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多措并举

2019-10-21蔡美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蛋糕数学知识

蔡美娟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教育界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能够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本文阐述了如何以生为本,多措并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以期能够给予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以生为本多措并举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伴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趋势,我国整个教育界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学也随之出现了变化。同时,也日益彰显出在小学阶段当中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也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当中,必须采用以生为本,多措并举的数学教学模式,有效的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一、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阶段,必须注重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更加高效,教师可运用全新的数学教学理念,采用适合于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数学学科涵盖了较多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立足于教学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够爱上数学学习,并借助于自主学习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以生为本,多措并举策略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传统的灌输式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难以积极主动的开展数学学习,让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学习的畏惧心理,导致出现数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状况。教师必须在教学时,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寻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并通过实践运用来检验其成效。例如,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的呈现出数学知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教师从不同的视角来开展数学教学,进一步优化了数学的教学结构,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时,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平面化的理论知识学习,较难理解与掌握这一抽象性的数学知识点,就难以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可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图片与视频,能够首先让学生对于现实生活当中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物体具有感性的认知,让学生产生了探究式学习的欲望,教师安排学生利用教学用具摆设长方形与正方形,使学生直观的认知图形。

(二)构建故事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由于小学生生性好动,不能长时间的集中精力进行学习。而通过对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研究表明,充分运用故事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较为适合于青少年学习,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可通过故事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深入的学习数学知识。创设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可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通过故事教学情境,来深入浅出的开展数学教学,使学生集中精力的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可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教学情境,讲述给学生《三只小猪分蛋糕》的故事:猪大哥、猪二哥、猪小弟共同买来一个蛋糕,他们商量着要分蛋糕吃。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样来分配蛋糕,猪大哥就说我们都知道一些关于分数的知识,我现在来分配蛋糕,现在有几种分配法,即是将蛋糕分为1/5、1/7、2/8份,猪小弟想了一会,就说道:猪大哥,我是最小的,但是我喜欢吃蛋糕,我就要2/8块蛋糕吧,猪二哥说道那我就要1/7块蛋糕吧,猪大哥笑着说,你们各自都选定了蛋糕,那我就要1/5块吧。但是当猪二哥、猪小弟看到自己所分到的1/7、2/8块的蛋糕,对比猪大哥所分到的1/5的蛋糕,就奇怪的问道:猪大哥,为什么我们所分到的蛋糕比您分到的蛋糕要小很多啊?是不是你分的蛋糕不公平,将小块的蛋糕给了我和猪二哥,你留下了大块的?”猪大哥说道:“猪小弟,谁让你们不好好的学习数学的呢,如果你理解与掌握了数学当中的分数概念,你就能够知道为什么自己所分得的蛋糕较小的原因了。”教师再适时的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现在哪一位同学能够帮猪二哥、猪小弟解决这个蛋糕问题呢?”教师提出了问题之后,学生们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教师再适时的引导学生,将分数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通过这样的故事教学情境,可使学生能够较好的融入到数学教学情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也即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具有感性的认知,并能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由针对性的学习数学知识,而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可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进行教学讲解为主,但是,由于多边形的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如果仅仅是通过教师对知识点的直接讲解,学生会因为缺乏对多邊形的认知与了解,难以学习与掌握好这一知识点。因此,教师可转变教学思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实践运用,来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与了解。既可在课堂教学当中充分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借助于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初步认知与了解多边形的面积的概念,首先教师可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剪切与拼接,将平行四边形转变为原先所学习与掌握的面积计算的图形,并和学习小组中的组员进行学习交流。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其次再安排学生在学习小组当中展开学习讨论: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时候会产生下述“(1)所拼成的长方形与之前的平行四边形的大小具有什么关系? (2)现在所拼出的长方形相较于之前的平行四边形,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在哪些方面保持原样没有改变?(3)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具有什么关系?(4)通过合作讨论,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等类似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时,可让学生将原先存疑的问题,与教师的教学讲解进行对比,并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启发学生将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点充分运用于现实生活当中,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并能够真正的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结语

总之,伴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趋势,我国整个教育界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学也随之出现了变化。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构建起高效课堂,可围绕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故事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来进行。同时,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创新与实践,运用多样化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艾三玲.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 中华少年,2018(27):233.

[2]李涛.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9):16.

[3]贝晓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 考试周刊,2018(85):70.

[4]李霞.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再思考[J]. 中华少年,2018(26):195.

[5]吴红艳. 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190.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蛋糕数学知识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创意蛋糕
切蛋糕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做蛋糕之前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