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山东第一国企”晋为“山东第一企” 山东能源:改革中生 改革中强

2019-10-23通讯员姜玉泰李志勇

山东国资 2019年15期
关键词:山东能源

□ 通讯员 姜玉泰 李志勇

“山东第一国企”,不负众望,山东能源登上全省企业之巅。

在7月22日晚公布的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山东能源位列第211位,首次超过省内国企、民企等所有企业,晋升为“山东第一企”,一览众山。

从2012年首度上榜、位居世界500强第460位,到“373位”“305位”,再到“234位”“211位”,山东能源在世界500强排名中持续提档进位,一年一个台阶,八年八次跨越,终于走到顶峰,彰显了“山东第一国企”的实力与担当。

数字背后,是山能人在改革发展路上的持续探索和艰苦实践。

从2010年底由省内6家矿业集团重组整合而成,尤其是2015年改制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后,山东能源一直心怀危机意识,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直面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弊病,稳规模、提质量、转动能、补短板,稳中求进、承压前行,不断战胜危机和困难,炼就了一流综合能源企业的底气和竞争力,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上篇:在战胜危机中砥砺前行

今年上半年,山东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700 多亿元(同比增收300 多亿元),实现利税160 多亿元,社会贡献总额300 多亿元,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发展态势,实现了时间和任务“双过半”。

正是应当庆贺时。山东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位民却大声疾呼:山东能源正面临着发展的“二次危机”!

山能:“二次危机”袭来

今年以来,“煤炭行业生存保卫战”越打越响。山东能源生产矿井中,有冲击地压矿井26 对,占全国的近20%,另有受水害严重威胁矿井31 对、高瓦斯与“双突”矿井16 对。按照国家严格核定产能和对高风险煤矿安全“体检”规定,山东能源每年核减优质煤炭产能2500 多万吨,每年减少赢利近80 亿元。

“山东能源高质量发展挑战前所未有。”李位民归纳道,“当前,受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等多种因素影响,山东能源正处在稳中求进机遇期、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过渡期、高质量发展关键期、爬坡过坎阵痛期‘四期叠加’阶段。”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山能人与诗人苏东坡一样。在他们眼中,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爬坡与转型同步。

李位民说,山东能源发展中的“难”与“危”不容回避,“利”与“机”不容错失,必须在高度清醒中趋利避害,在稳中求进中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面对“二次危机”,山能人深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他们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突出抓安全、保发展,抓改革、保创新,抓落实、保效益“三抓三保”一条主线;全力实现深化企业改革、新旧动能转换“两大突破”;聚力打好打赢安全生产翻身仗、经济运行稳效仗、产业发展提升仗“三大硬仗”;坚决防控好历史遗留问题、生态环保、资金安全、信访稳定“四大风险”;全面落实好打造政治引领型企业集团、推动思想解放、夯实科技人才支撑、全面制度创新、推动协同发展“五大举措”,承压奋进、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保卫“山东第一企”这块金字招牌。

党性“双体检”成就度危利器

危机当前,山能人有勇气、有思路,更有干劲。激发十几万职工干劲的是近7万名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而推动党员奋进的力量则来自他们自创的党性“双体检”:对基层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对党员进行党性体检。

“你在工作中是否做到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作为党员,在智能化生产中,你是否做到了先学一步?”“在井下生产中,你真正做到了自身不违章、身边无三违吗?”7月24日,笔者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七五煤矿“党性体检”中心看到,一位正在接受党性体检的党员,面前的电脑上出现了这样的问卷,他略加思考后按下了确定键。

据该矿党建基地工作室负责人孙萌介绍:“这只是党性体检的‘党员自检’环节。每名接受党性体检的党员都要经历党员自检、党员互检、群众评检、组织评检‘四重诊断’,并分别按照10%、35%、25%、30%的权重核算体检分值。”

体检分值在60 分以下的属于不合格,60 分至80分的属于“亚健康”。

对于体检不合格的党组织,按照“制定整改措施、严格整改时限、进行结对帮带、班子素质提升、定期考察评定、限期进行体检”6个链条流程进行帮扶整改,每季度复诊鉴定。对复诊仍不合格的党支部班子成员进行调整,党支部书记给予免职处理。

对于体检为“亚健康”的党员,党支部按照“开展谈心谈话、制定帮教措施、严格帮教时限、进行日常帮教、定期考察评定、限期进行体检”6个链条安排专人进行重点帮扶,每季度复诊鉴定。对于体检结果不合格的党员,按照不合格党员处置程序进行组织处理。

“双体检”激活了党支部和党员的动能,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成为山东能源度危求进的利器。

底气:“一次危机”完胜

“二次危机”是山东能源独有,这意味着山能人是拖着病体参加“红海”搏杀。山能人底气何来?

