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2019-10-21李光辉袁翔宇许德武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农村电商解决对策电子商务

李光辉 袁翔宇 许德武

摘 要:党的十九大会议提出,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然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其主导网络电子商务的进行,由此达成双方间交易,带动消费。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在,如何在我国庞大的农业产业下运用电子商务促进农村产品的市场流动,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电商;问题;解决对策

引 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8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猛,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普及与深化,农村电子商务也随之孕育并呈现愈加扩张之势。如今,农业的运作、农村的基础设建设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等都与农村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在我国多年制定、宣传的相关农村电子商务政策的扶持与带领下,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农产品或其他消费品的交易,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农村电商规模逐渐做大的现实状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缺陷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

一、农村电子商务

农村电子商务,利用网络平台,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将农村资源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扩展农村信息服务,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拓宽农村商业领域,最终服务与农业、农村、农民,使农民受益,实现收入增长。2019年2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在数字化农村建设中,农村电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利用电商平台促销费、惠民生,带动农村的经济增长,还可以助力农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实现“一村一品”,发展乡村特色产品或新型服务业。我国14亿人口中,有41%为农村户口,约5.6亿人,故而农村是个十分广阔的市场,随着现代化的持续发展,电子商务平台自然是农村市场发展的重要工具,农村电商已然成为中央及地方政府拉动经济新的、有效的增长点。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条件有限

根据2018年5月发布的《2017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近几年来,农村网民规模持续增长。农村网民规模由2012年的1.56亿人增长至2017年的2.09亿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5.4%,农村网店达985.6万家。2017年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而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436.6亿元,同比增长53.3%。”

我国农户的电商注册人数正在持续增加,但是我国农村分布较为分散,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山高路远,地形崎岖,难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故而极大提高了物品的运输成本与运输时间。加之农村地区资源分配较少,专车配送较少,物流配送力较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配送的实现。此外,物流公司的仓储条件十分有限,其仓储资源主要集中在平原大城市,难以深入农村地区,因此无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易腐产品更不能在如此漫长而又艰难的运输中留存,农村地区的物流条件急需改善。

(二)农村缺少电商人才,农民缺乏电商意识

由于我国东西部特殊的发展格局,导致农村人口外流,就大部分而言,农村生活的群体主要是孩子、文化程度较低的中老年人。在农村地区,受教育资源、传统观念与习俗的影响,中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主要日常活动为家务与农务,他们对计算机的了解或接触少之又少,对电商这种无形的虚拟式交易平台则更加难以理解。“不见买主,不收现金”的交易方式与理念还未在农村深入人心,难以对农民培养电商专业素质。加之农村地区资源较为匮乏,基础设施、收入较少,生活条件有限,难以吸引专业电商人才。如此便造成了农村地区专业电商人员的严重缺乏。

(三)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有限

农村电商的发展依赖互联网的建设,然而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网络基站数量太少,宽带3G或4G网络接入点不足且覆盖程度低,网络接入速度慢,信号不稳定。除此之外,农村对电脑的使用较少,对电脑的认识也十分有限,基于农村的较低收入水平,购买的电脑软硬件条件有限,又缺少相应的宽带维修、电脑维修站等配套设施服务,故而难以满足日常的电子商务活动。

(四)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大多数农产品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在自然存放条件下保鲜时间较短,在没有专业器械与技术的支持时,难以对其进行精细加工、包装和运输。我国农产品多数是由个体经营者或小部分的商户承包生产,进而导致农产品的加工率低,附加值低,无法达到现代化产业生产的标准。在普通农户或承包商手中,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有限,更多地采用传统技艺,导致生产过程成本高、耗费大、质量低,无法满足城乡间急速扩大的产品认定标准与消费者需求,产品质量评价由消费者主导的模式让农户的农产品在诸多竞争中无法占据主要地位,只能满足较小部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需求,如此阻碍了电商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农村电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物流建设,保障产品流通

农产品的运输在较大程度上会被物流条件所限制,交通、距离、路况等都会增加运输的成本,针对这一现状,政府、物流公司等相关部门或企业可依据《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合作,建设各大物流公司的物流站,并配备物流人员,组建收派服务,为农产品的流通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此同时,政府也需加强公路、加油站、维修站等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保障、配合物流的高效运作。

(二)提高电商意识,培养专业人才

要想促进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则必须提高农民的电商意识与专业认知。基于农村地区教育素质普遍不高,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派驻宣传小组,下乡开展专题教育讲座,向农民讲解电商知识,让农民了解电商能为农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还可以设置电商交流站,吸引农民商户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实践,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学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进行电商活动,让农民更好地利用电商平台,将互联网和销售农产品相结合,实现“不见买家,不收现金”,扩展市场范围,提高农民收益,促进电商在农村的发展。

推动农村电商的应用,不仅需要提高农民自身的认知,还需要电商专业人才的技术支持,政府部门应该提高下乡福利待遇,并结合扶持大学生村官等相关政策,为电商人才设立就业岗位,進而吸引更多的电商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与此同时,落实厕所革命等中央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条件改善,提高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完善农村网络设施,普及农民电脑使用

网络是农村电商实现的前提,因此必须在“互联网+”理念持续发展的当下加强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互联网使用慢、使用难的困境。例如:增设农村互联网线与信号基站、实现宽带家家通、增加移动数据网络覆盖率、设置电脑售卖与回收站、制定电脑购买优惠政策等,让农户在接触互联网时体会政府关怀,得到货真价实的软硬件保障。政府的相关部门还可以组织计算机培训班,为农民开设计算机培训课程,提高农民对计算机的认知水平,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

(四)提高产品加工技术,保证产品生产质量

政府需制定相关农业扶持政策,给予农民相关购买优惠与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宣传力度,传播“绿色生产”观念,实现政府、农民两者联动,引进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与器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现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3NDJC061YB)、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R404002)

猜你喜欢

农村电商解决对策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