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研究以海南为例

2019-10-22

上海国土资源 2019年3期
关键词:旱地水田分值

雷 德

(海南川海土地科学研究院,海南·海口 57010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要求,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打造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根据国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本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原则,明确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在既保障经济建设合理用地需求,支持稳增长重点建设项目及时落地,又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充分发挥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的调控作用的情况下,全面开展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研究,落实“旱改水”工作,增加水田种植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变低效为高效性。

对因受客观条件限制,确实无法直接开垦水田的,采取“补改结合”的办法,将数量相等的具备改造水田条件的已有旱地改造为水田。同时为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解决旱地质量不高的实际问题,将低产旱地改造成为水田,提高复种指数和利用率,对于科学有效地利用耕地和水土资源,保证粮食的高效生产,改进人民的食物组成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1-3]。通过开展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全面查清适宜提质改造的旱地资源面积、权属、分布、耕种状况、农业生产条件(包括水利设施、土壤、坡度等)等情况,实现全省“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耕地占补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4-5]。

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1 研究方法

围绕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的研究目的,按照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文件要求,参考《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5-2012)、《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国土资源部《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海南卷)》等相关规程和标准,开展研究区域内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研究工作。

1.2 技术路线

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研究工作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ArcGIS、omap、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应用遥感、测绘、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开展调查评价研究工作,并建立一套调查评价体系(图1)。

图1 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技术路线Fig.1 Appropriate change of paddy fi eld dry land resources survey and evaluation technology roadmap

1.3 内业预判

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研究工作,以各市(县)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作为工作底图,叠加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省级土地整理重点项目、一般土地整理项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等已有数据,提取旱地、交通道路、河流和权属等图斑及其相关属性数据,结合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运用已经建立完善的调查评价体系中评价因子及其指标,对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中的旱地进行初步筛选,不符评价体系中因子及其指标等级的相关旱地图斑均不纳入调查范畴,直接统计为不适宜区域。将筛选出来的数据与高精度卫星影像套合,结合不同地物的影像特征进行专业影像判读,进一步剔除不适宜的区域和图斑。经过几轮影像判读,初步确定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的室内预判成果,编制外业踏勘工作底图(图2)。

图2 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外业踏勘工作底图Fig.2 Appropriate change of paddy fi eld dry land resources fi eld reconnaissance work reproduction

1.4 外业调查

充分利用GIS、GPS和RS等技术手段开展外业调查核实工作。以市(县)为单位将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导入具备GPS定位的外业调查工作设备中,套合高精度影像图进行外业实地调查核实,对调查点的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地形坡度、表层土壤质地、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耕种状况等情况进行外业实地调查,填写相关调查记录表和拍摄实地照片,并对主要调查点进行土壤取样,送具备相应资质检测机构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的检测。

2 调查评价体系

2.1 评价指标与因子确定

本研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分法,分别从实地种植、灌溉水源、坡度、表层土壤质地等影响因素出发,根据《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5-2012)、《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等相关规程,初步筛选包括高程、地形坡度、田面坡度、水源保障程度、排水条件、交通通达度、连片性、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型、pH、障碍层次、地表岩石露头度、土壤盐渍化程度等评价因子。在诸多评价因子中,部分评价因子存在极限指标,当该部分因子的指标值超过一定值后,“旱改水”的条件就无法达到或改造的困难度非常大,此部分因子则作为评价的限制性因子,如坡度大于25°、零散图斑面积小于5亩等。同时,结合海南地形地貌,气候及土壤的实际情况,选定具有典型性和稳定性的主导因子,最终拟定土壤条件、地形条件、农田基本建设条件等3个因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障碍层距地表深度、表层土壤质地、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耕种状况共8个评价因子。

根据确定的因素、因子评价体系,采用成对比较法、德尔菲法、AHP(层次分析法)等,并借鉴耕地质量等级华南地区的分级因素及其指标值,经过综合分析论证,最终确定海南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参评因子下的指标的记分规则,8个评价因子一共设33个指标。

2.2 指标分值及权重值确定

评价指标分值及权重值的确定采用德尔菲法,邀请省内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作物遗传改良、地理科学、土壤、资源与环境等相关专业的教授和高级工程师共六名,根据各参评因素和因子对“旱改水”的影响程度,采用三轮打分后综合平均最终评定出此次的参评因素和因子的分值和权重值(表1)。

表1 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因子及指标分值与权重值Table 1 Appropriate change of paddy fi eld on the dry land resources evaluation factors and index score and weight value

3 数据分析评价

3.1 指标数据获取

本调查评价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中的地类图斑,相关因子指标的数据主要参考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和野外实地踏查及取样测定。

3.2 评价对象及评价单元

本次调查评价研究对象为海南省的适宜改造为水田的旱地资源,不考虑水浇地、可调整园地、可调整林地、可调整坑塘水面和其他宜耕后备资源,以图斑为基本调查评价单元。

3.3 评价模型建立

在ArcGIS平台下建立基于加权指数法建立评价模型,通过矢量数据空间叠加赋值和分析计算。根据各评价指标的分值及其对应的权重值,计算各评价因子的分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i为i因素的评价分值;Fij为i因素j因子的评价分值;Wij为i因素j因子的相对i因素的权重值;n为因子个数。