经历过寒冬的人不惧冷。山东能源之所以有底气向“二次危机”宣战,缘于其在“一次危机”中练就了深厚内功。

2012年,组建不久的山东能源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扫荡。全国煤炭行业由“十年黄金时期”迅速转入残酷的“寒冬”,煤价“腰斩”,全国煤企集体陷入亏损。

当时,山东能源面临着资源质量差、产业小散弱、富余人员多、社会负担重“四大历史难题”,同时深受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协同不足“三大现实问题”影响,特别是一煤独大、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异常突出。在山东能源当时的产业结构中,煤炭与非煤营业收入比例为46∶54,但利润比例为99∶1,仍是靠煤吃饭、靠煤赢利。非煤企业总体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各类厂网点近500 余个,“拳头”产品匮乏,90%的企业处于亏损或微利经营。

尽管是行业危机,但是山东能源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大。困局如何破?怎样弯道超车?山东能源以2015年改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契机,抓住政策机遇,去产能、除“僵尸”、治亏损、降杠杆。

2016年至2018年底,共计关闭退出矿井39 对,退出、核减产能2562万吨。其中,山东省内关闭矿井14 对,退出产能1032万吨,核减产能726万吨;省外关闭矿井25 对,退出产能804万吨。山东能源成为全国先进典型。

累计处置“僵尸”企业147 户,亏损户数由最多时的151 户减至37 户,除“僵”难度和力度、治亏任务及成效均为省属企业之最。

在全国能源行业及我省企业中率先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到位资金102 亿元,资金落地规模全省最大、成本最低。

内因是根本。只有苦练内功,才能静待花开。山能人在“一次危机”中强化内部管理,眼睛向内深入挖潜,为煤炭行业提供了许多经验,创造了多项省内、业内第一:首创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首倡“十降十提”管理方法,首提“一家人”协同效应的集团管控模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山东能源以其睿智、坚韧、实干和借力,在这次危机中率先脱困,取得完全胜利,一跃成为行业翘楚。

肥矿改革重组:胆识与毅力的结合

弯道超车需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更需要破釜沉舟的坚韧毅力。

山东能源下属的肥矿集团,截至2015年底,有效资产94.4 亿元,贷款总额高达138.93 亿元,计提减值后实际资产负债率约150%,拖欠职工工资、社保等费用达12.4 亿元,沦为山东省最大的“僵尸”企业。

山东能源在省委、省政府主导下,在省国资委的指导支持下,经过10个月的艰苦努力,创新性地对肥矿集团实施改革重组,全面推进资产、债务和人员三大重组。

债务重组是难点。立足于问题要解决、企业要盘活、债务不能悬空、母公司不能被拖垮等各方诉求,省国资委、山东能源和由中国农业银行牵头的债权人委员会展开了近50 轮磋商,最终达成一致:将肥矿集团可持续经营的3 处煤矿资产剥离组建肥城肥矿煤业有限公司,并以等额资产承接等额银行债务,承接债务比例为50%;同时,肥矿集团和山东能源分别按照30%、20%的比例承接金融债务。

山东能源在全国独创的肥矿改革重组模式,有效化解了金融风险、社会稳定风险、企业破产风险、资金安全风险“四大风险”,实现了“僵尸”企业重获新生、股东集团整体减负、历史问题妥善解决、社会效应有效展示“四大收益”,终于使肥矿集团走出困境、重获新生,成为全国较大资产、较大债务困难企业改革重组的成功案例。

凭借肥矿集团成功改革重组的东风,山东能源改革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2015年稳中求进、逆势发展;2016年打了一个“翻身仗”;2017年创出“历史最好年”,提前实现“四新山能”愿景;2018年经营成效与经济运行质量“双提升”,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社会贡献总额、上缴税费等6 项经济指标继续位居省属企业首位,赢利能力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2500 多年前,泰山的雄伟引来孔子再三感叹。如今,泰山脚下的山东能源日益强壮,让举国能源行业侧目。

中篇:探索构建高质量发展内核

山东能源诞生于改革,成长于改革。

作为新集团、老企业,山东能源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夯实管理基础、优化集团管控、提升资本运作能力,不断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内核。

