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水电厂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2019-10-21纪大义高亮刘波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水电厂管理模式

纪大义 高亮 刘波

摘 要:现阶段,国内水电厂的传统运营管理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经实践表明,运维合一的管理模式是业界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有效的管理模式。基于此,本篇文章中笔者将针对当代水电厂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的应用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为水电厂的革新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更好促进国内水电厂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水电厂;运维合一;生产模式;管理模式

在国内水资源储量较丰富的地区,水电已逐步取代传统的火力成为主要发电方式。随着水电发电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水电厂成为需要高资金投入、高技术资源进行支撑的企业。加之随着电力体制的革新,行业内发电竞争关系逐步激化,就为当代水电厂的管理、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在当前新形势的时代背景之下,由于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具有效率低、结构复杂等缺点,本篇文章中将针对这些不合理之处,结合国内水电厂实际发展情况展开进一步分析,论述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简要分析水电厂传统管理模式和不合理之处

(一)国内水电厂传统应用的管理模式

首先,在初期国内多数水电厂应用机电运行和检修维护二者分离的生产经营模式,采取“五班四倒,四班三倒”等方式。其中的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监视生产设施的运转情况;维修人员需要针对水电厂内各类设施进行相应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在工作期间,各专业人员按照工作时间的不同分别对各自的岗位工作进行安排,休息时间则按照值班表安排。基于该种管理模式之下,使得水电厂出现人员密集、效率低、结构复杂的问题。现阶段国内多数水电厂已弃用该种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偏远地的水电厂区还在继续这一模式。

其次,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多数水电厂开始应用机电运行合一、检修维护相分离的管理模式,为有效解决水电厂内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等问题,水电厂内开始设立相应的集中控制部。运行人员可在部门中实时监控水电厂内各项设备的运转情况,并按照实际的电厂生产情况进行人员配备、生产活动的调度,进而达到精简人员配伍的目的。处于该种模式下的水电厂,设立专门检修维护部门,并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水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当设备出现严重的问题或故障时,一般仅靠场内的检修人员无法找出原因并合理解决此事,就必须将该项检修工作承包给其它单位;在非工作时间由工作人员按照值班表轮流值班,保障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有人员可以进行及时处理和通报。

(二)传统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之处

首先,员工的管理意识较差。通常情况下,可通过该企业整体员工的素质看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传统的水电厂管理模式导致水电厂内工作人员对于运维管理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并缺乏相应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进而就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其次,资源浪费现象。电力生产是指将一次能源有效转换为二次能源的过程,因此水电厂在生产期间势必也会消耗相应的资源。传统水电厂的生产管理机制较松散,没有形成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体系。同时由于机械化、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最后,水电厂设施检修工作不规范。电力生产期间会对设施的质量可靠性产生较高的要求,所以水电厂的设备检修维护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管理体系的缺失,传统水电厂的运营维修人员会有安全意识较差、技术不规范等问题,进而为设备的运行埋下质量隐患,不利于水电厂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二、简析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和特征

为进一步增强水电厂的运营效率,相关从业人员和学者通过深入研究,提出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该模式的重点在于可将水电厂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结合为一个整体,无需委派专门的运行人员、检修工作人员去到企业之中,而是由同一批员工对水电厂内的运行和维护进行负责;可以进一步改善水电厂的组织结构,并增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业务能力,同时提升水电厂的管理效率。除此之外,运维合一管理模式具有简化组织结构、重视团队合作、提高员工素养、规范员工操作的应用优势。所以不难看出,运维合一势必将成为未来国内水电厂的主要管理模式。

三、简析在水电厂内运维合一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纵观国内水电厂的运行情况而言,采取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的企业数量较少。但按照当前的应用情况来看,该种生产管理模式已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对于水电厂的生产工作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预见,随着国内电力运行体制革新的深入,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势必会在国内水电厂行业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广泛运用。以下笔者将以国内某水电厂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的革新为例,分析其具体的应用:

(一)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的设置

首先,该水电厂作为较早应用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的企业,针对该模式专门设立了运维部门,主要负责厂内日常设备的运行和检修工作。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配伍数量见表1,详细组织结构见图1。其次,通过员工设置人数可以看出,整體水电厂内负责运行维护工作的员工仅有49~60人左右,远比传统水电厂的人员配伍数量少,之后通过对所有员工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可达到“一人多能”的目的,进而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并可不断提升水电厂内部的核心竞争力。

(二)简析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首先,生产管理模式。该水电厂内按照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了相应的运维合一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由根本上保障企业内部的正常生产运营和操作的规范。

其次,系统培训。该新型生产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水电厂内所应用的技术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为了保障可满足运行、维护两方面的需求,企业对员工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全方位强化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建立一支学习型、技术型的优秀生产团队奠定坚实基础,进而保障了企业的稳定运行。

最后,所有设备主人制。通过设备主人制的建立,可强化日常的监督和考核,保障所有设备均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设备的主人在日常要进行巡视、技术监督的管理,以便可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举一反三,通过采取合理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相似问题的二次发生。对于无法消除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做好记录进行跟踪观察,以防患于未然;及时更新、优化设备的基础台帐记录,收集设备使用说明书、图纸资料等;做好备品附件的管理工作,强化设备的检修过程管理;做好后期的验收工作,进而保障设备的应用可提升水电厂的效益。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言不难看出,要想提升国内水电厂的核心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就要应用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替代传统管理模式,进而可起到减少成本、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当前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的应用,还需相关人员和学者的深入研究,需要水电厂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应用,做好人员的配伍、设备的检修、巡视等工作,进而可保障我国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中笔者首先解析传统水电厂应用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之处,之后针对运营维护生产管理模式的特征和具体应用案例进行介绍,希望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凯,张晓旭.水电厂运维合一模式下运行标准化管理[J].云南水力发电,2018,34(04):149-150+156.

[2]刘勇,陈豪,张芳明,黄杰,凌培伟.水电厂运维合一模式的培训创新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8(02):66-68.

[3]蒋成银.如何做好水电厂生产运行管理[J].低碳世界,2018(01):152-153.

[4]严世明,梅利军,高小梅.现代水电厂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和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0):184.

猜你喜欢

水电厂管理模式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GMH550测振测摆系统在株溪口水电厂的实践与应用
浅谈水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改造
基于SOA的智能水电厂一体化平台设计
iP9000水电厂智能平台
南水电厂扩容后过渡过程分析
北斗通信在小型水电厂电量采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