在各个评价因子分值的基础上,结合各因素的权重值,计算旱改水潜力综合分值,公式为:

式中,F为“旱改水”潜力综合分值;Fi为i因素的评价分值;Wi为i因素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值;n为因素个数。

3.4 综合评价分值修正

由于存在限制性因子,当参评的图斑中任一限制性因子评价分值为0时,则该图斑的综合分值赋值为0。考虑到“旱改水”的可操作性,将坡度大于25°、图斑面积小于5亩的零散图斑直接赋值为0。

3.5 评价结果

通过全面调查评价统计分析,研究区域内,综合分值区间为60~70分的宜改水田的旱地面积约500.0公顷,综合分值区间为70~80分的宜改水田的旱地面积约8000.0公顷,综合分值区间为80~85分的宜改水田的旱地面积约10000.0公顷,综合分值区间为85~90分的宜改水田的旱地面积约12000.0公顷,综合分值区间为90~95分的宜改水田的旱地面积约15000.0公顷,综合分值区间为95~100分的宜改水田的旱地面积约570.0公顷(图3)。

4 调查评价成果分析

4.1 适宜性潜力评价分析

图3 海南省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分布Fig.3 Appropriate distribution of dry land resources change of paddy fi eld in Hainan province

土地适应性评价是指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土地适应性评价是土地利用的基础评价[6]。

根据项目区土壤采样和对项目区各评价单元实地踏勘,参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5-2012)和《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中相关的评价标准,对各评价单元进行打分,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综合打分。通过分析指标分值情况、适宜性潜力评价以及结合各类项目情况结果分析,分值越高的旱地改造成水田的可行性最高。根据各项分析对比,最终按得分从高到底分为二级,依次为综合分值≥85分为适宜、综合分值<85分为不适宜为依据。测算研究区域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面积和不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面积。分市县分析各市(县)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适宜性潜力。

4.2 结合项目情况分析

(1)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分析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不论是旱地的土层厚度、坡度还是灌溉排水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相较与其他非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域的旱地,有一定的优势更适宜改造为水田。通过调查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中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适宜度高,可将“旱改水”列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中同步开展。

(2)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分析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采取行政、经济、工程、技术、法律等手段,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技术、生物等措施手段,对作为农业生产资源的土地本身进行的改造改善的活动。通过土地整理,不论是耕地的土层厚度、坡度还是灌溉排水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相较与没有实施过项目的旱地,有一定的优势更适宜改造为水田。通过调查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区域内土地整理项目中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适宜度也相对较高,面积占比也相对较大。

(3)结合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分析

南繁是我国农作物育种的专有术语,是指利用冬季特有的光温条件,对育种材料进行加代繁殖筛选,可以显著地缩短育种周期,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提高育种效率。通过调查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内的旱地更具有优势适宜改造为水田。

4.3 总体情况分析

结合调查评价研究目的和区域实际情况,对旱改水适宜性潜力进行分等,按照评价单元综合分值划分为两级,依次为适宜、不适宜。经统计分析,研究区域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占旱地总面积的8.48%;不适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占旱地总面积的91.52%。

5 经验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评价研究,全面掌握了研究区域当前耕地适宜开展提质改造的旱地资源数量、位置等现状,做到全域全覆盖,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外业调查,实地踏勘,准确掌握真实信息,为下一步旱改水耕地质量提升建设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实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是保护耕地资源的一项重要制度。但以前在实践操作中,对于水田的补充的可操作性较差。随着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完成,完善了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数据,有计划的做好提质改造工作,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和保障。

5.1 经验

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研究工作对于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的应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对成果的应用研究和在具体业务工作中的应用。通过总结应用研究的成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制度,实现政策和制度的创新。

开展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能全面掌握了调查区域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情况,摸清了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全面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国土资源管理基础业务工作中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性的工作。但要切实发挥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实现提质改造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法律法规、土地调查评价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

5.2 建议

(1)分区域开展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

为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提升耕地质量,解决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补充平衡问题,以市(县)为单位结合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开展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评价,查清区域内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数量及空间分布情况。根据资源位置和适宜性程度,将其纳入高标准基农田和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计划工作,全力做好耕地提质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

(2)耕地土壤自然属性值的更新和补充

本次调查评价研究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部分区域未更新土壤普查数据,只能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为基础。然而,第二次土壤普查已过去30余年,土壤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有必要进行调查和重新采样分析,及时更新属性数据。

(3)开展作物的适宜性评价

本次调查评价中对部分旱地土壤进行了有机质和pH值的测定,对宜改水田的旱地资源调查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于具体提质改造工作的作用显得有限。为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旱改水”具体实施工作,还需制定更为详细的规程,增加调查项目,对土壤属性作更详细的分析测定,开展作物适宜性评价。

(4)建设项目要科学合理选址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海口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等建设步伐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用地、交通用地、城市基础用地等用地的需求急剧增加,占用耕地业随着增加,对海南省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影响。尽管耕地的提质改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田面积,但是,如果建设项目做到科学合理选址,少占用水田及优等耕地,实现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机结合,方能使资源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开发,可持续利用的健康轨道。

猜你喜欢

旱地水田分值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莫里斯的短篇小说——《小个子法国人和他的水田》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近世长三角南缘的水田经营与环境博弈
凤头猪肚豹尾说“白传”——读《白水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