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深渊》中杰德温的三重人格

2019-10-23张瑶

北方文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自我弗兰克深渊

张瑶

摘要:作为弗兰克·诺里斯创作的小麦史诗三部曲之一,《深渊》讲述了主人公杰德温跌宕起伏的投机事业以及曲折的爱情经历。尽管诺里斯一直秉持着自然主义写作的风格,但归根到底其创作还是直接或间接地聚焦于生活在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之下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通过对他们的侧面或正面的刻画再现美国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给个体的人性和心理带来的历史考验,以致引起人们的警醒和反思。鉴于此,本文着眼于小说主人公杰德温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展开讨论,讨论其行事心理与人格结构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秉持个人主义的经商模式助长了本能欲望对个体的操纵,追逐小麦投机的高额利益使杰德温陷入自我毁灭的“深渊”。所以,杰德温投机破产的原因不能纯粹归咎于自然主义倾向,它一定程度上与其内心的本能欲望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反映了诺里斯对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性备受考验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思考。

关键词:弗兰克·诺里斯;《深渊》;“本我”;“自我”;“超我”

一、引言

弗兰克·诺里斯因创作小麦史诗三部曲而被文学评论界视作美国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同时他也是芝加哥城市生活的体验者、观察者和书写者,可谓是集自然主义写作理念于城市书写的“大师”。继《章鱼》赢得国内外的极高声誉之后,第二部《深渊》也随之受到文学批评家们的关注。该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杰德温跌宕起伏的投机事业以及曲折的爱情经历,不仅对芝加哥期货交易市场中的资本家们炒作小麦的行径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刻画,还一定程度上注重描摹主人公杰德温在投机和爱情中的心理情感冲突。小说以杰德温的破产为结局,揭示了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社会、文化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状况,以此反映经济社会转型给个体的人性和心理带来的历史考验。

对于《深渊》这部小说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多从作品主题、叙事特点、人物分析和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解读,鲜有从主人公的心理层面来考察其参与小麦投机而进行垄断终究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笔者试图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结合作品问世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语境,探讨造成其失败命运的心理学根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被誉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典范,他开创性地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这三重人格结构。其中,“本我”处于核心位置,是与生俱来的、最神秘的部分。“本我”以“快乐原则”为导向,涵盖了人的本能、冲动与欲望。以“现实原则”为指导的“自我”代表“我们所谓的理性和常识的东西,它和含有情欲的“本我”形成对照”。[1]“超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最高尚、最理想的境界,包括道德伦理,社会规则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总是相互对立、相互冲突,也正是因为这种失衡引发了个体错综复杂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

二、杰德温的“本我”人格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天生就受到一种未知的或潜意识下的本能欲望的驱使,使其难以服从大脑理性思维和社会道德法则的管控。一个人的“本我”不受道德伦理和逻辑思维的约束,其思想和行为无外乎是力比多驱使下的产物,即是为了满足自身原欲的需求。小说中,杰德温经商发迹而进行小麦投机,为的就是要获取高额的物质财富,施展自己的男性“攻击性”,释放其本能的欲望。杰德温出生低微,但精明能干,他在芝加哥先靠房地产发家之后,为了牟取更高的收益转而投机小麦期货。凭借对市场趋势的正确预测,杰德温不断获得成功,从此全身心投入事业,成为操控芝加哥乃至世界小麦期货市场的投机商,一度让其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正是由于受到本能欲望的操纵,杰德温变本加厉地追求物质财富,他似乎一直都在为金钱而奋斗。“当你知道如何处理一桩买卖,能够向前看,比别人看得更远一些,能够冒其他人不敢冒的风险,进行安排和策划,然后看到事情就按照你想象的那样发展—那是非常有趣的。”[2]也正是这种欲望的膨胀让杰德温失去了一名合格投机商的基本判断力,导致他盲目抬高小麦价格,以至于最后违背市场价格规律而破产。其次,杰德温的本能欲望还展现在其对劳拉的追求上。小说中,劳拉被刻画成明艳动人、有梦想、独立自主的“新女性”。初次遇见劳拉,杰德温就一见倾心,深深地被她的优雅和美丽所吸引。为了追求到劳拉,他不惜设身处地、想尽一切办法找机会接近她。尽管他天生不像劳拉那樣喜欢高雅的古典艺术,杰德温仍旧不厌其烦地去听歌剧。“一会儿听歌剧,一会儿在麦克维克租个包厢,一会儿共进晚餐,更经常的是坐在杰德温的那两匹小跑步的马后面,在林肯公园兜风”。[3]当劳拉终于答应他的求婚时,杰德温兴奋不已、激动万分,似乎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这正好与“本我”的“快乐原则”相契合。“本我”的欲望揭示了杰德温内心最本质、最深层的存在,让他沉浸在无限的欲望中无法自拔。

