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习作素材的实施策略

2019-10-23王彩霞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青蛙习作课文

王彩霞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用观察来积累写作素材,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偏重主观到主客观并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如果我们能注意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开拓习作素材,就能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写出内容真实、叙述生动的文章。

一、以课本为依托,找准切入点,开拓“材”路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不论是从选材立意、思想情感,还是从表现技巧上看,都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蓝本。所以,认真阅读教材,充分运用课文,跟着课文学作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凭借语言材料,启发想象,尝试仿写。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诗歌,这些诗歌通俗易懂,结构也比较简单,极易模仿。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敢想、敢写。如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学生知道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都觉得很有趣。课后我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其他植物还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知道了它们有的靠风,有的靠水,还有的靠小动物或人来传播种子。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式来创作,学生兴趣浓厚且有话可写。于是诞生了诸如这样的文字:“柳树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柳絮宝宝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椰树妈妈有个好办法,它把宝宝放进海水里,随着海水的冲击,宝宝们就离开妈妈四海为家。”又如学习了《假如》一课之后,我追问学生:假如你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什么?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之后让学生仿照课文来写,一篇篇感情真挚的诗歌便在学生笔下诞生。“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为偏远山区的孩子画一间间教室。他们再也不用在破烂的教室里忍受风吹雨淋,从此能和我们一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快乐学习。”“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为双眼失明的小丽画一双眼睛,还她一双明亮的眼睛。她再也不用依靠父母来看世界,可以和我们一样自由游戏。”这些语言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是真情的流淌。

凭借语言材料,补充想象,尝试续写。艺术家的创作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透彻彻地表现,言尽而意未尽,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这些地方,创造出一种无言意境,让学生在体味课文所创设的一种美妙境界中再造想象,就会让新形象更带色彩。

如《坐井观天》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则寓言故事,文章以“小鸟也笑了,说:‘朋友是你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结尾。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想一想:假如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高高的山,青青的草,五颜六色的花,无边无际的大海和蓝天……”学生将自己能看到的几乎都说到了,在他们说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我又引导他们思考:看到了这么多,这时青蛙会想什么呢?学生们又说:“我真不该冤枉小鸟,原来是我错了,我太自以为是了,原来天真的是无边无际的……”从这些语言中我们可喜地看到学生已经走进青蛙的内心世界了。“那青蛙会对小鸟说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替青蛙表达心声。读了,想了,也说了,之后我鼓励学生写,让他们以“听了小鸟的话,青蛙跳出了井口……”为开头来续写《坐井观天》,要求学生在续写时可以选择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對小鸟说了什么。如果有困难可以选择其中两个内容来写,如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也可以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看到了什么,对小鸟说了什么”。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各显其长,就算是学困生也能写出一些来。像这样可以紧扣文本展开想象进行续写的文章,教材中还有很多,如《我要的是葫芦》《蓝色的树叶》等课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住每一篇文章中适当的点,给学生读、想、说、写的机会。

凭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尝试写话。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紧扣课文内容、构思新颖、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有趣的插图是编者根据文义插进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的重点部分,集中反映了文章中心。教学中要运用好这些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或生动形象地状景。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画,使学生的想象得以诱发,进而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有这样一幅图:叶子黄了,葫芦落了,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藤旁,一脸惆怅。我引导学生观察种葫芦的人这时的动作、表情,再想一想此时种葫芦的人心里想了些什么。学生互相补充之后再写,写出的内容远比书中的详细、具体。其实在课堂上很多这样的小细节常常被我们忽略了,试想如果多做这样的练习,学生怎会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当然,除了课文中的插图,作为教师,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练习说话,尝试进行片段描写。

设置悬念,激活想象,尝试创作。悬念是人们对事物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牵挂和惦念,是急于知晓事物结局的一种紧迫心情。设置悬念,有利于促进创造性想象。借助学习者这种急切期待的心理促使其想象、思考和创作,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结合所学的课文让学生说说之后的故事,学有余力的学生甚至可以写一写之后的故事。学完了课文可以再给学生几个文中的词语,让学生自由发挥、再次创作,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听声想象、看物联想等等。

二、以各类活动为基点,开拓“材”路

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顺应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情趣盎然的语文活动,如利用课间展开游戏、利用语文课进行课本剧表演、利用班队会开主题队会……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自然就有了写作的素材。

从游戏中取“材”。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常常做些有趣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写“王”字、切西瓜、红灯绿灯小白灯等。让学生尽情地玩耍之后,再做些必要的指导,学生习作的素材就丰富了。

从表演中取“材”。小学生爱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些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不仅能唤起他们的新奇感,还可以使他们激动不已,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如让学生表演《皇帝的新装》《笋芽儿》《找骆驼》等课本剧,学生就能从课本剧的表演中获取习作的素材。

从队活动中取“材”。我校曾举办过一次“小白杨慈善一日捐”的主题活动。学生将自己的废旧物品拿来义卖,将所得钱款捐给基金会,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在习作课上,同学们纷纷写下了活动中的小花絮,情真意切。除此之外,在“做感恩孝顺的我”“我是班级小主人”等一次次中队活动中,学生也获得了习作的素材。

从动手实践中取“材”。围绕科学月,结合科学课,我开展了“小小发明家”活动,让学生自己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和创造,在动手与实践中获得了习作的素材。

除此之外,演讲比赛、个人特长展示、小小辩论会、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素材。

三、在生活中開拓“材”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老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就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 语文与生活联系紧密,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从观察动植物中开拓“材”路。如写《我喜爱的动物或植物》之前,我布置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动物、植物的外形,包括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生长过程等,并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班上大多数学生对花草树木感兴趣,我布置他们在家里种些好种易活的花,如仙人掌、月季花、太阳花等,这些花草成为学生关心的对象,他们精心地照管,从照管这些花草中得到乐趣,花草树木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真可谓一举两得。

从家务劳动中开拓“材”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学会生活的本领,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我每个周末都向学生布置“生活作业”。每次布置一项难度适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了这种直接的生活实践之后,再指导学生练习描述自己的生活。于是,在学生的笔下,《洗袜子》《洗红领巾》《今天我当家》《妈妈说我长大了》《学做菜》等一篇篇反映学生真实生活、表达小学生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诞生了。

从游玩、旅行中开拓“材”路。好多家长为了开拓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见识,会利用周末或假期带孩子出去走走,或是近处郊游,或是长途旅行,其实这都是极好的素材。我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在旅途中随时记录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归来后在班内和大家分享。

四、在大量阅读中开拓“材”路

虽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只让学生观察

生活是不够的,读书同样能获取大量的信息。课标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为此,我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馆中的宝贵资源,鼓励学生多看好书,手把手地教他们写读书笔记,学会与文本、作者真诚地对话。我也经常向学生推荐好书,在阅读中开拓他们的习作素材。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动脑、动手,习作的素材也会因此由学生自己创造出来。如读了《爱的教育》,有学生这样写道:“《爱的教育》让我明白了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其实处处都有真爱,要靠我们用心去体会,去发现。”读了《狼王梦》,有学生这样写道:“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狼也有母爱,不是只有人类才会有母爱。狼也可以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狼也可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一直坚持不懈不放弃。也让我明白了母爱是无私的,母爱的力量是超乎任何人的想象的,有梦想生命才会发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其受益是无穷的!

新课标下开拓习作素材,我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抓住生活、阅读两大主线,使他们学会观察、博览群书,引发心灵的感触,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自主作文的素材,最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青蛙习作课文
端午节的来历
小青蛙捉虫
背课文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