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发展商业航天,牢记使命让航天触手可及—深圳东方红为中国航天事业添彩

2019-10-23牛静赵云何平杨豪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

国际太空 2019年9期
关键词:东方红商业化研制

牛静 赵云 何平 杨豪 (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

1 公司基本情况

200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政府开展首次战略合作,在深圳建立航天基地,发展以微小卫星研制为主的航天产业。2008年,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简称深圳东方红)应运而生,成为国内率先探索微小卫星商业化发展的卫星总体单位。截至2018年底,公司已成功研制发射了九型十四颗不同类型的高性价比微小卫星,业务覆盖科学探测、技术试验、遥感、通信、大气探测等领域。

2 十年发展历程

从零开始,走上新航天创业之路

2009年深圳航天基地卫星大厦举行奠基仪式,自此,公司开始正式运营,走上新航天的创业之路。彼时的团队仅有几十人,大部分成员都未从事过系统级卫星研制工作,相关经验基本为零,卫星大厦也尚未建成。人员少、经验少、无场地,卫星要从何做起,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不管怎样,总算有了落脚之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快速学习,掌握卫星研制技术。

北上取经,开启学习之旅

2009年9月,公司团队开始频繁奔波于北京、哈尔滨等地,全面开展卫星研制技术的系统性学习。团队成员没有半句怨言便开始了辗转奔波,最多的时候驻京学习人数达到108人。就这样持续了3年多,大家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一岗。

初出茅庐—试验卫星四号+新技术验证卫星

2011年底,深圳东方红研制的第一颗卫星—试验卫星四号终于按时出厂,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通过了在轨测试。

2012年,新技术验证卫星成功发射,使公司的卫星研制技术再一次得到巩固。经过两个型号的历练和总结,研制团队拥有了相对完整的微小卫星研制经验。

班师回深—探索微小卫星商业化研制模式

2013年,研制团队班师返回公司最初成立的城市—深圳,全面开启微小卫星商业化研制模式探索。当时,国内还没有一颗真正商业化的卫星,大部分卫星研制仍处于传统的高成本、长周期状态。如何利用深圳本地科技企业优势,在保证任务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卫星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摸索出我国自己的微小卫星商业化之路,是公司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3年下半年,深圳东方红承担了开拓一号卫星项目研制任务,公司决定在该项目上进行基于工业级现货产品(COTS)和技术的微小卫星实践。

开拓一号卫星—正式打开微小卫星产业化和商业化大门

2015年9月20日,开拓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验证了COTS产品在航天领域的可用性。经统计,星上部组件几乎全部采用COTS产品和元器件,这在国内属于首创。

开拓一号卫星子母双星

2)卫星搭载的大幅宽工业可见光相机载荷在轨成像400余幅,其遥感图像在极地研究领域获得突破,为极地科考规划与决策、极地冰层与气候演变观测等工作提供了一手资料,同时也为我国“雪龙号”极地科考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撑。

3)研制团队充分利用卫星结构空间,自主设计、研制了一颗国内首颗2U标准立方体卫星,作为该卫星的子星。子星随主星一同成功发射。

4)引入了深圳本地科技企业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高新技术力量,成功实施了本地化战略,并成为深港澳三地在航天高科技领域合作的成功典范。

开拓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证明了公司战略方向的正确性,也成为了公司进入快速发展的转折点。至此,深圳东方红正式打开微小卫星产业化和商业化大门。

脉冲星试验卫星—完美演绎“深圳速度”

2016年,公司承担国内首颗脉冲星试验卫星研制任务,该卫星主要用于验证利用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对于实现航天器长时间高精度自主导航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

脉冲星试验卫星的设计延续了公司的商业化思路,采用COTS产品体系和技术进行卫星研制。卫星从开始设计到整星出厂,仅用时10个月。在短短10个月的研制周期里,研制人员攻坚克难,完成了卫星的设计、生产、总装、测试与试验等全部工作,实现了系统化高效能的设计,完美演绎了“深圳速度”。

九星连胜—利剑出鞘,再创辉煌

2018年11~12月,九星连胜(九星分别指的是2颗天平一号A、B卫星、1颗鸿雁星座首发星、6颗云海二号卫星),再一次验证了公司微小卫星商业化模式的正确性,更标志着公司的COTS产品体系从“能用”步入了“好用”阶段。

3 打好组合牌,探索商业化发展

在公司进行微小卫星商业化探索之初,国内还处于传统航天氛围,想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微小卫星商业化道路并不容易。深圳本地高科技企业的支持给公司的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014年初,公司开始调研深圳本地相关企业,寻求能替代传统宇航级部组件的COTS产品及技术。历经两年的摸索,研制团队从产品部件筛选到工艺设计改进再到空间环境试验验证。在经过对工业级产品的反复设计、验证后,团队成员成功将工业级太阳能电池阵、工业级蓄电池组、基于工业产品的星载计算机、工业级测控射频前端等关键产品应用在了卫星设计中。

应用到卫星上的工业级产品

这些基于深圳本地COTS产品及技术的成功使用,使得公司在微小卫星商业化道路上迈出极其重要的一步,为后续微小卫星低成本、快速研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4 从无到有,硕果累累

经过十年的发展,公司逐渐成长为专业的微小卫星制造商,并在微小卫星总体设计、一体化综合电子系统等技术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至今已形成丰硕成果。

高性价比微小卫星产品

深圳东方红先后突破了以高集成度综合电子、工业化蓄电池组等为代表的一批关键技术,建立了低成本、高可靠、满足商业航天需求的微小卫星产品体系,可应用于十公斤级到百公斤级微小卫星,覆盖通信、导航、遥感、大气探测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典型产品

在轨卫星情况

微小卫星整星研制能力

2019年,公司已建成了集总体设计、AIT、部分产品设计生产、项目管理、产品保证等在内的完整微小卫星研制生产技术、管理队伍;形成了覆盖结构、热控、控制、星务、电源、测控以及地面系统的全面的设计能力;拥有经CNAS认证的力、热、磁、EMC试验设备以及专业的控制仿真试验室和综合电子实验室;具备配套齐全的小卫星、微小卫星研制生产基础设施,具备年产20颗微小卫星的能力。截至2018年底,公司在轨微小卫星14颗,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从试验星到业务星,涵盖通信、导航、遥感、大气探测等领域,在轨健康率100%。

5 扬帆再起航,商业航天再出发

2018年,深圳东方红启动“千星视界遥感大数据服务系统”项目,旨在通过建设百颗级商业遥感虚拟星座——微景一号,为后端遥感应用打造高品质卫星大数据源。根据规划,星座首期将发射20颗以上卫星。

在2019年4月24日的第二届中国航天大会上,深圳东方红与多家公司共同签署了《商业卫星遥感数据互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各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共享数据需求、统筹调配卫星资源等方式深度合作,共同规划虚拟星座建设,共建高品质卫星遥感大数据源。

深圳东方红为北京师范大学研制的京师一号遥感卫星于2019年9月12日发射,该卫星也是微景一号星座的首发星。

十年磨砺,深圳东方红始终不忘“探索微小卫星商业化之路”的初心,牢记“打造消费级卫星产品和服务,让航天触手可及”的使命,不断探索、继续前进。如今,扬帆再起航,商业航天再出发,初心不变,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东方红商业化研制
血管吻合试验台的研制及试用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气瓶氧气吸入器的研制与应用
“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某横向军品项目快速集成研制的创新实践
“东方红英雄”家族面面观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