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求实精神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019-10-21苏鸿伟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创新

苏鸿伟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不能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增强,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有社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不断调整而带来的各种认识问题,更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求实;创新;思想政治

一、转变观念,求实创新,提高认识,客观定位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企业治理的组成部分,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农垦是国有企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自身特点,作为党员干部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要对自己的工作客观定位,实事求是地看待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无论经济体制、组织结构怎样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在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思维以及认识也得随着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而变化,特别是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首先,随着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处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机遇面前,国有企业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要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应渗透到一切经营活动中,从根本上提高员工队伍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充分展现政工干部的作用。其次,思想政治工作是务“虚”,与“实”的结合,重视创效的同时,党、团、工、青、妇组织密切配合,时刻不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第三,要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增强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信心,并以良好的心态和更高的姿态去努力工作,以科学时效为标准,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以达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效果。

二、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全力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成为企业建设中的模范和标兵。在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对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即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丰富了新的内容。制约党员队伍培养出技术精、业务强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先进群体,才能体现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作用。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新要求,是企业党组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两学一做”的集中展现。要重视党员发展的质量,坚决杜绝党员为发展数量,忽视质量,不重考察,降低标准的现象。要把企业生产经营领域在技術、经营管理、任务开放等多方面表现突出的年轻人才作为党员发展优先考虑的对象,以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三、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选拔培养力度

完善机制,把思想化、年轻化、知识化、全面化的人才选拔到党务工作的岗位上。人力资源问题是三大资源的首要问题,人的素质是决定各项事业成效与成败的关键。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生命力要得以充分显示,就必须加大基层党务工作者的选拔任用力度,把基层年轻、务实的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党务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党员发展对象,实现党务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全面化。新时期的党务工作者要求年轻、文化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有大局观、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熟悉新时期党务工作的方法要领,只有培养选拔复合型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好服务、监督和参与的作用。党务工作才能贴得紧、靠得实、抓得准。

四、增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处处体现思想的先进性,局部永无止境的创新意识和才能,在荣誉面前谦虚谦让,在困难面前敢于主动承担责任的素质和勇气。具备干事的信心、胆气、魄力和才能。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化管理,把理解人、关心人、鼓舞人、培养人、教育人、引导人作为任性化管理的首要内容。作为党务工作者,要有干事业的荣誉感、责任感,不辜负广大党员和职工的重托,要有庄严的使命感,把一切功名利禄抛在脑后,要突破急功近利的束缚,具有永无止境的创新才能和不同凡响的感召力。党务工作者要在基层党的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创新的理念,培养创新的才能,采取创新的举措,不断丰富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内容和方法,拓展新领域,开展工作交流和专业研讨,从而起到聚集人气、树立正气、鼓舞士气的作用,使基层党的工作更具有时代性、先进性。

参考文献:

[1] 大庆油田党委.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用先进的企业文化育人铸魂[J].石油政工研究,2009(5):89-91.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创新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