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但可以选择做完美的自己

2019-10-23○星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苏明玉姚晨董卿

○星 言

1

电视剧《都挺好》刷爆网络,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又引起广泛的讨论。

电视剧里,姚晨饰演的苏明玉生在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上学的时候,哥哥早餐是火腿鸡蛋,而她的早餐是汤泡白饭,哥哥喝牛奶果汁,而她只能喝白开水。

后来哥哥要出国,家里砸锅卖铁甚至把她的房间都卖了,而她想考大学,连买一本练习册的钱都没人给。

记得电视剧里有一段,在医院里苏明玉哭着质问父亲,自己到底是不是亲生的。看着姚晨疯狂又绝望的样子,真的特别扎心。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深,只有亲自体验过的人才会懂。曾有一个读者给我留言说,从小父母都对她是打压式教育,父母从来没有表扬过自己一句,以至于到现在内心深处都非常自卑。

得第一是应该的,稍微没考好就该死。任何事情做好了不会被称赞,但做不好绝对会被痛批。哪怕自己从高一到高三,始终保持学年第一,仍然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很多事情,明明不是我的问题,父母却永远在怪我。有时候和同学发生争执,回家想跟父母倾诉,得到的反馈永远是怎么不想想是不是你自己的问题!”

最让她难过的是,她的父母也许从来没有意识到,这种言语上的虐待,语气上的不屑一顾,对一个孩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2

然而生活中,和小林类似的孩子比比皆是。

有的同学因为父母离异,时常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那个。

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曾私下跟我说,自己很讨厌自己的性格,总是小心翼翼敏感多疑,明明知道这样不好,但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表面看起来坚强无比,无坚不摧,其实内心非常脆弱,时常觉得孤独,没有依靠感。

还有一些同学的父母是操控型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永远强势。

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必须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甚至和哪个同学玩,都要求孩子知无不言。于是,这些同学在父母面前永远战战兢兢,会习惯性地去讨好别人,越来越胆怯,越来越没自信。

有的同学明明很漂亮,很招人喜欢,却时常感到自卑,患得患失,永远低着头,人群中永远把自己藏在角落。

记得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话特别扎心:

原生家庭带给我最大的影响,是我总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好。不是物质上的好,是人。稍微一点的善意,就会让自己手足无措。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身上的那种强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我这一辈子都模仿不来的。

我感同身受。

3

在我看来,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成年后你会发现,很多看似优秀强大、乐观潇洒的女性,原生家庭未也必如我们想象中那般幸福。

记得董卿曾在采访里说过,父母对自己非常严厉和苛刻,比如不能照镜子,不能买新衣服,不能有任何的文体活动,等等。

从高一到高三,每一个寒暑假,她都必须靠打工自己挣钱,干的是宾馆清洁工,一块钱一块钱地赚。

长期处于这样的教育压力下,董卿渐渐形成了一种自卑的情绪,这种情绪一直伴随她。

一开始她也很埋怨,也很委屈,但后来,随着自己成年,她渐渐明白父亲这种教育方式的原因。父母的很多行为也许匪夷所思,但他们也是人,一切都源自他们的人生经历。我们也许无法改变,但可以尝试着去理解,去释怀。

很多时候,我们也许会把自己性格上的所有问题,都归结到原生家庭上,觉得一切都是父母的错,自己无力改变,然后越来越悲观,越来越消极,其实大可不必,每个人的人生都只能由自己负责。

如果你总是把问题归结到父母身上,那么原生家庭的痛只会变成怨恨。如果我们可以把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即便是逆风我们也能为自己插上翅膀。

同样是不完美的原生家庭,有人活成了自己父母的翻版,有人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而有人却走向幸福的巅峰。

决定你未来命运的,不是你的原生家庭,而是你对待这一切的态度。

心理学中有一个原理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人们基于对某种感情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让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和预言的效应。

通俗点儿说就是,你觉得自己能过得更好,你就真的会过得更好。

原生家庭的负债也许很沉重,但你永远有选择放下它们的权利。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甚至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去过更好的人生。

猜你喜欢

苏明玉姚晨董卿
我也是“苏明玉”
姚晨:重上青云
浅谈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现象
有一种友情叫倪萍与董卿
姚晨 找到自己
影人姚晨
董卿最有才华的四次救场
董卿的宝贝
姚晨:一步步走到今天
央视花旦董卿:枯萎的爱情树怒放友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