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9-10-21赵凤霞张方方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机遇挑战

赵凤霞 张方方

摘 要:如今科技迅速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对于在这个背景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替代的工具,影响着他们思维、行动。由此在网络时代,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重要的机遇,也面临着更为严重挑战。抓住这个机遇,迎接挑战是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我们都深有体会,网络信息技术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日常的生活,我们的一切越来越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7.72亿,手机网民达7.53亿,人均周上网时长27小时,大学生上网时长更多。可见,互联网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2018年3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明确提出,“创新推动网络育人,拓展网络平台,丰富网络内容,建强网络队伍,优化成果评价,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对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网络印记已經深深镌刻在现在的每一个大学生身上,利用互联网搜索信息,网上学习、作业,网上购物、交友、支付等等。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前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有机遇也有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及时正确地认识到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才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行为准则、心理素质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帮助他们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1.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内容的传播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网络时代,信息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即时性等特点,为思想政治内容的传播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超过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实现全球共享,缩短了教育者和大学生获得教育资源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效率;有了互联网的技术支持,教育者与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及时的沟通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使老师实时了解学生思想政治状态;网络的存在,学生不仅仅局限在老师所授予的思想政治的内容,能够自主地选取有用的信息,密切联系时代热点,更为深刻地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精华,更能和自己价值观念融为一体。有了网络的支持,例如在微博、朋友圈,可以多次转发分享富含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和利用。

2.为大学生获得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了便利

网络传播信息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庞大,形式各种各样, 拓宽了大学生获得相关资讯的渠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库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庞大,覆盖面广,比如很多大学高校都统一购买了知网资源,学生可以免费查阅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库,师生更为方便有效地了解科研新动态、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点的研究情况、探索新领域或开展深入的学习研究;网站中有很多思想政治教育专栏资源,例如,名师讲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精品课程,向师生提供了许多高品质视频课程,制作精良的课件,全面的考试复习资料,使广大的师生跨越了地区、时空享受到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红网”、“高校马克思主义子网”、“团建”等网站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引导人民群众理性、客观地看待时事热点,分析当今时事政治问题,使广大师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理论知识,还能关注世界形势,树立全球的观点,与时俱进。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延伸,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3.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元化

互联网为师生提供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可以利用学校的大学生管理系统平台,在线回答大学生问题、疑惑,在线进行问卷调查,在线布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并审查活动后上传的实践报告,增加了与学生的线上的沟通,更为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更有利于对大学生思想的指引;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图像、文本、声音、动画融为一体,形成生动有趣的课件,展示课本中深奥的思想政治理论,使学生更容易地了解及掌握,达到教学的目的;思想教育者可以通过学校的贴吧、高校论坛、微信朋友圈等,及时洞察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诉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打破以往教育中存在的滞后的局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失效性。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与能力的挑战

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利用互联网教学的意识,思想观点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意识到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互联网知识与运用的积极性不高,使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是资深年长的教育者,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到网络的强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运用的技术水平低,应用互联网的方式过于单调,只能做一些简单的PPT,未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平台相结合,使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教育者应该除了具有丰富的、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网络操作技术,并且把网络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善于利用最新的软件及时处理、筛选有效的信息提供给大学生,影响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

2.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和地位的挑战

一方面,开放的网络环境,信息资源的共享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知识经验、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逐渐消失。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可能学生在网络中已经了解认识到,而学生可能在网络中看到的新的教育资讯,来表达自己某些看法与见解,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还没有及时更新,这样反而使教育者处于信息不对等的被动中,长期下来,可能教育者的权威和地位就会下降。另一方面,在网络中获得信息速度快、全面、更为便捷,大学生更青睐于在互联网中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自己独立思考与判断,得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像传统方式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枯燥知识的灌输,这样减少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3.对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挑战

网络世界都是虚拟的和匿名的,充满着各种虚假的低俗的信息,而且网络中缺乏法律、道德、社会舆论的制约,因此网络的世界具有复杂性。而大学生自身比较缺乏社会经验,辨识能力较弱,对于善恶、美丑、真假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极大助长了大学生侥幸和放纵的心理,利用互联网做一些违背道德甚至触及法律的事情,例如,传播迷信、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恶意攻击别人,发展畸形网恋、偷窃他人网络财富;网络中传播的价值观是各种各样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影响大学生在选择形成自身价值观方面呈现迷茫状态,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网络空间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化空间,正在处于人生迷茫,不知人生方向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满足感,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好弥补了现实的空虚与无助,因此网络世界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部分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逐渐出现精神萎靡不振,、自身人格发展错位、品德心理畸形、道德情感冷漠等问题,这些都是高校大学生最常出现的也是最棘手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网络环境下确实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使大学生超越时空的界限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网络资源,但同时对于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是一种挑战,面对复杂的网络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难度增加了不少。但我们需要抓住网络带给我们的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地享受网络的“红利”。

参考文献:

[1]崔华泰.网络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

[2]周海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J]品牌,2014.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