山东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位民接受笔者采访时介绍:“山东能源持续优化集团管控体系,坚持充分授权与有效管控相统一。横向上,进一步规范了‘三会一层’的权责边界、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纵向上,持续推行集团管战略、管资本、管班子、管考核、管风险防控,权属企业管生产经营、人事管理、资金使用以及部分物资采购、产品销售责权利一致的‘五管五放’科学管控模式。”

集团总部去机关化,管理人员减幅近半

山东能源重组前的6 家矿业集团建企均超过60年,其中3个矿区开采历史超过100年。深厚的历史,积淀了优秀的传统,也积累了沉重的包袱。

如何真正做到6个1 相加大于6,发挥集团协同效应?山东能源成立后,立即探索调整理顺,改制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后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首先在优化总部职能上大做文章。

坚持去机关化、去行政化原则,调整理顺集团总部机关机构和部门职能,设立12个职能部室,分离服务职能设立6个中心,优化形成“12+6”的组织体系和管控模式,管理机构压减47.8%,管理人员减幅46.9%。依托原有业务中心资源,改制成立3个专业化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全集团实施减层级、减机构、减岗位、减人员、去行政化“四减一去”改革,各级精简机构30%以上,减少法人单位71 家,集团控、参股企业由最多时的588家减至388 家。创新通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年年坚持控减人员,集团员工总数由成立时的24.2万人控减至2019年7月的17.5万人。“三供一业”等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全面展开,与地方政府总体框架协议全部签订。

在人员优化调整中,坚持民主推荐与组织考察、严格程序与规范操作、集体讨论与组织决定“三个结合”,72 名德才兼备人员走上新的管理岗位,做到了平稳无震荡,形成了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管控有力、运行高效的新机制。目前,山东能源部分单位已实现市场化选聘、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

推行承包、租赁、混改,激活内生动力

2018年10月9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京召开。山东能源作为唯一的山东省属企业在座谈会上交流经验,《做好“进退合”三篇文章,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经验做法引起高度关注和好评。

融合聚财,协同生金。山东能源以集约、集中、集聚稳妥推进“合”,勠力托起新旧动能转换的新优势。稳步推进同质同类产业和业务重组,实施集约发展,先后搭建起了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置业、售电、投资等5个产业运作平台,完成装备制造、房地产、医疗机构整合重组,资源要素有效发挥,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好风凭借力。传统企业嫁接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更是山东能源所急需。他们以建设“智慧企业”为目标,积极引入新技术、新业态,创新“互联网+煤炭”“互联网+物资”等模式,先后建成了一批电商平台:中国矿用物资网是全国首家面向矿用物资行业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到目前已为山东能源节省物资采购费5.9 亿元;中国矿产交易中心是山东能源专属营销平台,5万吨以下的煤炭及煤副产品在该平台竞价销售,目前已完成交易额80 亿元,交易量1854万吨,累计溢价金额2亿元;齐鲁云商是以煤炭销售为基础的大宗物资物流服务平台,累计交易额375 亿元,注册车辆59935 台;添翼云商是以铜、锌、银为主要产品的大宗商品物流贸易在线交易平台,上线不足一年,交易额已达869 亿元。

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

今年4月12日,山东能源龙矿集团机电维修制造中心召开职代会,职工代表们提了两项提案:加强技能培训;进行设备升级。该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林郁告诉笔者:“过去开职代会,提出的全是建议改善食堂伙食、提高住宿条件、增加奖金这些直接关乎职工自身利益的提案。现在,职工真正开始为企业着想了。”

变化源自该中心实行了模拟混改:在不改变产权关系的前提下,该中心干部职工按规定出资“入股”,租赁企业部分有效固定资产,并对管理人员实行公开选聘,管理人员减幅达42%。“利益捆绑后就是不一样。”林郁介绍说,车间员工以前安排不动,现在抢活干、加班加点干;过去一下班人就走光,现在下班后都在忙着小改小革,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山东能源坚持问题导向,定向精准发力,充分激活内生动力。在全集团200 多家三级及以下公司实施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托管经营、模拟股份制等经营机制创新,基层创效动力持续增强;围绕项目高效开发运营,探索引进技术专家管理团队,淄矿集团3个非煤项目已经引进了管理团队,效果很好。

持续拓内涵,强化低成本战略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成本的竞争。面对行业困境和自身管理弱项,山东能源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低成本战略,始终以拓内涵、降成本为夯实内部管理的利器。近几年,先后推出“十个严控、十个一律”“十项断然措施”等常态化刚性降本措施,步步紧逼降成本,大大提升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今年,山东能源继续以深化“十强化十创效”为抓手,坚决遏制经营管理弱化、成本反弹上升倾向,持续厚植内涵、锻造低成本优势,以提效补减量、以创新拓市场、以节支稳效益、以提质保增长,实现经营成效与经济运行质量“双提升”。为确保“十强化十创效”措施落地,确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以刚性考核倒逼刚性落实,做到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公示,年终严格考核兑现。