三、杰德温的“超我”人格

在弗洛伊德看来,“超我”是“性冲动被压抑之后,经过一番转化或变形,通过自我的审查,向道德、宗教或审美等理想形态的升华,可视为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常讲的良心,二是自我理想”。[4]在“超我”的驱动下,“本我”的需求受到“自我”的调控,使得个体有效地遵守了社会道德规范和公共伦理。杰德温出生在密执安,亲属都是勤劳诚实耕种的农民。他只有小学学历,因为他有机会跟随一个老板做生意,便放弃了余下的学业。在一次参加完集会后,杰德温深受感动并获得启发:如果拉萨尔街的男士把做生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拯救人们的灵魂,那对社会可谓是大有帮助。因此,为了给慈善会堂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杰德温便创建了一所能供七八百名学生学习的主日学校。但学校里每周均有学生患病或是受伤。就此,杰德温要在儿童医院里设立一间专门照顾主日学校的学生的病房。杰德温的座右铭是:“做事不偷懒,满腔热忱,赞美上帝”。[5]婚前,杰德温一直生活在密执安路一栋旧房子里。“他姑妈在为他管家,他的侄子侄女在家里到处乱跑。这类客人在他那里总有不少,不是刚来,就是要走”。[6]尽管这些人既邋遢又懒惰,还经常同仆人混在一起,但杰德温仍然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与帮助。他秉持着善良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与社会。“超我”是“自我理想的载体,自我依照它来估量自己,竭力模仿它,力争满足它更为完善的要求”。[7]无论是创办主日学校帮助引导和启发学生,还是尽自己所能赡养家人,杰德温希望自己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真正实现生命意义上的升华。以此可见,杰德温的内心并不纯粹为其“本我”欲望所占据,他也希望用自己积累的财富来造福更多的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这是他有一种高尚精神品质在对内在自我进行超越。然而,杰德温还是把主日学校当作一家企业来经营,试图获取利益。杰德温给主日学校一个名叫布雷德利的男孩提供了在代理行里发信件的工作。布雷德利工作得相当出色,他一年能为杰德温节省一千美元的开支,因此杰德温解雇了其他两个职员。杰德温自认为主日学校应该是一家旨在奉献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企业。但从一定程度上说,带有盈利性质的慈善学校又正好构成了对杰德温的反讽,充分展现了其“本我”欲望与“超我”理想格格不入的矛盾。

四、杰德温的“自我”人格

从人格层次结构来看,“自我”被划归为中间层次,而“本我”和“超我”则分属人格结构的最低层和最高层。“自我”不仅能让个体意识具备认知能力,还能依照现实社会的规约行事并对“本我”的欲望和冲动进行一定的管束。杰德温的“自我”满足“本我”的欲望和需求,无法合理调节“本我”与“超我”相互抵触的分歧。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性掌握着两性关系中的主动权。维多利亚时期的“家庭天使”是女性不仅扮演着相夫教子的角色,同时也是男性思想道德的指引者。无疑杰德温追求的是贤惠型的“家庭天使”。而作为“新女性”的劳拉渴望寻找灵魂伴侣,追求性自由。与此同时,工业化、城市化和新的市场经济环境给中产阶级男性带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男性被越来越多地敦促要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约束意味着对身体进行控制,通过压抑欲望将生命能量用于生产活动。小说中,杰德温将无意识的受压抑的“本我”的欲望和冲动转移到追求财富之上,事业的成就感给让这种欲望得到了释放。杰德温对欲望的追求,使其“超我”难以实现,所以他的升华“自我”的梦想注定会破灭。由此可观之,杰德温的“自我”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实质上源于“本我”与“超我”两者的失衡。杰德温创办的主日学校也注定演变成他追求自身利益的庇护所。盈利性慈善学校体现了杰德温的“超我”价值观与“本我”欲望之间的矛盾。“本我”欲望和个人主义的结合更让其一发不可收拾。杰德温奉行个人主义价值观,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试图通过击败竞争者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贪欲和物欲。在弱肉强食、无情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杰德温无法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杰德温的“超我”与“本我”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最终导致了他的投机破产。

五、结语

通过对杰德温的人格結构分析发现,在美国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秉持个人主义的经商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它助长了本能欲望(追求物质财富)对个体的操纵。追逐小麦投机的高额利益使杰德温陷入自我毁灭的“深渊”,他沉陷于对本能欲望的满足之中而为其所操控,导致其“超我”也不得实现。由此可观之,杰德温投机破产的原因不能纯粹归咎于自然主义倾向,即个体的命运常常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等外部力量所掌控,它一定程度上与其内心的本能欲望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反映了诺里斯对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性备受考验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思考。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车文博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126.

[2][3][5][6]弗兰克·诺里斯.深渊[M].裘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215,104,114,70.

[4]陆扬.精神分析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28.

[7]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新论[M].车文博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41.

猜你喜欢

自我弗兰克深渊
弗兰克·盖里——建筑界的“毕加索”
“欲”的深渊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
弗兰克先生是个女的
数字深渊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一朵深渊色
想进监狱的蒙弗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