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探微

2019-10-21武刚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18期
关键词:市政公路路基技术

武刚

【摘 要】为了对市政公路路基技术进行优化,提高公路的建设质量,使其符合当前公路建设需求,需要加强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研究。通过对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可以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市政公路

1 引言

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对公路施工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得到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公路的稳定性和路基的强度,并且公路建成后的使用寿命也会缩短,性能也无法得到保证。为了提升公路质量,确保公路使用年限,必须注重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升级和改进,提升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建设的水平不断提升。

2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主要为南北走向,建设路线以机动车双向六车道为主,等级属于城市快车道,两侧设置人行道,道路宽度为30~32m,设计车速为60km/h,立交匝道的设计车速30~40km/h。全线中路基挖方为151.05万m2,填方为23.76万m2。整个施工过程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与《公路桥涵施工规范》等标准进行。

3 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

3.1 施工前期准备

在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前,应选择200m2的试验地段进行填方试验,从而明确路基压实的具体措施及相应的施工设备类型,确保整个施工的有序进行。在完成填方区的精准勘查后,以便对施工地段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另外还要对普通地面进行杂草和树木等处理;坡度地面设立1m的台阶,然后通过压路机进行碾压,使其符合压实度要求。

3.2 填料

在保证填料符合试验合格标准后方可进行使用,选择合理的挖掘机对填料进行装车处理,然后将其运送至填方地段。在卸料过程,需要由专人指挥进行,以每层30cm的松铺厚度计算卸料密度,每层填料完成卸载后进行摊铺和整平。

3.3 摊铺和整平

在完成首层填料的卸载后,通过推土机进行填方摊铺,同时在填平填料上方进行反复碾压,实现初步压实的目的,以便于后期对其进行整平处理。在完成初步整平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精细整平,确保整个过程形成路拱,为正常排水提供保障。

3.4 排水固结

排水固结中排水系统包括:水平砂垫层和竖向排水结构。在公路建设中应用排水固结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地基内孔隙水的排水路径长度,除了可以对排水条件进行改善,还能加快其固结速度。水平砂垫层厚度应超过50cm,砂垫层可以选择粗砂或中砂,砂垫层应确保比路基两侧宽约1m左右。过程中要保证排水途径顺畅;竖向排水结构中,通常采用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的方式进行排水。在进行排水体系结构和水平砂垫层的连接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进行,确保其整体排水质量。

3.5 路基压实

在实现以上操作后,通过压路机进行路基碾压,在进行实际碾压时,直线段需要按照由外至内的原则进行。对于小半径的曲线段,则由内至外延伸。纵向碾压过程中,轮迹重叠控制在0.45m左右,横向重叠维持在0.45m左右。对压路机的行进速度要密切控制,一般是以4km/h的标准前进,路基初压一般选择静压的方式,完成初压后再进行振动压实。压实的次数需要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明确,保证压实处理的有序进行。

4 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4.1 强夯技术

强夯技术主要应用于湿陷性黄土中,原理是将起重机夯锤提升至相应高度,以自由下落的方式予以地基冲击压实,提升地基强度,实现加固地基的目标。在应用强夯技术进行路基加固时,通常选择梅花形夯击法,保证夯击次数满足相应施工要求,另外还要对夯点位置进行测量,明确锤重和落距。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填方路基强夯过程中,当路基填筑高度达到3m时,需要对其进行一次夯实;当选择重锤夯击时,最后夯沉量应低于2cm,夯击的合格验收标准应按照单点夯击的标准进行。

4.2 土工格栅技术

土工格栅的生产中,应当选择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等原料,在特殊成板与挤压、冲孔后,对其予以横向、纵向拉伸,使其抗拉性、耐久性得到显著提升。在高填方路基施工中,进行土工格栅技术的应用时,要确保荷载均匀分布,防止局部压力过大,导致土工格栅受到破坏。土工格栅不仅可以进行单独使用,还可以与路基浅层处理、复合路基等技术进行结合使用。

4.3 基底处理

本路段处于三条冲沟相交位置,为V或U形冲沟结合段。按照沟河冲积原理,通常凸岸处为大量冲击物堆积区,凹岸为冲击区。在充分了解地质材料及现场实际情况下,可选取抛石挤淤方式处理深度较高的软基。将一个淤泥挤出坑开挖到坡脚外侧,其尺寸为5m×8m×5m(底宽×顶宽×深度)。将该路段分为a、b两个区,首先,将一个淤泥挤出坑开挖到a处理区,随后选取抛石挤淤法施工b处理区,施工环节a处理区预留淤泥挤出坑将会由b处理区地表下的淤泥冒出,此时挤出的淤泥可通过a处理区淤泥收集坑去除。通过多次重复操作,待a处理区预留淤泥挤出坑地面在b处理区持续加载情况下无凸出现象后即可停止施工,此时即可反压回填处理a处理区预留淤泥挤出坑。

4.4 路基填筑

对于原路基无挡墙防护填筑部分的施工,应按照从下到上,一级一级填筑台阶,台阶开挖需分段施工。先施工最下一级边坡并依次向上施工,以3.75m為边坡高度,6m为边坡平台宽度。台阶开挖以机械为主,台阶高度为1m,最小宽度为2m,坡度为3%。每次台阶开挖长度为20m,开挖后即可回填材料并做好碾压施工。随后进行反压护脚施工,避免边坡台阶施工中出现滑塌问题。最后2m台阶开挖顺序应由路堤顶部逐步向下施工,相隔0.5cm时进行回填压实,直到满足原路堤的标高规定。

对于原路基有挡墙防护填筑部分的施工。(1)进行台阶开挖施工时,要先施工挡墙墙趾下方位置,因为该位置基本不会影响原路基及路面施工。台阶开挖的施工要分2次完成,先向挡墙基底标高下方3m位置开挖,完成后需要再次向挡墙基标高下方50cm位置开挖。为避免挡墙倾斜、坍塌,应在1m左右控制台阶开口线和挡墙前趾间的距离。该阶段台阶高度可设为50cm,宽度则需控制在2m以内,其坡率为3%。开挖台阶长度为20cm,开挖后需做好回填、压实施工。(2)选取分层填筑、压实的施工方式,要向挡墙一半高度填筑,且进行1次补强碾压施工。当填筑高度与挡墙顶面标高相距2m时即可停止填筑施工。(3)及时拆除挡墙顶面标高下2m范围内的墙体,当路基边缘距离路基中心3m时,即可在此范围内进行台阶开挖施工,要求将台阶高度定为1m,宽度控制在1m以上,坡度为3%,间隔50cm,即可进行回填、碾压施工,直到满足原路堤标高。

5 结语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路基施工周围场地限制以及交通流量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可能呈现出复杂化的施工状况,所以必须结合施工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高填方路基的施工。

参考文献:

[1]李捷宏.市政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5):120.

(作者身份证号码:411002197107302079)

猜你喜欢

市政公路路基技术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试析市政道路路基翻浆施工处理建议
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浅析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某市政公路改扩建中路基工程质量控制
浅论公路路基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
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