山东能源计划通过“十强化十创效”,确保2019年降本增效20 亿元以上,项目投资节支10 亿元以上,实现营销增效10 亿元、资金创效5 亿元、物供创效6 亿元以上,并做到减支出增收入、减应收增回款、减票据增现金、减占用增收益“四增四减”。通过刚性推进“十强化十创效”,已经取得良性经营效果。今年上半年,在承压奋进中做到了减量不减效,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发展态势,全面实现了“双过半”。

党建与经营同权重,打造政治引领型企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山东能源,在2018年的党代会上庄严提出,打造“政治引领型”企业集团,建设“廉洁企业、阳光国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该集团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肩负起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山东能源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建起了以打造政治引领型企业集团为目标,以责任考评体系、党建工作品牌、“廉洁企业、阳光国企”工程为支撑的“1+3”党建工作新格局。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权重考核,是山东能源的创举。每年初,山东能源都会组成党建工作考核组和生产经营工作考核组,分别对下属单位上一年度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指标进行考核,各为百分制,两项的平均数即为全年工作的最终得分。根据最终得分,决定每一名领导班子成员的薪酬以及升降。

党建与经营同权重考核,成为打造政治引领型企业的重要抓手,彻底解决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问题,党建与生产经营再无“两张皮”之忧。

下篇:新动能驱动高质量发展

企业属于时代。山东能源深谙此理。他们在稳定煤炭主业的同时,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聚力走出了一条产业延伸、区域拓展、模式优化的转型升级新路子,积极探索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

率先取消夜班,引领行业变革

新时代,煤矿生产应该是什么样子?

今年5月9日,在全国煤矿薄煤层智能开采现场推进会召开地,人们找到了答案:点下鼠标就采煤,开着钻车掘巷道,用城市轻轨一样的单轨吊运输,远程视频、智能机器人巡检……这些,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成为现实。

“你好,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作面一切设备就绪,可以启动。”

“收到。”随着地面调度员轻点按钮,井下泵站、皮带、转载机、运输机、采煤机等装备依次启动。

这是枣矿集团滨湖煤矿智能化工作面生产的真实一幕。这样的场景,如今每天都在山东能源所属的多数煤矿智能化工作面上演着。生产现场的职工,除巡查外,已然成为“旁观者”。

李位民在山东能源的大会小会上多次指出:“必须把最先进技术、最先进装备、最先进管理引入矿井生产,推动煤炭生产模式变革,才能彻底扭转安全生产陷入被动的局面。”

山东能源在全国率先倡导的“一提双优”建设应运而生。“一提”是指加大投入,提高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双优”是指优化生产系统、优化劳动组织。2016年9月,滨湖煤矿率先装备薄煤层智能化采煤机组,打造了国内首个薄煤层智能化生产矿井。结果,效益大增,好评如潮。

尝到甜头的山能人,加速推进“一提双优”建设。在引进新装备基础上,对原有的综机装备和支架进行智能化升级;推进远程自动化改造,煤流运输实现可视化智能管理,压风、主通风机、排水三大系统集控自动化率100%,重要机房硐室、炮掘迎头应用巡检机器人。自主研发国内首台套多点驱动锂电池单轨吊,打破煤矿先进辅助运输设备由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目前,山东能源各大矿井基本都建成了智能化工作面或自动化工作面,采掘工效分别提升4.4 倍、2.6 倍。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员工的高质量发展。山东能源实施“一提双优”,最主要的是为了取消煤矿采掘夜班生产,改写煤矿工人终日见不到阳光、影响身体健康的历史,让矿工有尊严地劳动、高质量地全面发展。目前,山东能源在省内的煤矿全部取消了夜班生产。

山东能源的经验做法,目前正在全国推广。

探索无止境。据了解,今年,山东能源将建成6对“单班百人”示范矿井,井下单班作业人员逐步由500人左右降至100人左右。今年5月份,山东能源申报的“山东省煤矿智能开采工程实验室”正式获批准建设,成为山东能源又一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又将开始新的更高的探索。

