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核电厂离心风机振动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

2019-10-21栾振兴徐维会周淋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频谱故障处理振动

栾振兴 徐维会 周淋

摘要:某核电厂离心风机自使用以来频繁出现振动超过报警值问题,维修后往往运行不到4个月便再次出现相同故障。结合频谱信息分析、框架支撑结构分析和现场处理情况,确定故障的根本原因为基础刚度不足,并实施了改造风机底座来增加支撑刚度的处理方法。监测数据显示,改造完成后设备运行平稳,未再出现振动故障。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机械故障的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离心风机;振动;故障处理;频谱

引言

核电厂风机主要以皮带传动离心风机居多,它为各厂房、各不同工作区域的通风、空调系统提供空气输送动力。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电机和风机通过皮带进行联接,叶轮悬臂安装或者放置在两个轴承之间,在整个底座基础和地面之间通过弹性减震垫相连。

振动故障广泛存在于现场框架弹性基础通风机上。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容易出现对中不良、皮带张紧力不足、轴承故障、基础变形等问题,针对振动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工程背景

DVN系统8号风机为某核电厂核辅助厂房通风系统碘回路排风机,为核辅助厂房相关房间排风,以保证房间负压及换气率满足要求。该风机为浙江上虞风机有限公司生产,型号QF-C5-C7,配套电机为南阳防爆电机厂YHD280M-4/90KW型核电站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自风机移交电厂后多次出现振动超过报警值问题(1年半时间内高达13次),每次隔离检修均会造成系统碘回路部分不可用,且在完成处理后均会在4个月内再次出现相同故障,造成设备反复隔离,在增加大量运行维护成本的同时,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统计DVN系统8号风机历次振动超标的数据如表1所示,振动过高主要出现在电机的垂直方向上,在频谱上主要为电机的工频。

2故障原因分析

2.1 分析过程

(1)频谱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此类振动故障表现为电机的垂直向振动过高。图2为振动过高时电机驱动端垂直向频谱图。由图2可以看出,电机的工频分量(24.8Hz)较高且为主要分量,其余分量均较小。工频振动通常代表多种故障类型,如基础不平、机械松动、不平衡、不对中等多种故障[1],需要通过现场的处理情况来逐步验证。

(2)框架支撑结构分析

该风机的减震垫分布如图3所示,整体框架坐落在6个弹性减震垫上,风机重量为2058kg,电机重量为610kg,风机和电机重量较重,在风机和电机正下方未设置减震垫。若减震垫存在老化或移位等情况,在垂直方向上的振动最先体现出来。

(3)现场检修情况

通过对频谱和框架支撑结果的分析确定故障的可能原因后,分别对各种原因的可能性进行逐一确认或排除。首先,在设备振动出现超标后利用检修手段调整皮带和基础,电机振动恢复平稳,说明电机本身的平衡状态是良好的,排除了不平衡对振动的影响;若由于皮带运转或电机移位导致不对中情况,皮带对两端轴承的影响是一致的,在频谱上能够有明显的皮带频率等出现,且在风机端也会有相应的频率出现,这也排除了不对中的影响。

表2为基础调整前后振动对比表,图4为检修后电机垂直向频谱图。通过表2可以看出,基础调整前后的振动状态是大不一样的,且通过图4的频谱可以看出,通过基础的调整(改变了基础的载荷分配),电机工频分量的振动有了明显幅度的降低。

通过多次检修可以看出:在电机检修后,振动通常还是较大(接近报警值7.1mm/s),在电机基础下方增加垫铁调整后,振动值明显降低,这说明整体框架存在一个载荷分配不均的状态,需要经过重新分配(部分结构位置补强)后才能处于一个良好状态,但是经过设备的启停等瞬态冲击后,由于基础刚度不足的问题,载荷分配产生了变化,振动易反复变化,从而使振动超标。

同时,由振动力学公式A=F/K(其中A为振幅,F为激振力,K为系统动刚度)可知:在不平衡力一定的情况下(机组运行状态不变),提高系统刚度(加强台板刚度),能够有效的降低振动幅值,说明刚度的加强对于改善振动是有好处的 [2] 。

2.2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导致该类型风机振动频繁超标的原因为基础框架刚度不足,经历启停机瞬态冲击后,在一段时间的运转情况下风机基础载荷分配不均,引起基础支撑状态的变化和不稳定,进而导致振动频繁超标。因此,加强基础刚度可以减小设备的振动,并能够更有效的解决设备振动频繁超标的问题。

3 处理方法及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故障原因分析,电厂联合厂家对风机底座改造方案进行研究,最终确定改造方案如下:

(1)在底座的底面增加一块10毫米厚的钢板;

(2)在底座的上面槽钢连接处,增加12块10毫米厚的三角钢板焊接;

(3)在槽钢底座的两侧布置16块补强筋板。

图5-1、5-2为改造前后底座简图,图6-1、6-2为改造前后成品图。改造后的底座于2016年9月顺利更换于现场。

改造前后风机振动数据如表3所示,振动变化趋势如图7所示。由表3和图7可以看出,改造完成后,振动幅度有明显降低,经过长期的监测(至今已监测30个月),振动情况平稳,未再次出现振动超标问题,说明振动故障原因分析准确,处理方案有效。

4 總结

通过对某核电厂核辅助系统离心风机历次的振动情况进行分析,最终确认基础刚度不足为引起振动频繁超标的根本原因,并采用改造风机底座、加强基础刚度的方法对该故障进行了处理。监测数据显示,改造完成后设备运行平稳,未再出现振动故障,该处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文虎,夏松波,刘瑞岩等.设备故障诊断原理、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付江永.2019.核电厂风机机组振动波动问题的分析及治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441(2):152-154.

猜你喜欢

频谱故障处理振动
振动与频率
中国向左走,向右走?
FCC启动 首次高频段5G频谱拍卖
动态频谱共享简述
钢铁冶炼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处理分析
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的故障处理研究
基于计算机网络故障处理及网络维护方法研究
认知无线电中一种新的频谱接入方法
振动的快感
一道钟摆快慢问题的错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