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篇小说注释的美学功能探析

2019-10-21唐帆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唐帆

摘 要:小说创作在这个时代一直都在创新,不仅是内容上,在形式上亦是。宁肯就是一位别具一格的作家,他大胆的在小说中加上了注释,可以说打破了人们以往对小说的认知。本文就将着重探讨小说注释能为小说带来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美学功能。

关键词:小说注释;美学功能; 《三个三重奏》

宁肯从《蒙面之城》开始,到《天·藏》以及现在的《三个三重奏》,可以说他的写作一直在创新。他不甘于以原有的形式创作,一直在寻找新的方式。一般性的叙事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那么必须在形式上创新,使叙事成为陌生的、多变的和复杂的,以此来满足读者,也是为小说找到存在的合法性。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остранение)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1]宁肯在《三个三重奏》中所采用的这种注释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小说形式的探索,也是一种“反常化”的手法。

注释对于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熟悉的,它是用来解释字句的文字,是对书籍或文章的语汇、内容、背景、引文作介绍、评议的文字。在其形式上有脚注、篇末注、夹注等。可是在小说中出现注释,确实不常见的,当然这也并非是宁肯的首创。早在1976年出版的《蜘蛛女之吻》中,作者就已经采用了这种注释的形式,但是像宁肯这样长篇幅的注释几乎是没有的。在此笔者把《三个三重奏》这部小说分为文本和注释两部分,以此来重点探索小说中注释的美学功能。

一、幕前的表演和幕后的故事

如果说文本是银幕前的表演,那么注释便是幕后的故事,而这两者统一起来就成了小说。这种表现手法,带来就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读者不仅要阅读文本,也要去读注释,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读懂小说,这样的小说才是作家真正要给你的小说。宁肯在《三个三重奏》的第三节第二个注释中写道:“关于本小说的注释部分,您完全可以不看,我在这里不过是闲聊,就好像有人想出来透透气,喝杯咖啡、茶什么的,我陪他聊聊。不过如果您已经有点不安疑惑不解地读到了这里,我还是想鼓励您一下:出来透透气也无不可。”[2]他在这里已经明确的说明了,但是笔者想如果作者真的觉得无所谓,为何要解释,又为何要鼓励,这是一种希望,作者希望读者去接受这种方式,这才是他的目的。因此,幕前和幕后统一起来才是小说。

幕前的表演是流畅的,作者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每个人物坚持做自己,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事业,他们对于舞台来说已经很完美,这是每个读者需要看到的。没有注释的话,一切都结束了,幕布拉上了,演员回家了。但这里有了,有了幕后的故事,你能看到演员们的聊天,他们卸妆后的模样等等,因为这里的幕布是透明的。虽然拉上了幕布,但观众都看得到,谁也不想离去,因为这是一种新的方式,甚至是新的表演。小说注释便是这样,它让读者能看到更多在文本中不能出现的东西。文本是一个完全的整体,不管你添加什么,添加多少都会破坏它,都会让这个整体性受到损失,有了注释,问题就解决了,而且让小说更加的丰富多彩。它们彼此独立却又能完美融合,新的形式必然带来新的美感体验。

二、一种复调的形式

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指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而在1929年被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引入小说理论之中,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解释复调理论,即其小说中包含有多种声音。在宁肯的《三个三重奏》中,他以小说注释的方式为复调创造了更好的生长土壤。在之前提到的作者会以“我”直接出现在注释里,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我”和文本中的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平等的关系,每个人都在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对话,诉说自己的故事。

在第二十六节的注释里,“我”正是开始写我的故事:“我说过……,我的儿子……”[2]在这里,“我”与朋友们去了很远的地方,中间发生了很多事,这完全是“我”的故事,它与文本里的故事是没有联系的。在三十九节的注释了,“我”又是一次回归,这次的故事同样很长。小说注释与文本形成了一种复调的关系,两者共同影响小说,而且在形式上更加完善、和谐。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思考一旦进入小说内部,就改变了本质:一种教条式的思想变成假设性的了。……我喜欢时不时地直接介入(小说),作为作者,作为我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一切都在于口吻。”[3]作者的思考同样具有这样的性质,而且把思考放在注释中,会让人觉得比出现在文本中更加的合适。注释里可以说是作者的天地,由作者掌控,因此“我”的出现便不会那么的突兀。

三、八十年代

宁肯的《三个三重奏》中,八十年代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个年代发生了很多事情,在注释里有“我”和朋友们的骑行游玩,也有文本中杜远方的开始上升之路。八十年代是一个起点,是所有人重新开始的起点,也是这部小说的根基。小说中发生的一切都是从这个时间开始的,上章中笔者说,注释里的故事和文本的故事没有联系,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没有联系,它们的联系是在一个它们共同拥有的时间上。注释中多次写到八十年代,这个时期就像是文本的起源期一样,如果没有这个时期,那么杜远方不会冒出来,居延泽也不会去找他,所有的故事都不会发生了。作者不仅通过八十年代使文本和注释进一步统一起来,而且也让注释真正成为文本的补充。它不是直接地告诉你,杜远方在这个时期怎么样,居延泽怎么样,它是通过“我”和“我”的朋友来表现的。“我”和朋友的出现让八十年代丰富了起来,使他们走向毁灭原因不再只是一对一,现在是复杂的,过去同样是复杂的,并且这两个复杂不是完全相对的。

结论

注释进入小说,让小说更加丰富起来,使读者看到更多的内容,同时也让小说更加富有表现力。通过上面论证注释和文本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共同构成了小说,而它的美学功能则体现在更多的可能,更多的內容,更多故事。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9:7

[2]宁肯.三个三重奏[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33,239

[3]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99-100

项目基金: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全称:长篇小说注释的美学功能探析——以宁肯《三个三重奏》为例,项目编号:CX2019SP198,本文系此项目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