远鹏有担当、善良、独立、孝顺,而且心无芥蒂,从不说继父坏话,对继父的行为居然心存理解。他说,爸爸不止打他,也打弟弟妹妹,不止不让他上学,也不让弟弟妹妹上学。下学回家,他就和弟弟妹妹一起有条不紊地干家务。每当继父发怒,他总是挡在弟弟妹妹前面。

周老师觉得很有必要做一次家访。

她刚走到赵家门口,就听见孩子撕心裂肺的惊叫,她急忙跑进院子,看到了惨不忍睹的一幕:远鹏继父赵国良掂着一根棍正疯狂地追打孩子,远鹏妹妹的头上流着血,弟弟抱着爸爸的腿,远鹏妈披头散发与丈夫撕扯着,远鹏正被继父追赶着,看到老师,远鹏立即扑向老师怀中,周老师一手抱着远鹏,一手挡着棍棒,手都被弄伤了。

远鹏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周老师的心仿佛针扎一般。从此,她就与这个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像上学一样,每天必来远鹏家一趟,疏导父子关系,安抚母子情绪,调和家庭矛盾,渐渐赢得了这个家的充分信任。远鹏妈有事回山西,就把远鹏托付给了周老师,说是自己不在家,生怕继父把孩子打出啥好歹。于是,周素菊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远鹏做饭、洗衣、辅导功课。

有一次,周老师带学生去镇里参加竞赛,天气热,她给每个孩子买了一块雪糕,别的孩子都大口大口地吃着,只有远鹏用舌头小心地舔着,生怕惊动了雪糕似的,然后又把雪糕小心翼翼地包好,放进了书包,当时她也没在意,心想可能孩子嫌凉,待会儿再吃呢。谁知后来听远鹏妈说,孩子是把雪糕带回家给弟弟妹妹吃呢。到家后,远鹏就使劲翻书包,妈妈问他找啥,他说,他给弟妹带的雪糕不见了。妈妈哭了,不曾吃过雪糕的远鹏不知道雪糕早被酷暑融化了。她听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涩。她跑去买了各式各样的雪糕拿给远鹏和弟弟妹妹吃,看着孩子们贪婪的吃相,她笑着流下了泪水。

“吃吧,孩子们!记住,雪糕会融化,贫困和苦难也是会融化的。苦难换个角度看,它是一笔财富,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让你们坚强、独立,自尊、自爱,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屈服、都能昂扬向上、团结一致的财富!”这是周老师在远鹏的周记中写下的批语。

这一年,远鹏努力刻苦,考上了县初中。要知道,上县初中是当年多少农家子弟的梦想。周素菊飞奔着把喜讯带给远鹏,带给这个家。她多么希望这个家因这一喜讯而改变,而越来越幸福。可是,短暂的喜悦之后却是无奈的哭泣和叹息——因为无力支付各项费用,继父赵国良就说了两个字:不上!

看着远鹏眼中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又熄灭,周老师心潮起伏。当年自己考上高中因学费问题而不能如愿去上学,她也是如此的伤心和失望,那种希望破灭的无助至今还在心上隐隐作痛。回家后,她辗转反侧,想到了自己上学时老师和同学热心的帮助、真心的扶持,没有老师和同学,就没有她的今天。如今自己站在了老师的位置上,她能袖手旁观吗?一边是多病的妈妈和并不富裕的家,一边是学生热切的希望和明媚的未来,她犹豫了,她纠结了。

“家贫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孩子的前程一旦错过了,也许永远就错过了。”她自言自语。

于是,咬咬牙,她拿出了自己一个月的全部工资380元交到了远鹏妈的手上。那一刻远鹏妈哭了,连一向刻板冷漠的继父赵国良也是满脸的感激。

类似的资助不曾间断。有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张亚茜,2008年考上了县初中,周老师拿出了一半的学费,刘亚茜才上了县初中。三年后,她考入郏县一高圣光班,又三年,考入海南师范大学。教师节那天,刘亚茜给她发来的短信:老师,我已平安到达海师,四年后我会送你一个学霸亚茜,还要做像您一样的老师:无私、温纯、美好!

这就是我们的周素菊老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善于“撒钱”,乐于“撒钱”。她是不是疯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周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并总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

刘金行,一个智障孩子,10岁那年被家长送到学校上学,他一直是别人眼中的玩偶和笑料。

六年级,金行成了她班的学生。有人说:素菊,你们班多了个“活宝”,今后可有好戏看了。周素菊却认为:金行是个孩子,上帝眷顾他,只是少赐予他一些烦扰的心智,让他活得更纯真而已。

班上不准带零食,唯独金行例外。周老师告诉金行不能乱扔瓜子皮,金行就把瓜子皮放在纸上包起来扔进垃圾桶。周老师立刻表扬了他,并郑重地告诉学生:“金行是我们班的学生,不管他有了怎样的表现,我们不许嘲笑,不许指指点点,他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要真诚地帮助他,虽然他不能在求知上与我们同行,但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

孩子们是善良的。在共处的日子里,学生和她一起分享著金行的进步:原来上课就睡的金行会写数字了,她郑重其事地给他批改;金行会写“行”字了,大家纷纷夸奖他;金行把从电视上学的骑马舞跳给大家,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金行为班级洒水了,同学们抢着记在好人好事本上;金行买了新衣服,理了新发型,大家齐声称赞他;金行没笔了,有人会立即递上;天冷了,金行的耳朵和手冻了,有人给手套,有人涂药膏。憨孩子也贪恋集体的温暖,原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金行稳稳地坐在了教室里。原来不爱说话的金行,竟学会了打招呼:“老希奥!(老师好)。”虽然口齿不清,但他正在走出一个半封闭的世界,开始融入集体,与人交流……

采访结束,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呢?周素菊用她17年的守望、坚持和“疯”劲儿做了很好的诠释。凭着这股“疯”劲儿和17年的守望、坚持,周老师也把自己“疯”进了 “郏县优秀教师”“郏县优质课教师”“郏县骨干教师”“郏县首届双优名师”“平顶山市首届教学能手”和“郏县最美教师”的行列。她的“疯”感动着我,当然,我也一直在找寻她为了什么而“疯”的答案。最后,我写下这样一行标题:

为了每一朵花红!

猜你喜欢

郏县继父雪糕
郏县红牛长成知名品牌
雪糕
一支雪糕
2019第二届中国郏县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
小熊当当吃雪糕
一头卖不掉的牛
一头卖不掉的牛
雪糕
一头卖不掉的牛
写好郏县如诗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