山东能源集团办公楼外景

“四大主业”并进

日前,笔者走进山东能源重装集团莱芜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建设现场,一片高大的钢结构建筑在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崛起,厂房车间正在紧锣密鼓的装修中。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该项目被列为山东省首批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占地646 亩、总投资21 亿元,新上永磁电动驱动滚筒、激光熔覆油缸等8个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 亿元、利税4 亿元。

这是山东能源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山东能源的矿山装备制造规模已跻身全国前列,持续的科技创新更推动着装备制造板块不断攀登行业高峰。他们生产的加压过滤机产品技术稳居世界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85%;饮用水设备技术实现颠覆性工艺革新,已成功在雄安新区应用推广……

今年7月12日,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传来喜讯,山能塔高公司自主生产制造的ZFY18000/29/55D 型液压支架顺利取得“A 类”矿用安全标志证书。据悉,该支架在安标试验中心已进行试验次数达到69000 余次,为国内首台通过试验的高端A类液压支架产品。A 类安全标志证书的获得,弥补了国内空白,开启了国内A 类液压支架产品制造先河。

山东能源突出发展煤炭及相关产业、电力及新能源、化工及新材料、医养健康“四大主业”。聚力“四优四新”目标:优化产业布局,始终聚焦主业,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多元协同、互补联动、相互掩护新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厚植煤电化、医地养、产融投一体化发展,同类产业规模化、上下游产业协同化新优势;优化区域布局,进一步明确济南总部中心区高水平发展、内蒙古上海庙基地崛起发展、新疆伊犁基地突破发展、枣庄基地突围发展、菏泽基地起势发展、海南基地培育发展、陇东基地联动发展的区域新定位;优化产业融合模式,打造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中生有”的优势产业新集群。

山东能源以新型煤化工为主体,高起点谋划、园区化布局、多联产运作、精细化运营,做精做深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新疆伊犁2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已经运营见效,并入“西气东输”管道,项目列入国家冬季天然气保供计划;玻纤新材料跻身全国前四位;工程塑料列入工信部重点扶持“军民融合”项目。

眼下,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庙镇的山东能源盛鲁2×100万千瓦电厂,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工程建设日新月异,项目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预计今年底首台机组投入运行。作为“蒙电入鲁”的电源点项目,盛鲁电厂拟建设规模为4×100万千瓦,一期工程建设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计划总投资71 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年消化煤炭约500万吨,不仅变输煤为输电,实现“煤从空中走”,极大保障山东电力供应,而且将持续为山东能源推动产业升级、带动经济增长发挥支撑作用。

笔者从山东能源战略规划部了解到,今年1月16日,山东能源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公司在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月15日,双方成功签署设立合资公司协议,投资10 亿元成立“山东能源海装风电有限公司”,其中山东能源占55%股比,中国海装占45%股比。双方将共同打造清洁绿色能源。

山东能源已历百年。山东能源人瞄向下一个百年。

医养产业执全省牛耳

煤炭企业搞医养产业,行吗?

山能人的回答很响亮:行!绝对行!

山东能源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山东能源医疗健康投资公司,负责整合集团内部医疗资源,投资建设医养产业。首任党委书记、总经理,现任山东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孙清华介绍说,山东能源拥有70 多家不同规模的医疗机构,其中包括20 余家具有较高医疗水平的二级和三级医院,这是山东能源进军医养产业的最大优势。

2017年6月,一所集养老、康复、护理、医疗于一体的服务机构——山东能源章丘逸乐医养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开业至今一直保持着96%的入住率,被省内外几十批参观者高度赞扬。”孙清华说。

医养产业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之一。山东能源有着众多发展优势,更有着执全省牛耳的决心。他们坚持做特做专医养健康产业,落实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目标,聚力医疗服务、医养结合、医疗器械、医地协同、医药产销、医保融合“六医”特色产业,着力建设以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为主的城市医养基地,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的海滨医养基地,以济宁、枣庄为主的微山湖生态医养基地,在省外建设跨区域候鸟式医养基地等“四大医养基地”。

李位民介绍,山东能源章丘颐乐生态小镇已经开工建设,3个医养结合项目投运,“六医”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领先全国的医养健康产业集群正在打造。同时,计划在济南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化综合性旗舰医院,并投资运营一批专科医院,布局发展一批专业医疗机构,力争到2020年经营医院达100家,建成医养结合项目50家、床位总量达到2万张,营业收入达到600 亿元、利润10亿元以上,2021年实现香港H 股上市。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站在世界500 强第211位新起点的山东能源,在改革中生,在改革中长,也必定在改革中强。

猜你喜欢

山东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开放的山东,乘风前行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冬奥会背后的“山东力量”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