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太原市高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对策

2019-10-21程杨

科学与财富 2019年7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教育

摘 要: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太原市作为山西的省会,在全省经济建设和社會发展中起着龙头的作用,推进产教融合,优化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对正确引领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1前言

2017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国家制度全面提升的重要战略。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两类教育的双重属性,从发展之初,就确立了“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系列做法。总结分析、分享经验,对积极促进国家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教育发展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相关概念的内涵

“教育资源”是整个社会用于教育领域中从事教育活动的以实物和非实物形态存在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本文所研究的教育资源为广义的资源,包括与教育活动相关联的各种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其他无形资源等。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模式的优势在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质;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3高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

3.1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是高职院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尽管生源充足,但也存在着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差异化不显著,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等问题。随着高职院校的增多和生源逐年缩小,高职院校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在未来的竞争中,高校的自主权增强,学源、优质资源等将进一步向优势学校集中,学校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如果不尽早地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将难以抵御激烈的竞争冲击。

3.2 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是解决办学条件矛盾冲突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推动教育培训的需求水涨船高。面临新形势,高职院校更重要的方面是要重视现有的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激发内部活力,走内部挖潜的道路。

3.3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是高职院校的内在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教育培训发展迅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有的学校明显资源不足,或者滞后于教育培训的要求,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高职院校必须从解决资源做起,优化现有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作用,为社会教育培训提供优质服务。

4太原市高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现存的问题

太原市高职教育的资源优化配置面临以下问题:

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投入不足。随着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资金和办学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是,高职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积重难返,制约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师资力量薄弱, “双师型”教师缺乏。从普通高校吸收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缺乏在企业或生产一线工作的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对学生进行实操指导。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缺少政府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由于科研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有限,在解决企业技术一线难题方面与大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差距。同时,政府在支持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方面缺乏针对性的扶持政策,造成学校的科研、教科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缺乏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当前,举国上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如火如荼,太原市正在大力实施推动太原创新发展行动,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太原市经济转型发展。但是,太原市现有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创新发展的需求。

高职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目前,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并没有将高职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高职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造成高职院校对资源利用的不重视,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盲目性和任意性,使得资源利用率低下。

6 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1) 政府加大对高职院校资金投入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示,要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政府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确保各种财政投入落实的情况下,不断开发资金投入新渠道。逐步提高各级政府拨款比例,降低省内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的差距,切实解决高职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在资金投入方面应注意均衡普通专业和重点专业之间的差距,在专业设置方面应结合本地域内特色和经济发展情况。

(2) 推行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基于此目标,就必须致力于创新高职院校多元化办学模式,为此,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实行教育股份制,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在实验、实训阶段通过与企业合作,三是借鉴国外的模式即PFT模式,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需要建设的项目,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让企业参与。

(3)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对于学校新进员工,可以将企业实践锻炼作为入职培训的一项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学校担任实践、实训课的指导教师。同时,学校安排相关专业实训教师去企业学习,可以根据教师在企业实际锻炼的内容和考核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职称优先的权利。

(4)整合高职院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合理应用固定资源,一方面,学校要注重整合本校内的资源,统筹安排公共设备,优化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多与各个兄弟院校合作交流,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之,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到位关系高职教育的发展,政府作为高职院校的引导者,应该给予其最大的支持,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梅芳.新常态下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才智,2016(24):128.

[2]杨大荣.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教育探索,2015(09):70-73.

[3]李晋.对进一步发展太原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J].山西教育,2015.9.

[4]孙毅颖.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策略与探索[J]北京教育,2018.5.

[5]潘阳文.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优化配置[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作者简介:

程杨(1994-),男,山西汾阳人,山西财经大学2016级(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环境管理.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