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平片及CT诊断在腰椎滑脱和椎弓峡部裂诊断中的效果比照观察

2019-10-23梁桂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峡部平片椎弓

梁桂录

(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1)

腰椎滑脱是指由于相邻两段椎体的骨性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椎弓峡部裂主要是指腰椎椎弓峡部上下关节突间的骨性缺损,为脊椎滑脱的潜在因素。临床上绝大多数腰椎滑脱患者会联合出现椎弓峡部裂,加重患者的腰部疼痛,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1]。准确、及时地诊断病情是有效治疗上述两种腰部疾病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诊断主要采取X线平片和CT检查联合的方式进行[2]。本文通过观察、对比90例腰椎滑脱和椎弓峡部裂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情况,分析、研究X线平片拍摄和CT检查在腰椎滑脱、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中不同的应用效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1月我院治疗的腰椎滑脱和椎弓峡部裂患者共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2例,女性28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8.4±3.6)岁。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确诊为腰椎滑脱和椎弓峡部裂;②术前进行X线平片和CT检查。

1.2.2 排除标准 ①其他类型腰椎疾病;②骨质疏松。

1.3 方法

X线平片检查设备为日本岛津DR机(生产厂家:日本岛津公司,型号:0.6/1.2p324DK-85DR)。采集患者椎体的正侧位片,疑似腰椎滑脱需拍摄腰椎过伸、过曲位片,疑似椎弓峡部裂需拍摄腰椎双斜位片。

CT检查设备为X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生产厂家:日本东芝公司、型号:Alexion TSX-032A)。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管电压为120~180kV、管电流为150mA、螺距为1.375mm、层厚为0.625mm。扫描范围从第12胸椎上缘开始,到第2骶椎下缘。

患者的X线平片和CT检查结果均由放射科1位副主任医师、2位主治医师独立阅片后给出,如果意见统一即为最终的诊断结果,如果意见不统一则由科室组织医师共同讨论后,得出最终诊断结果。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X线平片、CT检查对腰椎滑脱、椎弓峡部裂的诊断检出率,并进行分析、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患者采取不同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使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同时将其运用卡方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提示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各不同检查方法对腰椎滑脱检出率的比较

X线平片检查检出85例腰椎滑脱,占比94.44%;CT检查检出72例腰椎滑脱,占比80.00%;X线平片对腰椎滑脱检出率与CT检查相比,有明显地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两种各不同检查方法对腰椎滑脱检出率的比较(例)

2.2 两种各不同检查方法对椎弓峡部裂检出率的比较

X线平片检查检出65例腰椎弓峡部裂,占比72.22%;CT检查检出87例腰椎弓峡部裂,占比96.67%;X线平片对椎弓峡部裂检出率与CT检查相比,有明显地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种各不同检查方法对椎弓峡部裂检出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腰椎滑脱是指相邻两个椎体骨性连接异常发生的上、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的滑移,多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或劳损引起,患者常表现为腰骶部疼痛、走路不稳,甚至引起大小便失禁。椎弓峡部裂主要是指腰椎椎弓峡部上下关节突间的骨性缺损。临床上,腰椎滑脱和椎弓峡部裂常联合发生,又称为真性滑脱,主要由于关节间软骨的先天发育不全、关节间出现其他的骨化中心,长此以往导致椎弓峡部出现裂痕,虽然这时上关节突、横突仍与椎体相连,但是下关节突、棘突已经与椎体分离,从而无法维持椎体的稳定性,导致发生椎体滑脱[3]。临床上不伴椎弓峡部裂的腰椎滑脱称为假性滑脱,其原因和治疗方法均存在显著的差别,因此,明确诊断是治疗该病的重要前提。

腰椎滑脱患者的X线平片特征主要为椎体后缘出现连续性中断,椎间隙变窄。椎弓峡部裂患者的X线平片则可发现患者的峡部出现连续性的中断,或峡部出现低密度阴影。部分患者的正位片的椎弓根下可见高密度影,且常伴结构紊乱,斜位片则可能出现椎板、峡部发育比较细小。腰椎滑脱患者的CT检查结果多见向前滑脱,其中第5腰椎最常见,其次为第4腰椎和第3腰椎,CT影像可见患者两侧的椎弓完整,但小关节面开始出现滑移,关节间隙的宽窄度出现不同,下关节突向前移位,滑脱椎体下方多合并出现椎管前后径狭窄、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真空征、黄韧带肥厚和双侧隐窝狭窄。椎弓峡部裂CT影像可发现椎弓根峡部的椎弓关节间的边缘不整齐、宽窄不一致,还可见S形或者锯齿状低密度裂隙[4]。

X线平片诊断腰椎滑脱时,可以清楚地显示滑脱部位、滑脱程度,而CT检查由于为平面逐层扫描,在诊断滑脱部位、滑脱程度时不如X线片清楚、直观。本研究中,在对腰椎滑脱的诊断中,X线平片检出率为94.44%,明显高于CT检查的80.00%,此研究结果与薛时阳在《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的X线平片与CT诊断研究》[5]中的研究结果一致。X线平片诊断腰椎滑脱和椎弓峡部裂时,成像比较清晰,对椎弓峡部裂检查时可出现的“猎狗项圈征”为重要诊断依据;但在单一诊断患者的椎弓峡部裂时,如果椎弓峡部裂尚未引起腰椎滑脱或脊柱侧弯的出现,X线平片则无法清晰地显示出病变情况,容易导致误诊、漏诊。椎弓峡部裂的病理变化与腰椎间盘相似,CT检查时主要针对椎间盘平行平面逐层扫描,可以对椎体骨质的断裂情况进行直观的显示,因此椎弓峡部裂的检出率比较高。本研究显示,对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中,X线平片检出率为72.22%,明显低于CT检查的96.67%,此研究结果也与郑胜茂在《腰椎滑脱及椎弓峡部裂应用X线平片及CT诊断比较研究》[6]中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X线平片在腰椎滑脱的诊断中检出率较高,而在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中则是CT检查更具有优势,建议临床对腰椎滑脱合并椎弓峡部裂的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时,将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结合进行,更好地帮助患者确诊,避免发生漏诊、误诊,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猜你喜欢

峡部平片椎弓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
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