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航管制员疲劳分类、形成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

2019-10-21黄选锋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疲劳

黄选锋

摘 要: 疲劳是一种复杂的人体机能衰退现象。民航管制员疲劳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飞行安全,而且会导致多种恶性事件发生,对民航飞行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本文以民航管制员疲劳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民航管制员疲劳类型,从民航管制员自身、设备设施及运行环境、排班执勤及组织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民航管制员疲劳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关于民航管制员疲劳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民航管制员;疲劳;执勤排班

前言: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民航运输呈现了高速增长态势,民航管制员是民航运输中空中交通管理的主体,其不仅需要负责空中交通平稳、有序流动,而且需要保证空中交通始终位于最佳流向。在面对高强度、高集中度的空中交通状况时,民航管制员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疲劳状况。而民航管制员疲劳问题的出现,对民航飞行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民航管制员疲劳预防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民航管制员疲劳分类

根据疲劳发生原因的差异,民航管制员疲劳主要包括生理性疲劳、病理性疲劳两种类型。其中生理性疲劳主要是民航管制员劳累过度产生的头痛头昏、全身乏力、腰背酸痛等情况;而病理性疲劳主要是由于一些疾病引起的疲劳。病理性疲劳只有通过医生全面系统检查才可以找到病因。

二、民航管制员疲劳形成原因探究

1、民航管制员自身因素

除年龄因素以外,因民航管制员自身而导致其疲劳的因素还包括身体状况不佳、生理节律混乱、睡眠品质不良、疾病药物影响及饥饿执勤等[1]。

2、民航设施设备及运行环境因素

民航设施设备中可致民航管制员疲劳的因素主要有设备辐射、人机界面友好性及工作台高度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等;而民航运行环境中可致民航管制员疲劳的因素主要为空域环境流量大、管制室微环境释放有害气体或温度不适宜、管制室灯光强度过低、设备运行噪声过大等。

3、执勤排班因素及组织管理因素

在执勤排班过程中,若排班人员没有考虑管制员技术强弱水平及年龄因素,或者没有对空中管制员进行疲劳预防管理,则会导致民航管理员无法有效利用休息时间,加剧其疲劳程度。

三、民航管制员疲劳预防措施

1、加强民航管制员培训教育

为最大限度降低民航管制员自身因素导致的疲劳问题,相关部门可引导民航管制员认识到运动与缓解疲劳之间的联系。鼓励民航管制员在值班休息时间,开展嚼口香糖、伸懒腰等轻微运动[2]。同时在休息环境内为民航管制员提供咖啡、绿茶等抗疲劳功能性饮料。或者为民航管制员提供冷水,以便其可自我缓解疲劳。在这个基础上,相关部门可进一步放宽民航管制员休息条例,允许民航管制员出现短暂性疲劳时主动申请短时间休息。促使民航管制员养成关注细节的习惯,逐步形成以安全运行、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单位文化。

其次,为避免因民航管制员疲劳引起的错、忘、漏现象,管制运行单位应教育空中交通管理一线人员坚守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从根本上摒除不负责任、懒散拖沓等不良作风。同时综合采用宣传、教育、奖惩等措施,提高民航管制员安全修养及安全意识。

最后,为避免因民航管制员疲劳而导致的忘词情况,管制运行单位应进一步强化民航管制员英语培训。从基础英语、专业英语、特情英语等方面,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开展持续性英语训练,切实提高民航管制员使用英语的能力。同时加强民航管制员普通话训练,从根本上避免因方言、发音不准问题的发生。

此外,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具有责任大、制约因素多、工作程序规定性强、专业技术特殊等特点。据此,管制运行单位应定期对民航管制员进行抗压训练。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管制员或专业人士,帮助民航管制员发现心理问题。并及时为其提供心理辅导,提高民航管制员心理抗压能力。

2、优化民航管制环境

一方面,管制运行单位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民航管制员疲劳缓解中的作用,改善民航管制员休息制度,为民航管制员守夜班提供设置及适宜的休息、健身、贮藏设备。如允许男性管制员携带鲜艳颜色工作服值岗,避免暗色服装导致个体视觉疲劳;允许民航管制员在工作环境中携带一个或两个私人物品,如家庭人员照片等。

其次,管制运行单位应主动进入民航管制员群体,开展调查活动。了解管制室内灯光环境、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噪声环境及气味的适宜度。合理调整环境参数,帮助民航管制员克服疲劳。

另一方面,在现有制度建设进程中,为避免以往粗放管理、低效运行导致的民航管制机制低效运行问题,民航管制运行单位可从人力资源配置政策方面,压缩机关及非生产人员,促使管理人员向一线倾斜。随后制定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安全监测监督机制。以民航管制员现场组织为重点,利用优异民航管制员示范效应,组织优异民航管制员、带班主任开展现场管理工作,保证安全问题的及时发现、处理。

3、调整执勤排班方案

首先,为缓解民航管制员个人疲劳程度,相关管理人员可结合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特征,全面落实我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的相关规定,保证民航管制员连续执勤时间、轮换班时间、独立工作人工作时间在规章要求之内。同时保证管制员两次执勤间休息时间充足。

其次,在民航管制员执勤排班期间,排班人员应主动与民航管制员沟通,充分考虑民航管制员个人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家庭背景。同时在值班阶段,为值班民航管制员提供不定时唤醒服务。通过不定时与民航管制员简单通话,或者不定时为民航管制员传送信息,可以减少值班民航管制员疲劳程度[3]。

再次,借鉴美国十个小时轮班制、上四休二、每周换班一次、二二一轮班(每个下午班连着两个白班)模式,管制运行单位可对我国现有轮班方式进行改进。即根据民航管制员数量,采用不同的轮班方式,如在民航管制员人数要求较低的情况下,采用四天一次夜班轮班方式。同时为避免轮班方式过于单一导致的民航管制员疲劳度增加,可采用四个班组单个周期上二休二的调整方式;而对于民航管制员数量要求较高的地区,可采用五个班组进行轮班工作,在单个周期内由五个班组依据上三休二的方式,循环二十五天,可有效降低单个民航管制员工作时间至19.6h。或者由五个班组以上二休一的方式进在单个周期内循环,控制轮班频率,为单个民航管制员生物钟调整提供充足的时间。

最后,在具体排班阶段,管制运行单位应避免安排民航管制员超出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每一管制员每班次工作最长时间应在两小时以下。且每班次中间应具有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

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民航运输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持续增长的空中交通流量,促使民航管制员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对空域运行效率及飞行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为最大限度减低民航管制员疲劳程度,相关管理人员应借鉴国际上对管制员疲劳管理的研究成果,正確识别管制员疲劳类型,分析民航管制员疲劳致因,采取一系列民航管制员疲劳预防措施,保障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作安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瑞山, 马广福. 基于熵权和 DEMATEL 的管制员疲劳风险因素分析[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6, 34(4):44-49.

[2]蔡新逸. 浅谈防止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8):123-123.

[3]王鑫. 基于降低工作疲劳度的管制员轮班方式研究[J]. 交通企业管理, 2016, 31(8):13-15.

猜你喜欢

疲劳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日本人开始测量“疲劳”
基于有效缺口应力法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评价
BFRP和CFRP加固受弯混凝土界面疲劳性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