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变电所设备缺陷及检修管理

2019-10-21李至清芦青海魏娜娜田占学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6期

李至清 芦青海 魏娜娜 田占学

摘要: 变电设备的可利用率和维护成本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企业效益。近年来输变电设备制造质量大幅提升,集成式、少维护设备得到大量采用,早期制定的设备检修、试验周期已不能适应设备管理水平的进步。因此需要设备管理部门通过规范设备的巡视检查,使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态,制定合理的检修体制,预防和消除设备故障,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键词:变电所设备   巡视检查  点检制  缺陷管理   动态检修

0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电设备越来越复杂,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任何故障或失效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提高变电设备管理人员的预防意识,加强对设备缺陷的管理能力,通过对变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有效检测,对设备缺陷早发现,对可能导致的故障早预防,加强设备检修周期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设备的突然损坏,使之安全经济地运行,是变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职责。

1 提高变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缺陷管理意识加强管理能力

1.1 明确缺陷管理的重要性

缺陷:是指使用中的设备、设施发生的异常或存在的隐患。这些异常或隐患将影响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电网和设备的可靠经济运行,设备出力或寿命以及电能质量等。加强和搞好缺陷管理工作是保证变电设备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保证,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2 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缺陷管理能力

积极推行缺陷管理规范化, 实现电网设备管理现代化, 是涉及到从领导到员工在设备管理理念、巡视方法、管理手段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这一体系的推进, 须靠有力的宣传教育。为了使缺陷管理规范化工作顺利开展,就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采用不同方法,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见表1

2 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实现变电设备缺陷管理规范化

2.1 设备点检制概念

(1)点检制定义

所谓的点检制,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的周期、对设备规定的部位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备管理方法。值得指出的是,设备点检制不仅仅是一种检查方式,而且是一种制度和管理方法。

(2)点检制的特点

1)定人。设立设备操作者兼职的和专职的点检员。

2)定点。明确设备故障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

3)定量。对劣化倾向的定量化测定。

4)定周期。不同设备、不同设备故障点,给出不同点检周期。

5)定标准。给出每个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即判断标准。

6)定点检计划表。点检计划表又称作业卡,指导点检员沿着规定的路线作业。

7)定记录。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及倾向记录,都有固定的格式。

8)定点检业务流程。明确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如急需处理的问题,要通知维修人员,不急处理的问题则记录在案,留待计划检修处理。

2.2 根据巡视检查结果进行缺陷管理

(1)设备缺陷分类

设备缺陷类别按照其严重程度分为紧急缺陷、重大缺陷和一般缺陷。紧急缺陷:设备或设施发生直接威胁安全運行并需立即处理,随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大面积停电、火灾等事故者。重大缺陷:对人身、电网和设备有严重威胁,尚能坚持运行,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造成事故者。一般缺陷:短时之内不会劣化为重大缺陷、紧急缺陷,对运行虽有影响但尚能坚持运行者。缺陷降级:对上报的紧急缺陷和重大缺陷经过一定的处理(包括通过调整缺陷设备的运行方式),使其危急程度有所下降,但未能达到彻底消除的情况,通过缺陷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可将缺陷级别降低。

(2)设备缺陷管理程序

1)巡视检查发现缺陷后,应遵循缺陷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发现危急缺陷后由当班值班长立即汇报调度和上级管理人员,以便缺陷及时处理。

2)及时做好以下记录:在巡视检查及缺陷记录簿内记录缺陷的类别、发现时间和汇报时间,发现人姓名,缺陷内容等。

3)缺陷处理完毕后,在缺陷记录簿内填写缺陷消除时间、消除人等信息。巡查缺陷消除后情况,在巡视检查记录簿内填写检查情况。

4)设立月度缺陷汇总上报制度,并在汇总表上注明已发现缺陷、已消除缺陷、尚剩几条缺陷未处理等。

3 依据缺陷上报情况制定设备检修策略

3.1  变电设备检修分类

检修模式的发展历史主要是用两个阶段来概括,分别是故障检修和预防性检修。

3.2  不同检修方案的特点

(1)故障检修

故障检修也称作事后检修,这种检修方式以设备出现功能性故障为判据,是最早的检修方式。只有在设备发生故障且无法继续运行时才进行维修,也因此耽误生产运行,需付出很大的代价和维修费用,效果不太理想。

(2)预防性检修

电力系统的检修模式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目标的不同主要为以下三种检修方式,第一,状态检修。状态检修的实施需要定期的检查设备的状态,通过巡视、检查、试验等手段,通过评价设备的状态,合理的制定检修计划。或者在有条件的时候通过在线监测、带电检测等获取一定数量的状态量的实际状态、根据这些状态量决定如何安排检修计划.以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可靠性,第二,定期检修。当设备数量较少且设备质量水平较一致时,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或累计了一定的操作次数后安排一次定期的检修计划的检修模式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如果继续定期的安排检修计划,人力和物力的不足就逐渐体现出来,第三,基于可靠性的检修。状态检修主要考虑单个设备的情况,而基于可靠性的检修则考虑整个电网的情况,如设备的风险、检修成本等。

3.3结合缺陷管理推进状态检修观念的形成

固定的检修周期并不随现场设备的运行条件、环境和设备的换型、运行可靠性的提高而变化。而纯计划检修是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实施的一种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已不太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彻底突破相关的条条框框,打破纯计划检修模式下的固有检修周期的约束,结合先进的缺陷管理理念,开展状态检修与预防性检修、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检修将是我们今后探索的主要方向。

4 结束语

变电站作为电力能源变送及分配的枢纽载体,是电力网络系统的主要环节,因而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的同时降低检修成本的压力,也是我们争取达到的重要目标。全面提升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保障供电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损耗,是我们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未来的发展蓝图中,状态检修将是设备管理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不仅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还可使广大基层的设备管理者从过去指令性计划的单纯执行跃升为自主决策者,有利于增强我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徐敏等主编.设备故障诊断手册.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邢刚果.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探讨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

3.何庆. 设备点检维修制技术及应用[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13.15.

4.朱月香.电力设备缺陷管理模式的探讨.浙江电力.2000.24(2)

5.曾明新.贺运初.肖冰果. 基于点检制的设备状态维修探讨[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3):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