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变迁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流变

2019-10-21赵波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变迁民族传统体育

赵波

摘 要:文化变迁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流变具有密切联系,可以从文化传承、体育制度、体育精神等多个方面对其产生影响。文章首先对文化变迁视阈下的民族传动体育传承空间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流变,主要从体育器材、体育制度、体育精神和体育功能等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文化变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流变

前言:在数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断丰富、不断演进,目前能够统计出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超过千项。纵观其发展流变的过程,与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息息相关,符合民族文化价值观及内在需求的体育项目,总是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因此,从文化变迁视阈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流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变迁视阈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空间

(一)民族传统节日

在文化变迁视阈下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空间,其意义在于,只有找到能够依附的传承空间,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内容及精神才能够传承下来,同时传承空间的变化,也会引起其内容的改变。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空间来看,许多经典的传统体育项目都依附于特定的民族传统节日。比如傣族泼水节、藏族雪灯节、彝族火把节都等等,彝族火把节会在点燃火把时进行斗牛、摔跤、歌舞等表演活动,傣族泼水节会举办划龙舟比赛。借由这些民族传统节日,相关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传承和发展[1]。

(二)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重要的传承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精神生活追求的日益提高,各种旅游文化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在此方面,西部地区被誉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聚集地,世界屋脊、戈壁、大漠等称为极限体育运动的重要资源。借助旅游产业的发展,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承,比如陕西安塞地区的腰鼓、青海大通县赛马会、湖南岳阳龙舟比赛等。

(三)运动会赛事

为了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少数民族运动会赛事越来越多。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被纳入到了国家体育赛事的范畴。因此,运动会赛事也是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传承空间。与常规体育运动赛事不同,民族体育运动会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的举办情况来看,第一届仅有22个项目,第八届已经发展为148项,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借此跨越了民族的界限,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2]。

(四)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基地,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汲取优秀体育成果,并与集成民族传统体育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体现民族特点。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高校已经引进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且逐渐向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延伸。通过学校教育途径,更大范围的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可以使其获得更好的传承发展。

二.文化变迁视阈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流变

(一)体育器材方面的发展流变

文化变迁理论研究的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关于文化的形成和演变。鲁迅先生所说,新文化并非从天而降,大抵是对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演变而来的。因此,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有选择的继承,伴随着优胜劣汰的过程。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过程中,其内容和形式与不是一成不变的。纵观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许多运动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一点首先表现在体育器材的发展流变上面。民族传统体育的器材作为传统体育文化的标志,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项体育运动的演变过程。在许多传统体育项目中,要完成体育运动,需要借助刀、枪、箭、铩等工具。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的一个特点是多数来源于生活生产用具,可就地取材,制作方便。这也反映出,在古代人劳作的过程中,善于创造,追求身体素质的提高。但许多传统体育器材在现代制造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独竹漂”标准化器材先采用纯玻璃纤维编织物进行制作,经过钢模压制工艺成型。新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不僅使其更加美观,而且方便使用和保存。

(二)体育制度方面的发展流变

在文化变迁视阈下,民族传统体育制度的改变,使其物质和技术层面改变引发的必然结果。当制度失去保护对象时,其本身的内容也必将发生变化。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初期,运动项目多数形成于民间,具有自发性和松散型的形成特点。比如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通过在祭祀中做出各种动作,表达对图腾和神明的敬仰,后来变形成特定的体育运动项目。虽然其形成过程具有迷信的成分,但仍具有体育运动项目的一般功能。随着文化的变迁和人们精神素质水平的提高,一些不符合当下文化价值观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及其制度,也经历了修改和废除等变化。这也是一种文明进步和制度进步的表现。

(三)体育精神方面的发展流变

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所在,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言,就是其形成和传承过程中所依托的民族文化土壤。失去民族文化土壤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就失去了传承的价值。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数形成于相对封闭、自守的时代,是在与世界文明或其他民族文化隔绝的环境下发展形成的。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以及现代生活坏境的改变,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也将受到考验和冲击。在各种精神文化的冲突下,迷信、庸俗的内容会被剥离,然后补充进更符合现代人价值观念的内容。虽然体育精神是一项体育运动的灵魂所在,但这种形式的改变,不能看做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质或遗失,而是其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

(四)体育功能方面的发展流变

在体育功能方面,民族传统体育则表现出由功能单一化向功能多元化的流变趋势。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就已经融入了强身健体、精神娱乐、竞技等方面的基本功能。虽然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具有相似的功能组成。但是在其发展流变过程中,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会对体育功能进行持续补充。现代体育运动项目除了上述功能外,还具有政治功能、教育功能、经济功能、观赏功能等。通过不断完善功能,可以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更加满足现代人的锻炼需求,从而获得广泛的传承和推广。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文化变迁视阈下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流变,不仅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其传承空间和流变趋势,而且可以把握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方向。在其发展流变过程中,通过不断加入新的文化内涵、新的功能,可以使其更具有传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广虎,冉学东.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2):1-12+18.

[2]杨广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路径优化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89+82.

猜你喜欢

文化变迁民族传统体育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传统与重构:一个水族村寨端节文化传承与变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浅析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的特征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基于文化变迁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浅析迪士尼童话电影的继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