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OT管理模式在肺结核疾病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2019-10-21王培

健康护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肺结核

王培

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疾病中施以DOT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将我校卫生所管理的肺结核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划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行常规药物治疗及DOT管理联合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初治、复治患者疾病治愈率、总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疾病控制中采取DOT管理模式联合药物对症治疗,对改善疾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DOT管理模式;肺结核;疾病控制

肺结核是临床慢性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卫生组织相关报道显示,我国肺结核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趋势,疾病死亡率较高。结核病治疗中,首选方式为控制疾病传播,加强对患者的管理,为患者采取适当的化疗方案,保障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DOT管理模式作为肺结核患者管理的有效方法,该模式核心理念是患者在医师的监督下服药。我国DOT管理模式普及,但执行效果不理想,与医务人员及患者不了解该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存在联系。本次实践将我校医务室收治的肺结核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下为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校卫生所管理的肺结核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划分对照组及观察组,人数总计80例(部分数据由海淀区其他高校提供),两组患者各40例,男女患者人数分别42例、38例。其中初治患者34例,复治患者46例,患者年龄在18-24岁,中位年龄为(21±0.01)岁。统计两组患者常规资料,并未发现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以化疗药物对症治疗[1]。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展开DOT管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在医务工作人员的监督下服药。大学生患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当根据此阶段的患者特点,为患者展开针对性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现阶段我国肺结核疾病发生率及该疾病对周围人群的影响[2]。使患者认识到肺结核疾病的发病过程及不良后果,从而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在医务人员的监督下用药。为患者展开心理护理,患有肺结核患者往往心理较为焦虑,医务人员告知此疾病的治愈率,并告知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在沟通过程中,选择幽默的沟通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缓解不良心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痊愈、未痊愈指标,初治及复治治愈率、总治愈率分别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治疗效果指标,计数资料概率通过%表示,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DOT管理模式下,初治、复治、总体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表3.

3.讨论

肺结核为放线菌目引发的疾病,患者发病后会发生盗汗、乏力、消瘦等表现,严重患者咳嗽、咯血、不同程度胸闷[3]。肺结核分为原发性肺结核及血型播散型肺结核等。原发性肺结核患者肺部发生肺内渗出病变、淋巴管炎,儿童多发此类型肺结核,表现为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患者方式急性粟性肺结核及亚急性肺结核,急性粟性肺结核患者两肺存在颗粒状阴影,体积及密度均等,分布规律,病情发展后,颗粒相互融合。亚急性肺结核两肺体积存在差异,新旧病变不同,边缘模糊,存在结节及索条阴影。继发性肺结核包括增殖及浸润病变等症状,浸润型肺结核,在影像学中显示云絮状及小片阴影,边缘相对模糊,存在索条状及渗出性病变[4]。肺结核疾病现阶段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且发病率不断提升,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及管理模式控制疾病传播,保障患者的疾病治愈率。DOT管理模式作为肺结核疾病的有效控制策略,在世界卫生组织中被评为结核病最佳管理模式。肺结核患者接受DOT管理后,对保障疾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疾病治疗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多数国家均采取DOT管理模式,我国肺结核疾病管理往往采取不住院管理模式,分为自服药及全程管理、强化期、全程督导管理四种管理方法[5]。我国在二十世纪末便开始采取全程督导管理方法。相关文献记载,DOT管理模式实行后,肺结核初治治愈率自90%上升到96%,复治患者治愈率自80%上升到90%,该文献与肺结核疾病跟踪调查结合基本一致。证实DOT管理模式对肺结核管理的重要价值。世界卫生组织采取医务人员管理服药方法在我国部分地区依旧无法有效落实。本次研究活动中,针对的群体为大学生,观察组大学生施以DOT管理模式后,通过医务室管理办法,取得显著效果。该管理模式是患者在发病后服药需在医务人员全程监督下展开。医务室管理过程中,大学生与医务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高,初治治愈率及复治治愈率分别为94.1%、91.3%,相比常规对症治疗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医务人员在肺结核患者管理过程中,应当为患者展开疾病健康教育,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者明确规律服药的重要性,展开直面监督及全程监督,保障肺结核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DOT管理模式在肺结核疾病管理过程中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沛学. 健康教育模式对肺结核疾病实施防控管理的临床效果[J]. 当代医学,2018,24(30):178-179.

[2]龚洁莎,赵大仁.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我国肺结核发病率的预测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5):175-176.

[3]崔媛. 高等學校大学生对肺结核防治认知及行为的状况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5):166+169.

[4]孔岩. 结核丸联合抗痨药物治疗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5):16788.

[5]吴珺. 探究微信在中青年肺结核患者延伸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272.

猜你喜欢

肺结核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肺结核的早期症状有哪些?怎样治疗肺结核
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护理质量和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肺结核皮试处红肿 就是患了肺结核吗?
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几种危害要了解
肺结核的早期症状
到2020年,肺结核成功治疗率将达九成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苏无“健肺丸”治疗肺结核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